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秉烈专利>正文

多用途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60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包,其包括:底座部;第一底板部;第二底板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三侧面部;第一隔绝部;第二隔绝部;第一扩张单元;以及第二扩张单元。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述多用途包,通过第一扩张单元和第二扩张单元扩张或缩小容纳空间,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包,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简单地操作第一扩张单元及第二扩张单元可扩大或缩小容纳空间,由此,使用者可根据要容纳的物品的大小或物量扩大容纳空间来包装送货用品,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方便,而且,在使用送货用品之后,可作为普通的物品保管包来使用,因此,不仅防止资源的浪费,在携带时,可以缩小容纳空间来提高携带性的多用途包。
技术介绍
今日,随着家庭购物、网上购物的发展,通过网上/线下订货的商品销售量也增加。一般,通过网上/线下订货的商品利用快递从销售员递送至客户。如此,利用快递递送订货商品时,为了保护订货商品,将商品放到规定的快递包装用包进行送货。由于现有的多用途包的规格与包装箱几乎相同,因此,在销售员用包装用包封装包装箱或消费者从包装用包分离包装箱时,存在不易将包装箱插入至包装用包或不易从包装用包分离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包装用包存在消费者从包装用包分离包装箱之后,将包装礼物的包分类为垃圾扔掉,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导致商品的制造费用上升的问题。尤其,现有包装用包,由于其规格固定,因此,在容纳的物品多时,不能使用多用途包而需要制作各种大小的包,由此导致包的制造费用及制造时间增加的问题。进一步,现有的多用途包,由于消费者难以携带体积大的包,因此存在使用者的不满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包,上述包通过简单地操作第一扩张单元及第二扩张单元可扩大或缩小容纳空间,由此,使用者可根据要容纳的物品的大小或物量扩大容纳空间来包装送货用品,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方便,而且,在使用送货用品之后,可作为普通的物品保管包来使用,因此,不仅防止资源的浪费,在携带时,可以缩小容纳空间来提高携带性,而且,不需要按照大小制造多样的包,因此,可以节省制造费用。技术方案为达成本技术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多用途包,其中,包括:底座部;第一底板部,在上述底座部的左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二底板部,以与上述第一底板部平行的方式在上述底座部的右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一侧面部,在上述底座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侧面部,以与上述第一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上述第一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三侧面部,以与上述第一侧面部及上述第二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上述第二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隔绝部,在上述第二侧面部的左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隔绝部,以与上述第一隔绝部平行的方式在上述第三侧面部的右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扩张单元,用于使上述底座部与上述第一底板部以及上述第一侧面部与上述第二侧面部可拆装;以及第二扩张单元,用于使上述底座部与上述第二底板部以及上述第一侧面部与上述第三侧面部可拆装,容纳空间可通过上述第一扩张单元及上述第二扩张单元扩张或缩小。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把手部,结合形成于上述第一隔绝部;以及第二把手部,结合形成于上述第二隔绝部。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第一把手部与上述第一隔绝部的下部结合,上述第一隔绝部进一步包括第一辅助容纳部,上述第一辅助容纳部由第一把手部和上述第一隔绝部的外侧面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第二把手部与上述第二隔绝部的下部结合,上述第二隔绝部进一步包括第二辅助容纳部,上述第二辅助容纳部由第二把手部和上述第二隔绝部的外侧面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加强部件,在上述第一隔绝部的外侧面的局部沿上述底座部的纵向长度方向形成;以及第二加强部件,以与上述第一加强部件相对平行的方式在上述第二隔绝部的外侧面的局部沿上述底座部的纵向长度方向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第一扩张单元及上述第二扩张单元可由拉链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底座部、上述第一底板部、上述第二底板部、上述第一侧面部、上述第二侧面部、上述第三侧面部、上述第一隔绝部及上述第二隔绝部可由织物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第一辅助容纳部及上述第二辅助容纳部可由织物而形成。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的优选的其他一实施例,多用途包的上述第一辅助容纳部的上端部及上述第二辅助容纳部的上端部可由弹性材料而形成。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通过简单地操作第一扩张单元及第二扩张单元可扩大或缩小容纳空间,由此,使用者可根据要容纳的物品的大小或物量容易扩大容纳空间来包装送货用品,从而,可以更给使用者带来方便。而且,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在使用送货用品之后,可作为普通的物品保管包来使用,从而,不仅防止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而且,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在携带时,可以缩小容纳空间来提高携带性,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而且,根据本技术的多用途包,由于可以缩小或扩张,因此,不需要按照大小制造多样的包,可以节省制造费用,其结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低消费者的购买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右侧立体图。附图标记:1:多用途包,A:容纳空间,100:底座部,110:第一底板部,120:第二底板部,130:第一侧面部,140:第二侧面部,150:第三侧面部,160:第一隔绝部,161:外侧面,170:第二隔绝部,171:外侧面,180:第一扩张单元,190:第二扩张单元,200:第一把手部,210:第二把手部,220:第一加强构件,230:第二加强构件,240:第一辅助容纳部,241:上端部,250:第二辅助容纳部,251:上端部,260:加强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在对各图的组成要素标注符号时,对相同的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扩张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左侧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施例的多用途包的容纳空间被缩小状态的右侧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用途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第一底板部,在所述底座部的左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二底板部,以与所述第一底板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底座部的右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一侧面部,在所述底座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侧面部,以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三侧面部,以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及上述第二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隔绝部,在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左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隔绝部,以与所述第一隔绝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三侧面部的右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扩张单元,用于使所述底座部与所述第一底板部以及所述第一侧面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拆装;以及第二扩张单元,用于使所述底座部与所述第二底板部以及所述第一侧面部与所述第三侧面部可拆装,容纳空间可通过所述第一扩张单元及所述第二扩张单元扩张或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第一底板部,在所述底座部的左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二底板部,以与所述第一底板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底座部的右侧沿纵向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一侧面部,在所述底座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侧面部,以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三侧面部,以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及上述第二侧面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底板部的两端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隔绝部,在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左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二隔绝部,以与所述第一隔绝部平行的方式在所述第三侧面部的右侧朝垂直上方延长形成;第一扩张单元,用于使所述底座部与所述第一底板部以及所述第一侧面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拆装;以及第二扩张单元,用于使所述底座部与所述第二底板部以及所述第一侧面部与所述第三侧面部可拆装,容纳空间可通过所述第一扩张单元及所述第二扩张单元扩张或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把手部,结合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绝部;以及第二把手部,结合形成于所述第二隔绝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部与所述第一隔绝部的下部结合,所述第一隔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秉烈
申请(专利权)人:金秉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