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6458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3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热交换器中的冷媒经由出口管排出;上集流管,在所述上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上集流管至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分隔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口流体连通;下集流管,其与进口管流体连通;和热交换部,其位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并且包括多根换热管和位于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翅片,换热管分别与上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和下集流管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成阻止第一腔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流入到第二腔室中。

Heat exchang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includes inlet tube; the outlet pipe in the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discharged through the outlet pipe; the upper header pipe, the upper collecting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separator, the separation plate on the manifold at least divided into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The separ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pening,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in fluid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openings; a lower collecting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is in fluid communication; and the heat exchange, locat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headers, an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tube and fin at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 tube between the heat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mber manifold and manifold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herein, the partition plate has one or more barrier, the barrier portion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chamber to prevent The liquid flows through one or more openings in the at least one opening into the second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空调领域,冷凝器是制冷过程中完成制冷循环的核心部件之一。诸如微通道热交换器由于其与环境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而成为现在制冷空调领域广泛采用的冷凝器形式。但是,在诸如微通道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换热效率并没有预想的高,换热效率并不是特别理想。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通过解剖热交换器等手段从其焊接工艺、制造技术等方面对不理想的换热效率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是没有找到一种有效提高热交换器的实际换热效率的解决方案。因此,存在对制冷空调中换热器进行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热交换器的上述缺点,使得热交换器换热均匀,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可以包括:进口管;出口管,热交换器中的冷媒经由出口管排出;上集流管,在所述上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上集流管至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分隔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口流体连通;下集流管,其与进口管流体连通;和热交换部,其位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并且包括多根换热管和位于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翅片,换热管分别与上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和下集流管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成阻止第一腔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流入到第二腔室中。可选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是从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的周缘,所述突出部的从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高度高于第一腔室中的液面或与其平齐。可选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由所述分隔板的翻边结构形成,或者,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别由从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阻挡管形成,每个所述阻挡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以与所述一个开口连通。可选地,所述分隔板大致水平设置,每个所述突出部高出分隔板的高度在1mm和6mm之间。可选地,所述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在朝向出口管的方向上向第二腔室倾斜,且所述突出部越接近出口管,所述突出部的高出分隔板的高度越大,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上集流管的纵向方向在1°至6°的范围内。可选地,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上集液管的纵向方向的至少部分横截面总体具有倒V形状,开口相应地设置在倒V形状的顶端,并且所述阻挡部由倒V形状的倾斜部形成。可选地,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上集液管的纵向方向的至少部分横截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形状,所述开口设置在高于所述凹陷中液体液面的位置处,所述凹陷用于收集来自第一腔室中的液体并形成所述阻挡部。可选地,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上集液管的纵向方向的至少部分横截面具有倾斜部,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部的较高的一侧或者高于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形成所述阻挡部。。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出口管连接且与其流体连通。可选地,分隔板沿上集流管的纵向方向总体呈V形或波浪形截面,在对应于V形或波浪形的谷底位置设置出口管。可选地,在上集流管内邻近出口管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腔室流体连通的收集腔室,使得冷凝在分隔板上的液体被收集在所述收集腔室内并通过出口管排出。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是下进下出的两回路热交换器,仅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上游的第一回路对应的第一区段内设置所述阻挡部。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是下进下出的两回路热交换器,仅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上游的第一回路对应的第一区段内,开口设置在倒V形状的顶端,并且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下游的第二回路对应的第二区段内,开口设置在倒V形状的低于第一腔室中液体液面的位置,第二区段中的倒V形状的倾斜部起导流作用。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是下进下出的两回路热交换器,仅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上游的第一回路对应的第一区段内,开口设置在所述凹陷的高于所述凹陷中液体液面的位置,并且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下游的第二回路对应的第二区段内,开口设置在所述凹陷的底部,第二区段中的凹陷起导流作用。可选地,所述热交换器是下进下出的两回路热交换器,仅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上游的第一回路对应的第一区段内,开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部的较高的一侧或者高于所述倾斜部,并且在分隔板的与处于循环回路下游的第二回路对应的第二区段内,开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部的较低的一侧,第二区段中的倾斜部起导流作用。可选地,所述阻挡管还向下延伸至相邻换热管的插入上集流管内的部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交换器,不改变外围尺寸,不改变内部回路,结构简单,可以防止换热管被制冷剂液体堵塞,使得换热管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作用,换热均匀,提高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竖直放置位置的热交换器1的前视图以及从左往右看时局部放大横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中的分隔板。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中的分隔板。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分隔板的另一布置形式。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中分隔板和出口管的另一布置形式。图8-10分别示出了沿与图1的热交换器的上集流管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截取的图1的热交换器的替代形式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上集流管内分隔板的横截面的多种变型。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不理想的问题,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并最终发现了导致上述问题的真实原因。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诸如微通道换热器,其微型通道由于尺寸小而对通过其中的冷媒状态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冷媒处于气液二相态或液态下时容易被堵塞,从而导致冷凝器各位置换热不均匀,最终降低换热效率。具体地,在竖直放置的微通道冷凝器中,当冷凝器的进口在冷凝器下端时,冷凝器的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的部分微通道扁管会被制冷剂液体堵塞,从而导致这部分微通道扁管不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作用,降低整个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针对下进上出的竖直放置的单回路冷凝器,在热交换器的离进口相对较远的微通道扁管由于气态冷媒的动力下降以及液态冷媒的自身重力,容易在其下部产生上述的堵塞。针对下进下出的竖直放置的具有左右双回路的冷凝器,第一回路作为冷凝器上游段从下往上引入气态冷媒,第二回路作为冷凝器下游段从上往下导出液态冷媒。第一回路中邻近第二回路的一部分微通道扁管将因为流入液态冷媒而产生上述的堵塞。基于发现的导致诸如微通道热交换器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不理想问题的上述原因,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记载的解决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竖直放置位置的热交换器1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热交换器中的冷媒经由出口管排出;上集流管,在所述上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上集流管至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分隔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口流体连通;下集流管,其与进口管流体连通;和热交换部,其位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并且包括多根换热管和位于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翅片,换热管分别与上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和下集流管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成阻止第一腔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流入到第二腔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热交换器中的冷媒经由出口管排出;上集流管,在所述上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上集流管至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分隔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开口流体连通;下集流管,其与进口管流体连通;和热交换部,其位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并且包括多根换热管和位于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翅片,换热管分别与上集流管的第二腔室和下集流管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设置成阻止第一腔室中的液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开口流入到第二腔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阻挡部是从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的周缘,所述突出部的从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高度高于第一腔室中的液面或与其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由所述分隔板的翻边结构形成,或者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别由从所述分隔板朝向第一腔室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阻挡管形成,每个所述阻挡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以与所述开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大致水平设置,每个所述突出部高出分隔板的高度在1mm和6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在朝向出口管的方向上向第二腔室倾斜,且所述突出部越接近出口管,所述突出部的高出分隔板的高度越大,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上集流管的纵向方向在1°至6°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上集液管的纵向方向的至少部分横截面总体具有倒V形状,开口相应地设置在倒V形状的顶端,并且所述阻挡部由倒V形状的倾斜部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分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上集液管的纵向方向的至少部分横截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形状,所述开口设置在高于所述凹陷中液体液面的位置处,所述凹陷用于收集来自第一腔室中的液体并形成所述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宝沈继红陆向迅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