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5642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3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该装置包括浮筒、菌剂筒、风机和曝气管;其中,浮筒、风机和曝气管三者均与菌剂筒固定连接,且风机位于菌剂筒上方,曝气管位于菌剂筒下方,风机的排气口和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菌剂筒用于盛放净水菌剂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微生物菌剂载体固定技术并通过曝气冲刷菌剂使之发散待净化水域,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既无需水体流动,又仅需少量净水菌剂即可实现水质的原位修复,比较适用于净化偏远狭小水体或浅水区域的水质,尤其是省去了大量沟渠和管网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

Water quality in-situ repairing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remediation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uoy, agent cylinder, fan and aeration pipe; the buoy, fan and aeration pipe thre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and the fan is located in bacteria, bacteria in barrel, aeration tube in tube below the exhaust port and the inoculum, aeration the fan inlet pipe connected, the tube used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gent agent a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flow and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water quality in situ remediation device adopts microorganism immobilized technology and aeration to divergence through agents to be purified water, water quality in situ remediation device without water flow, and only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purification agents can achieve in situ remediation of water quality, is suitable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remote water in shallow water areas or narrow in particular, save a lot of ditches and road network and sewage treatment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sites,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of 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常规的水质修复往往采用集中处理的方法,详细地,受污染的水体通过沟渠或管道被引流到固定的污水处理场所,该场所由各种大小形状的水池和各种设备组成,受污染的水体流经各个水池,在微生物、药剂和设备的作用处理下,水体得到净化修复。这种水体修复处理方法需要大量沟渠和管道来收集和引流受污染的水至污水处理场所,需要大量的投资用来建设,且这种收集方式有限,不便收集偏远狭小水体中的水。有鉴于此,如何降低水体修复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以实现水质的原位修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浮筒、菌剂筒、风机和曝气管;所述浮筒、所述风机和所述曝气管三者均与所述菌剂筒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菌剂筒上方,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菌剂筒下方,所述风机的排气口和所述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菌剂筒用于盛放净水菌剂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可选地,包括多个所述浮筒,多个所述浮筒均分为两组并分设于所述菌剂筒的左右两侧,且每组中所述浮筒上下对称设置。可选地,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均分为两组并分设于所述菌剂筒的左右两侧,各所述浮筒和所述菌剂筒通过对应侧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一横梁、加强梁、连接板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梁倾斜支撑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浮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菌剂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或所述第一立柱开设有竖直长条状通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连接板两者通过与所述竖直长条状通孔相适配的所述螺纹紧固件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底封板、多个连接条和环形栅格板;所述底封板和所述菌剂筒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管安装于所述底封板的上板面,所述环形栅格板与所述菌剂筒和所述底封板两者固定连接并环绕所述曝气管的。可选地,所述曝气管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可选地,所述曝气管和所述菌剂筒通过捆绑件捆绑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平行设置的风机支撑支架,各所述风机支撑支架包括平行固设于所述菌剂筒内的两个第二立柱以及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支撑固连的第二横梁,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部由所述菌剂筒穿出;所述风机支撑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风机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可选地,还包括风机雨罩,所述风机雨罩与所述菌剂筒固定连接并用于罩盖所述风机,且所述风机雨罩还开设有供所述风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贯穿的贯穿孔。可选地,还包括投放口罩盖,所述投放口罩盖与所述菌剂筒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遮盖开设于所述菌剂筒的菌剂投放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微生物菌剂载体固定技术并通过曝气冲刷菌剂使之发散待净化水域,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既无需水体流动,又仅需少量净水菌剂即可实现水质的原位修复,比较适用于净化偏远狭小水体或浅水区域的水质,尤其是省去了大量沟渠和管网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至5分别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前视、后视、俯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7各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浮筒;20菌剂筒、21顶板、22底板、23环形侧立板、24投放口罩盖、20a通孔;30风机、31排气管、32风机雨罩;40曝气管;连接支架:50第一立柱、51第一横梁、52加强柱、53连接板、53a竖直长条状通孔;60底封板、61连接条、62环形栅格板、62a贯穿孔;70固定块;风机支撑支架:80第二立柱、81第二横梁、82连接件;90净水菌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及的方位词上下、左右和前后均是与图7为基准设定,图1中面向读者侧为前,背向读者侧为后,位于读者右手侧为右,位于读者左手侧为左。此外,本文中所述及各组件数量时采用的数量词“多个”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见图1至6,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至5分别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前视、后视、俯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浮筒10、菌剂筒20、风机30和曝气管40;其中,浮筒10、风机30和曝气管40三者均与菌剂筒20固定连接,且风机30位于菌剂筒20上方,曝气管40位于菌剂筒20下方,风机30的排气口和曝气管4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菌剂筒20用于盛放净水菌剂90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20a。需要说明的是,浮筒10的浮力可使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整体漂浮于水平面上。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放在水中,在浮筒10的作用下,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启动风机30,风机30随即给曝气管40充气,曝气管40将冲入的空气均匀地扩散至水中,实行水体的曝气充氧,与此同时带动水体向上运动,水体向上运动后通过通孔20a流入菌剂筒20内冲刷净水菌剂90,微量的微生物菌剂和被充氧的水在曝气气流的推动下,通过菌剂筒20上的通孔20a,发散到菌剂筒20的周围,在净水菌剂90的作用下,菌剂筒20周围的水通过各种反应,得到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微生物菌剂载体固定技术并通过曝气冲刷菌剂使之发散待净化水域,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既无需水体流动,又仅需少量净水菌剂90即可实现水质的原位修复,比较适用于净化偏远狭小水体或浅水区域的水质,尤其是省去了大量沟渠和管网道以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详细地,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包括四个浮筒10,这四个浮筒10均分为两组且分设于菌剂筒20的左右两侧,每组中两个浮筒10上下对称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整个水质原位修复装置较为平稳的漂浮于水平面,从而保证水质修复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卧式设置浮筒10结构较为适用于浅水水域内净水需要。可以理解,在满足使整个水质原位修复装置漂浮于水平面上的功能及装配工艺的基础上,浮筒10的具体数值及排布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示例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水质原位修复装置的具体结构及体积加以调整。更为详细地,请继续参见图2至5所示,浮筒10优选采用锥形浮筒,且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内,浮筒10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浮筒10包括固定连接的大端板、小端板、前斜立板、后斜立板、左斜立板和右斜立板。且,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10)、菌剂筒(20)、风机(30)和曝气管(40);所述浮筒(10)、所述风机(30)和所述曝气管(40)三者均与所述菌剂筒(20)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30)位于所述菌剂筒(20)上方,所述曝气管(40)位于所述菌剂筒(20)下方,所述风机(30)的排气口和所述曝气管(4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菌剂筒(20)用于盛放净水菌剂(90)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20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10)、菌剂筒(20)、风机(30)和曝气管(40);所述浮筒(10)、所述风机(30)和所述曝气管(40)三者均与所述菌剂筒(20)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机(30)位于所述菌剂筒(20)上方,所述曝气管(40)位于所述菌剂筒(20)下方,所述风机(30)的排气口和所述曝气管(4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菌剂筒(20)用于盛放净水菌剂(90)并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若干个通孔(20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浮筒(10),多个所述浮筒(10)均分为两组并分设于所述菌剂筒(20)的左右两侧,且每组中所述浮筒(10)上下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均分为两组并分设于所述菌剂筒(20)的左右两侧,各所述浮筒(10)和所述菌剂筒(20)通过对应侧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立柱(50)、第一横梁(51)、加强梁(52)、连接板(53)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立柱(50)和所述第一横梁(51)固定连接,且所述加强梁(52)倾斜支撑连接所述第一立柱(50)和所述第一横梁(51),所述第一横梁(51)与所述浮筒(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3)与所述菌剂筒(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3)或所述第一立柱(50)开设有竖直长条状通孔(53a),所述第一立柱(50)和所述连接板(53)两者通过与所述竖直长条状通孔(53a)相适配的所述螺纹紧固件连接。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玮刘亚斌张会敏陆大玮刘照军
申请(专利权)人:博川环境修复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