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4318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1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10)具备从左前侧车架(13)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具备:第1车架折曲部件及第2车架折曲部件,其形成车架筒体(34);上下的车架凸缘(35、36),其从车架筒体(34)向外侧伸出;上下的第1脆弱部(37、38),其将各车架凸缘(35、3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和多个车架刚性部(43、44),其形成在与各第1脆弱部(37、38)相比靠车身后方的车架筒体(34)的后端部(34a)上。

Body structure with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The body structure (10) with a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frame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30) extending from the front and rear body of the left front side frame (13). The frame of a shock absorbing member (30) includes first parts and 2 frame flex flex frame components, the formation of the frame tube (34); the frame flange (35, 36), from the frame cylinder (34) extended to the outer side; on the first part (37, 38) vulnerability, the will the car stand (35, 36)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is disconnected; and a plurality of rigid frame (43, 44), formed in first with the fragile portion (37, 38) by the frame body behind the cylinder body (34) of the rear end part (34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具备从车身骨架部件的端部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车身构造,已知从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突出有保险杠横梁伸出部(以下称为冲击吸收部件)且在左右的冲击吸收部件上架设有保险杠横梁的车身构造。根据车身构造,能够由因轻碰撞而输入的碰撞荷载(称为轻碰撞荷载)使冲击吸收部件变形,并由冲击吸收部件来吸收轻碰撞荷载的轻能量。由此,能够抑制前侧车架的变形,并减少车辆的维修费用。另外,在超过轻碰撞的碰撞速度高的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情况下,考虑到利用冲击吸收部件来更适当地保护乘员。因此,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冲击吸收部件的刚性,并在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期阶段吸收初始能量。由此,当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时,能够使施加给乘员的减速度(加速度)降低。然而近几年,将平台(platform)(车身骨架)针对汽车的多种车型沿用的车辆正在增加。因此,为了与各车型对应而确定了前侧车架的配置位置。进一步地,为了在轻碰撞的情况下不使散热器等损伤,而根据各车型的设计确定了保险杠横梁的形状或配置位置。因此,自动地确定了夹在前侧车架与保险杠横梁之间的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长度。因此,因采用平台,例如具有冲击吸收部件的长度尺寸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变大的情况。在该状态下,若要确保冲击吸收部件的刚性以能够吸收轻碰撞时的轻碰撞荷载以及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的话,则考虑到冲击吸收部件的刚性会超过平台(车身骨架)的屈服强度。因此,难以确保冲击吸收部件的刚性以吸收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于是,在车身构造中,提出了冲击吸收部件由截面呈倒U字形的上侧部件、截面呈U字形的下侧部件、及加强部件形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5168477号公报)。即,使形成为截面倒U字形的上侧部件的内壁、形成为截面U字形的下侧部件的内壁、及加强部件的内凸缘这三个部件在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同样地,上侧部件的外壁、下侧部件的外壁及加强部件的外凸缘这三个部件以重合的状态接合。由此,由上侧部件及下侧部件形成有大致矩形的筒体,并在筒体的内部设有加强部件。进一步地,在筒体的前部,于上部、下部、内壁及外壁上以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多条加强筋。因此,由因轻碰撞而输入的轻碰撞荷载将筒体的前部向车身前后方向压溃,能够进行轻碰撞荷载的吸收。另外,在筒体的后部,于内壁及外壁上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多条加强筋。进一步地,在筒体的内部设有加强部件。因此,可以确保筒体后部的刚性以吸收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由此,根据日本专利第5168477号公报的冲击吸收部件,能够吸收轻碰撞时的轻能量,并且能够吸收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然而,日本专利第5168477号公报的冲击吸收部件为了能够实现轻碰撞时的轻能量、和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的吸收,需要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加强部件。因此,零件数量增加,这会对抑制成本和重量的增加造成妨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实现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无需使用加强部件,就能进行轻碰撞时的轻能量的吸收、以及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的吸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具备从车身骨架部件的端部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其中,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第1折曲部件,其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第2折曲部件,其以与该第1折曲部件接合而形成中空的筒体的方式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凸缘,其在所述第1折曲部件及所述第2折曲部件之一的折曲部件的侧边上向所述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第1脆弱部,其将该凸缘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并成为轻碰撞时的变形的起点;和刚性部,其与该第1脆弱部相比形成在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这样,在第1折曲部件及第2折曲部件之一的折曲部件的侧端上形成有凸缘,使该凸缘向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到车身骨架部件侧。进一步地,以第1脆弱部将凸缘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因此,在因轻碰撞对冲击吸收部件的前端部输入了轻碰撞荷载时,能够使应力集中到第1脆弱部,并将第1脆弱部作为冲击吸收部件变形的起点(触发点)。由此,不会由因轻碰撞而输入的轻碰撞荷载使车身骨架部件变形,而是使冲击吸收部件从第1脆弱部起有效地变形,从而能够适当地吸收轻碰撞荷载。另外,与第1脆弱部相比在车身骨架部件侧形成有刚性部。即,在冲击吸收部件中的车身骨架部件侧的部位上形成刚性部和凸缘。因此,无需将加强部件用作其他部件,车身骨架部件侧的部位的刚性能够由刚性部和凸缘来确保。由此,能够由因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而输入的碰撞荷载将确保了刚性的车身骨架部件侧的部位压溃,并且能够适当地吸收碰撞荷载的初始能量。这样,无需使用加强部件,就能吸收轻碰撞时的轻能量,并且能够吸收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的初始能量。在此,无需将加强部件用作其他部件,通过确保车身骨架部件侧的部位的刚性,就能使冲击吸收部件(即车身构造)轻量化。进一步地,由于不需要加强部件,所以结构变得简单,能够谋求制造的容易化。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在与所述凸缘相比的碰撞荷载的输入侧具备第2脆弱部。这样,在冲击吸收部件中的与凸缘相比的碰撞荷载的输入侧形成有第2脆弱部。因此,在因轻碰撞对冲击吸收部件的前端部输入了轻碰撞荷载时,不会由所输入的轻碰撞荷载使车身骨架部件变形,而是能够使冲击吸收部件从第2脆弱部起确实地变形。由此,能够适当地吸收输入至冲击吸收部件的轻碰撞荷载。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车身骨架部件是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车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是设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侧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上构件,在所述上构件的前端部侧且是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构件冲击吸收部件,所述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具备:中空的构件筒体,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和第3脆弱部,其形成在该构件筒体上,且配置在与所述第1脆弱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这样,在上构件的前端部侧设有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并在构件冲击吸收部件的构件筒体上形成有第3脆弱部。另外,将第3脆弱部配置在与第1脆弱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因轻碰撞对冲击吸收部件或构件冲击吸收部件输入了轻碰撞荷载时,不会由所输入的轻碰撞荷载使车身骨架部件变形,而是能够使冲击吸收部件从第2脆弱部起变形,使构件冲击吸收部件从第3脆弱部起变形。由此,能够增加输入至冲击吸收部件或构件冲击吸收部件的轻碰撞荷载的吸收量。另一方面,通过在上构件的前端部侧设置构件冲击吸收部件,能够提高相对于因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而输入的碰撞荷载的刚性。由此,能够增加基于冲击吸收部件或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实现的碰撞荷载的初始能量的吸收量。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具备:构件凸缘,其与所述第3脆弱部相比在所述上构件侧向所述构件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上构件侧;和构件刚性部,其与所述第3脆弱部相比形成在所述上构件侧。这样,在构件冲击吸收部件中的与第3脆弱部相比的上构件侧的部位具备构件凸缘,并将构件凸缘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到了上构件侧。进一步地,与第3脆弱部相比在上构件侧形成有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具备从车身骨架部件的端部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第1折曲部件,其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第2折曲部件,其以与该第1折曲部件接合而形成中空的筒体的方式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凸缘,其在所述第1折曲部件及所述第2折曲部件之一的折曲部件的侧边上向所述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第1脆弱部,其将该凸缘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并成为轻碰撞时的变形的起点;和刚性部,其与该第1脆弱部相比形成在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5 JP 2015-2040381.一种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具备从车身骨架部件的端部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具备:第1折曲部件,其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第2折曲部件,其以与该第1折曲部件接合而形成中空的筒体的方式折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凸缘,其在所述第1折曲部件及所述第2折曲部件之一的折曲部件的侧边上向所述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第1脆弱部,其将该凸缘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并成为轻碰撞时的变形的起点;和刚性部,其与该第1脆弱部相比形成在所述车身骨架部件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在与所述凸缘相比的碰撞荷载的输入侧具备第2脆弱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车身骨架部件是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车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是设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侧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上构件,在所述上构件的前端部侧且是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构件冲击吸收部件,所述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具备:中空的构件筒体,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和第3脆弱部,其形成在该构件筒体上,且配置在与所述第1脆弱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冲击吸收部件具备:构件凸缘,其与所述第3脆弱部相比在所述上构件侧向所述构件筒体的外侧伸出,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道一弘石崎达也北条晃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