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3386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8 02:49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具有与气液分离装置一体地构成的喷射器组件(13)。喷射器组件(13)配置于发动机室(61)内的悬架塔(65a)的附近的后方侧,由此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配置于与发动机(70)重叠的范围外。此外,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配置于与发动机(70)重叠的范围外且比侧梁(62a、62b)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抑制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因发动机(70)的余热而成为高温的空间的热量,抑制蒸发器(14)的制冷能力的降低。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

An ejector refrigeration cycle (10) is provided with an injector assembly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13). The injector assembly (13) is arranged in the rear side of the suspension tower (65A)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61), which is configured to be disposed outside the range of the engine (70) when viewed from the upper side of the vehicle. In addition, when the front side of the vehicle is observed, it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range overlapped with the engine (70)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lateral beam (62a, 62b) is located outside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Thereby, the liquid refrigerant which is separated by the gas-liquid separation space (30F) is used to absorb the heat of the space which is caused by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engine (70), and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evaporator (14)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在2014年8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73727为基础,通过参照将该公开内容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喷射器作为制冷剂减压装置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有喷射器作为制冷剂减压装置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在这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借助从喷射器的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地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从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在喷射器的扩散器部(升压部)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并吸入压缩机。由此,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与被吸入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的压力大致相等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使吸入制冷剂的压力上升。因此,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能够使压缩机的消耗动力降低,而实现循环的成绩系数(COP)的提高。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部)一体地构成的喷射器(以下,记载为喷射器组件。)。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组件,使压缩机的吸入口侧与使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连接,使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口侧与使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连接,还使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出口侧与制冷剂吸引口连接,由此能够极容易地构成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组件中,由于将气液分离装置一体地构成,因此当喷射器组件配置于高温环境下时,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容易吸收外部的热量。例如,在应用于车辆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当将喷射器组件配置于发动机室内时,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容易吸收发动机室内的热量。并且,当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发动机室内的热量而使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焓上升时,蒸发器所发挥的制冷能力有可能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7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蒸发器所发挥的制冷能力的降低的应用于车辆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散热器、具有主体部的喷射器组件以及蒸发器。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主体部具有喷嘴部、制冷剂吸引口、升压部以及气液分离部,其中,该喷嘴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借助从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使喷射制冷剂与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对从升压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蒸发器使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压缩机和散热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该发动机室是配置内燃机的车室外的空间。蒸发器配置于车室内。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与内燃机重叠的范围外。这里,由于内燃机在进行动作时发热而成为高温,因此内燃机的周边空气的温度也容易成为高温。此外,在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由于被内燃机的余热加热后的空气容易向上方侧移动,因此内燃机的上方侧的空间的温度容易成为高温。对此,根据上述第一方式,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与内燃机重叠的范围外,因此能够抑制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内燃机的余热。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所发挥的制冷能力的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散热器、具有主体部的喷射器组件以及蒸发器。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主体部具有喷嘴部、制冷剂吸引口、升压部以及气液分离部,其中,该喷嘴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借助从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使喷射制冷剂与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对从升压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蒸发器使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压缩机和散热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该发动机室是配置内燃机的车室外的空间。蒸发器配置于车室内。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与内燃机重叠的范围外。这里,在车辆行驶时的发动机室内,被内燃机的余热加热后的空气因冲压(行驶风压)而容易向后方侧移动。因此,内燃机的后方侧的空间的温度容易成为高温。对此,根据上述第二方式,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与内燃机重叠的范围外,因此能够抑制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内燃机的余热。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所发挥的制冷能力的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散热器、具有主体部的喷射器组件以及蒸发器。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主体部具有喷嘴部、制冷剂吸引口、升压部以及气液分离部,其中,该喷嘴部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借助从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使喷射制冷剂与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对从升压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蒸发器使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压缩机和散热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该发动机室是配置内燃机的车室外的空间。蒸发器配置于车室内。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比内燃机中的安装有排气管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更远离排气管的位置。这里,从内燃机排出的高温的排气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中流通。因此,发动机室内中的排气管的周边的空间的温度容易成为高温。对此,根据上述第三方式,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喷射器组件配置于比内燃机中的安装有排气管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更远离排气管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由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内燃机的余热。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所发挥的制冷能力的降低。另外,喷射器组件的配置不限于发动机室内。喷射器组件可以配置于发动机室以外的车室外的空间,也可以配置于车室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设备的从车辆上方观察到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设备的从车辆前方观察到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设备的从车辆上方观察到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组件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组件的配置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设备的从车辆上方观察到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设备的从车辆上方观察到的配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有时在各方式中对于与之前的方式中所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当在各方式中只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对于结构的其他的部分应用之前说明的其他的方式。不仅可以是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明示可以组合的部分之间的组合,只要在组合时未特别地产生障碍,即使未明示也可以部分地组合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实现冷却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11),该压缩机(11)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12),该散热器(12)使从所述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喷射器组件(13),该喷射器组件(13)具有主体部(30),该主体部(30)具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以及气液分离部(30f),其中,该喷嘴部(13a)使从所述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31b)借助从所述喷嘴部(13a)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13c)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从所述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30f)对从所述升压部(13c)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以及蒸发器(14),该蒸发器(14)使由所述气液分离部(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所述压缩机(11)和所述散热器(12)配置于发动机室(61)内,该发动机室(61)是配置内燃机(70)的车室外的空间,所述蒸发器(14)配置于车室内,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所述喷射器组件(13)配置于与所述内燃机(70)重叠的范围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28 JP 2014-1737271.一种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11),该压缩机(11)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12),该散热器(12)使从所述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喷射器组件(13),该喷射器组件(13)具有主体部(30),该主体部(30)具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以及气液分离部(30f),其中,该喷嘴部(13a)使从所述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31b)借助从所述喷嘴部(13a)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13c)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从所述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30f)对从所述升压部(13c)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以及蒸发器(14),该蒸发器(14)使由所述气液分离部(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所述压缩机(11)和所述散热器(12)配置于发动机室(61)内,该发动机室(61)是配置内燃机(70)的车室外的空间,所述蒸发器(14)配置于车室内,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时,所述喷射器组件(13)配置于与所述内燃机(70)重叠的范围外。2.一种车辆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11),该压缩机(11)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12),该散热器(12)使从所述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喷射器组件(13),该喷射器组件(13)具有主体部(30),该主体部(30)具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以及气液分离部(30f),其中,该喷嘴部(13a)使从所述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31b)借助从所述喷嘴部(13a)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13c)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从所述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30f)对从所述升压部(13c)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以及蒸发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杉勇片冈博西嶋春幸横山佳之长野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