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021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高旋转精度及负载容量且低转矩性优异的流体动压轴承。流体动压轴承(101)具备轴部件(104)和相对轴部件(104)可旋转的外圈部(102),在轴部件(104)与外圈部(102)间设有径向间隙(103),轴部件(104)的外周面(107)包括第1表面区域(108)、第2表面区域(109)和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110),在第1表面区域(108)形成动压槽(111),以便在外圈部(102)相对于轴部件(104)从第1表面区域(108)经过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110)朝第2表面区域(109)旋转的情况下,在径向间隙(103)之中位于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110)上的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由从第1表面区域(108)流向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110)的流体产生动压。

Hydrodynamic bea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uid dynamic bearing with high rotation precision, load capacity and low torque. The fluid dynamic bearing (101) have a shaft member (104) and (104) relative to the shaft parts can rotate the outer ring part (102), (104) in the shaft member and the outer ring part (102)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adial clearance (103), shaft parts (104) of the peripheral surface (107) including first surface area (108), second (109) surface area and first hydrodynamic pressure holding area (110), first (108) i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pressure groove (111), so that the outer ring part (102) relative to the shaft member (104) from the first surface area (108) after first hydrodynamic pressure holding area (110) in second surface area (109) the case of rotation in the radial clearance (103) in first hydrodynamic pressure maintaining region (110) on the first load load area by surface area from first to first (108) hydrodynamic pressure holding area (110) of the fluid dynamic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的旋转精度及负载容量、低转矩性优异的流体动压轴承。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滚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该滚动轴承具备圆筒状的外圈、沿轴心方向插入外圈的螺柱、在外圈与螺柱之间随着外圈的旋转而滚动的滚子,其中,有具备用于保持滚动的滚子的保持器的凸轮从动件、不使用保持器的总滚子形的凸轮从动件。这样的滚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被使用于凸轮机构,例如辊齿轮凸轮机构、滚筒凸轮机构等,但由于与凸轮的位置关系而使得外圈的外径受到制约,存在刚性不足或负载容量不足的倾向。于是,作为滚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的代替,使用滑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从而能够增大螺柱直径或是增厚外圈的壁厚。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凸轮从动件具备一端部被悬臂支撑的轴部件以及安装于轴部件的另一端部外周的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包括:由Fe含有量为90wt%以上的Fe系烧结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状的母体;从母体的内周面形成到两端面的滑动层。滑动层例如由以下滑动材料组成物形成:在聚乙烯树脂等基体材料中配合了硅油等润滑剂以及含浸了该润滑剂的球状多孔质氧化硅。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动压轴承具备在内周具有在圆周方向配列多个动压槽的动压槽区域的轴承套筒、被插入轴承套筒内周的轴部件,利用在轴部件的外周与轴承套筒内周的动压槽区域之间的径向轴承间隙中产生的流体的动压作用,使轴部件在正转反转方向在径向方向得到非接触支撑。轴承套筒为烧结金属制成,在内周具有轴向一侧的第1正转用动压槽区域和轴向另一侧的第1反转用动压槽区域,第1正转用动压槽区域和第1反转用动压槽区域分别在轴向的不同位置具备相对轴向倾斜的动压槽和与之反向地倾斜的动压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0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513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凸轮从动件由于滑动轴承的母体由Fe系的烧结金属材料形成,所以能够获得高的尺寸精度以及旋转精度,另外由于作为基体材料使用聚乙烯树脂来形成滑动层,所以能够具有低摩擦性。但是,轴部件与滑动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08,跟具备滚动的滚子的滚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的外圈与螺柱之间的摩擦系数相比较大,故而存在为了使滑动轴承相对轴部件旋转而需要大转矩、负载容量小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动压轴承在轴向的不同位置具备在轴承套筒的内周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动压槽和与之反向地倾斜的动压槽,由此在正转反转时都在轴部件与轴承套筒之间的径向轴承间隙产生流体的动压作用。但是,由于具有轴向一侧的正转用动压槽区域,并且具有轴向另一侧的反转用动压槽区域,所以,存在流体在各个区域反向地流动而向轴承装置的外部泄漏、无法充分减小轴部件与轴承套筒之间的摩擦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流体动压轴承,其具有高的旋转精度,对于大负载也能无障碍使用,能够降低转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该流体动压轴承具备轴部件和能够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旋转的外圈部,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与上述外圈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径向间隙,其中,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包括第1表面区域、第2表面区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与上述第2表面区域之间的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2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径向间隙之中位于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上的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在上述第2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2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1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2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第1表面区域的动压槽由多个具有大致V字形状的槽形成,上述大致V字形状的顶点部与上述第2表面区域相向地形成。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第2表面区域的动压槽由多个具有大致V字形状的槽形成,上述大致V字形状的顶点部与上述第1表面区域相向地形成。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在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压窝。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沿着其圆周方向形成有圆弧槽。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在上述外圈部设有从其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油路孔。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还包括第3表面区域、第4表面区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第3表面区域与上述第4表面区域之间的第2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第3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朝向上述第2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径向间隙之中的位于上述第2流体动压保持区域上的第2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3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2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在上述第4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2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1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4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2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在相对于上述轴部件的轴线与上述第1表面区域以及上述第2表面区域相反的一侧分别包括上述第3表面区域以及上述第4表面区域。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的外径大于上述轴部件的插入部的外径。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流体动压轴承达成:上述流体动压轴承是凸轮从动件或者辊从动件。进而,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凸轮机构达成:该凸轮机构具备具有螺旋形状的凸轮肋且能够旋转的凸轮和能够伴随于上述凸轮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部件,其中,上述旋转部件具备多个上述流体动压轴承,通过上述凸轮肋与上述多个流体动压轴承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上述旋转部件旋转。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凸轮机构达成:上述多个流体动压轴承各自的上述轴部件固定于上述旋转部件,以便当上述凸轮肋与上述多个流体动压轴承分别接触时,上述多个流体动压轴承各自的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面对上述凸轮肋。进而,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凸轮机构达成:一种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具备能够旋转的平面凸轮和伴随于上述平面凸轮的旋转而能够进行动作的部件,其中,上述部件在其末端具备上述流体动压轴承,通过上述平面凸轮与上述流体动压轴承接触,上述部件进行动作。另外,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下凸轮机构达成:上述流体动压轴承的上述轴部件固定于上述部件,以便当上述平面凸轮与上述流体动压轴承接触时,上述流体动压轴承的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面对上述平面凸轮。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通过在轴部件的外周面的第1表面区域形成动压槽,具有以下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动压轴承,该流体动压轴承具备轴部件和能够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旋转的外圈部,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与上述外圈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径向间隙,其特征在于,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包括第1表面区域、第2表面区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与上述第2表面区域之间的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2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径向间隙之中位于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上的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5 JP 2015-2039771.一种流体动压轴承,该流体动压轴承具备轴部件和能够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旋转的外圈部,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与上述外圈部的内周面之间设有径向间隙,其特征在于,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包括第1表面区域、第2表面区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与上述第2表面区域之间的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第1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2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径向间隙之中位于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上的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1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表面区域形成有动压槽,以便在上述外圈部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从上述第2表面区域经过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向上述第1表面区域旋转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荷重负载区域,能够由随着上述外圈部的旋转从上述第2表面区域流向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的流体产生动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表面区域的动压槽由多个具有大致V字形状的槽形成,上述大致V字形状的顶点部与上述第2表面区域相向地形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表面区域的动压槽由多个具有大致V字形状的槽形成,上述大致V字形状的顶点部与上述第1表面区域相向地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压窝。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沿着其圆周方向形成有圆弧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圈部设有从其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油路孔。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上述轴部件的外周面还包括第3表面区域、第4表面区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第3表面区域与上述第4表面区域之间的第2流体动压保持区域,在上述第3表面区域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又一久安达健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