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751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同步电机和与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的逆变控制电路,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稳压电路、与整流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制器电路、与微控制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和与功率器件驱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输出电路,功率输出电路与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其整体对外部电源电压的适用范围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而且输出电压精度高,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精度高,而且其使用的元器件少,故而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Inverter control circuit for AC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verter control circuit for AC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including AC synchronous motor and the inver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 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circuit, the inverter control circuit comprises a rectifying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and a rectifying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 controller circuit, micro controller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power device driving circuit and the power output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power device and the driving power output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AC synchronous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overall scope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voltage is wide,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range, and high precision of output voltage output voltage,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and the use of fewer components,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流同步电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交流同步电机、气泵在家电、工业、汽车电子行业、船舶行业广泛应用。由其动作原理可知,必须在交流电源下才能工作。当使用环境只有直流电压时,就无法使用,故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适用范围,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的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同步电机和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的逆变控制电路,所述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稳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输出电路,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STC15F101W芯片。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STC15F101W的SP1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在24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24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在STC15F101W的SG1引脚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STC15F101W的SG1引脚上,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与STC15F101W的SP2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24V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24V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在STC15F101W的SG2引脚上,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连接在STC15F101W的SG2引脚上,所述功率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其整体对外部电源电压的适用范围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而且输出电压精度高,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精度高,而且其使用的元器件少,故而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同步电机和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的逆变控制电路,所述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稳压电路1、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1相连接的微控制器电路2、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2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器件驱动电路3与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输出端3相连接的功率输出电路4,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STC15F101W芯片。采用了STC15F101W作为主要核心器件。这款单片机为小型SOP8封装,采用了Intel8051内核。具有易开发,易移植,加密性强等优点。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STC15F101W的SP1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在24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24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在STC15F101W的SG1引脚上,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在STC15F101W的SG1引脚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STC15F101W的SP2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在24V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24V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在STC15F101W的SG2引脚上,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且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在STC15F101W的SG2引脚上,所述功率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上。采用双极型晶体管作为驱动功率管主要器件。使用双极型晶体管主要利用其响应速度快的特性。以降低功率管的开关损耗以及减少电压拖尾现象,从而提高了整体电路的效率。电路的构成主要为H桥,所使用的器件类型为双极型晶体管8050,也是利用了响应速度快的特性与耐压高等特点。H桥主要分为上桥,一对PNP三极管;下桥,一对NPN三极管。由于要产生交变的电压,H桥正常工作时必须为一个NPN与一个PNP三极管导通,使电流流经电机。当要产生反向电压时,H桥必须切换到另一对管子工作,即另一个NPN与PNP三极管导通。如此交替地进行,以产生逆变的效果。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其整体对外部电源电压的适用范围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而且输出电压精度高,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精度高,而且其使用的元器件少,故而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同步电机和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电连接的逆变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稳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输出电路,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包括交流同步电机和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电连接的逆变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稳压电路、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相连接的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和与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功率输出电路,所述功率输出电路与所述交流同步电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STC15F101W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流同步电机驱动的逆变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STC15F101W的SP1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在24V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24V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军王高飞李雄辉李振海吴明旭林嘉文李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英达思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