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消防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9030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管消防水带,包括:第一水带,用于运送高压水,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若干凹槽中的两端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水带的半径,第一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握持结构,握持结构包括两个握持部,两个握持部分别位于若干凹槽中的两端凹槽的外侧,每个握持部均包括枢接于第一水带上的环状手环和设置于环状手环内侧的与手指贴合的多个凹陷;第二水带,用于运送泡沫,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连接构件,其为扁平状编织带,连接构件的一端缠绕于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端缠绕于第二水带的外侧;若干分支管道,若干分支管道通过粘连结构设置于若干凹槽中,其中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其中另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饮用水输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领域,涉及一种多管消防水带。
技术介绍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传统的消防水带一般是单根水管,内中装高压水或泡沫,而当深入火灾现场时,如所需灭火物质不合适,还需要再返回更换消防水带,延误火情救治。同时,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经常需要进入火灾现场,为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消防员通常需要携带沉重的氧气瓶,这样,增加了消防人员的身体负重,不利于行动。同时,一般的消防水带都是需要消防人员用水搬运,对消防队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一旦地形复杂,火势严重,极易危及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管消防水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管消防水带,包括:第一水带,其用于运送高压水,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该若干凹槽中的两端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半径,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包括两个握持部,所述两个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若干凹槽中的两端凹槽的外侧,每个握持部均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水带上的环状手环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手环内侧的与手指贴合的多个凹陷;第二水带,其用于运送泡沫,所述第二水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连接构件,其为扁平状编织带,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若干分支管道,所述若干分支管道通过粘连结构设置于所述若干凹槽中,其中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其中另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饮用水输送管。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中,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水带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中,所述握持结构还包括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握持部的环状手环上。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中,所述连接构件的结构为两个彼此连接的套管,其中一个套管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个套管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中,所述第一水带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水部、动力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所述动力部的直径与所述进水部的直径相等,所述出水部呈由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向出水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形,且所述出水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中,所述出水部与所述动力部之间有一夹角α,10°<α<30°。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管消防水带中设置有第一水带和第二水带,能够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用水或泡沫,不需要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之间往返;并且,同时在分支管道中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和饮用水输送管,能够确保消防人员的氧气充足,同时,也能给予被救护的人;饮用水输送管也能保证消防人员和待救人员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确保消防人员在救火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同时能够提高灭火效率。将第一和第二水带通过连接构件相连,使得消防水带的强度高、连接可靠,使用和收藏非常方便。同时,设置有握持部,便于消防人员用力掌控消防水带,提高灭火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水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管消防水带,包括:第一水带1,其用于运送高压水,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该若干凹槽中的两端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半径,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包括两个握持部5,所述两个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若干凹槽中的两端凹槽的外侧,每个握持部均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水带上的环状手环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手环内侧的与手指贴合的多个凹陷;第二水带2,其用于运送泡沫,所述第二水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连接构件3,其为扁平状编织带,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若干分支管道4,所述若干分支管道通过粘连结构设置于所述若干凹槽中,其中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其中另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饮用水输送管。本专利技术的多管消防水带中设置有第一水带和第二水带,能够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用水或泡沫,不需要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之间往返;并且,同时在分支管道中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和饮用水输送管,能够确保消防人员的氧气充足,同时,也能给予被救护的人;饮用水输送管也能保证消防人员和待救人员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确保消防人员在救火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同时能够提高灭火效率。将第一和第二水带通过连接构件相连,使得消防水带的强度高、连接可靠,使用和收藏非常方便。同时,设置有握持部,便于消防人员用力掌控消防水带,提高灭火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水带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握持结构还包括背带6,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握持部的环状手环上。这样,消防人员可以将消防水带背在肩上,利用身体的力量搬运消防水带,便于解放双手,做其他事务。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构件的结构为两个彼此连接的套管,其中一个套管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个套管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带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包括顺次连通的进水部7、动力部8和出水部9,所述进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所述动力部的直径与所述进水部的直径相等,所述出水部呈由所述动力部的一端向出水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形,且所述出水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直径。这样,能够增加出水处的出水速率,提高灭活效率。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出水部与所述动力部之间有一夹角α,10°<α<30°。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专利技术的说明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多管消化水带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管消防水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管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带,其用于运送高压水,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该若干凹槽中的两端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半径,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包括两个握持部,所述两个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若干凹槽中的两端凹槽的外侧,每个握持部均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水带上的环状手环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手环内侧的与手指贴合的多个凹陷;第二水带,其用于运送泡沫,所述第二水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连接构件,其为扁平状编织带,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若干分支管道,所述若干分支管道通过粘连结构设置于所述若干凹槽中,其中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其中另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饮用水输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带,其用于运送高压水,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该若干凹槽中的两端的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半径,所述第一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包括两个握持部,所述两个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若干凹槽中的两端凹槽的外侧,每个握持部均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水带上的环状手环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手环内侧的与手指贴合的多个凹陷;第二水带,其用于运送泡沫,所述第二水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连接构件,其为扁平状编织带,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水带的外侧,而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水带的外侧;若干分支管道,所述若干分支管道通过粘连结构设置于所述若干凹槽中,其中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氧气输送管,其中另一支分支管道内设置有饮用水输送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昌晟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