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637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扇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风扇结构,包括环形框架、扇叶、多个发光组件以及至少一挠性电路板,扇叶枢接于环形框架中,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挠性电路板上并与其电性连接,该发光风扇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固定于环形框架内壁上的环形连接件,挠性电路板可拆卸环设于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风扇结构,通过将多个发光组件设置在挠性电路板上,然后将挠性电路板环设于环形连接件上,最后将环形连接件固定在环形扇框的内壁上,使得该发光组件可拆卸地结合于环形扇框,简化了发光风扇的整体结构,提高了发光风扇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扇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产品为了美观及视觉效果常会在其散热装置(主要是散热风扇)上装设发光组件作为装饰,人们称这种可发光的散热装置为发光风扇。然而,现有的发光风扇结构是将多个发光组件在发光风扇上围成一个环以形成光环,当上下两部分扇框扣合时,把该光环夹置于上、下扇框之间,另外还需要在上、下扇框上各设置相适配的组接部,才能把光环固定在扇框的内壁上,如此,使得扇框的模具加工复杂、制造成本增加,同时,使得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风扇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发光风扇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风扇结构,包括环形框架、扇叶、多个发光组件以及至少一挠性电路板,所述扇叶枢接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挠性电路板上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发光风扇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环形框架内壁上的环形连接件,所述挠性电路板可拆卸环设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挠性电路板可拆卸卡接于所述卡钩。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卡扣,所述环形框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卡扣相适配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卡扣一一对应卡接于所述多个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件上设有多个缺口,所述多个缺口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下边沿。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包括一轮毂及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多个叶片。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多个散热孔呈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框架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用于安装固定的定位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架的顶侧表面及底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缓冲减振的软胶块。再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架的顶侧表面及底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软胶块定位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软胶块凸出于所述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开设有至少一用于穿设紧固件以固定所述环形框架于外部设备上的装配孔。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发光风扇结构,通过将多个发光组件设置在挠性电路板上,然后将挠性电路板可拆卸环设于环形连接件上,最后将环形连接件固定在环形扇框的内壁上,如此,使得该发光组件可拆卸地结合于环形扇框,简化了发光风扇的整体结构,提高了发光风扇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风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风扇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装配于挠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环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环形扇框、2-扇叶、3-发光组件、4-挠性电路板、5-环形连接件、6-软胶块、11-基座、12-肋条、13-凹槽、14-定位支架、21-轮毂、22-叶片、51-卡钩、52-卡扣、53-缺口、60-定位孔、141-容置槽、142-装配孔、143-中空套管、220-散热孔、521-悬臂、52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光风扇结构,该发光风扇结构可包括环形框架1、扇叶2、多个发光组件3以及至少一挠性电路板4,其中,该环形扇框1的中央处设有一基座11及与该基座11相连的多根肋条12,该扇叶2包括一轮毂21及多个叶片22,叶片22均匀间隔地连接于轮毂21周边,扇叶2通过其轮毂21枢接于环形框架1的基座11上。如图3所示,上述发光组件3优选为发光二极管,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可发光的组件,且不限制发光的颜色;挠性电路板4优选为软性印刷电路板且围成环状,但并不以此为限;该多个发光组件3设置在挠性电路板4上朝向扇叶2的一侧表面上,且与该挠性电路板4分别电性连接,此处,多个发光组件3在挠性电路板4上均匀间隔排列。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发光风扇结构还包括环形连接件5,该环形连接件5环绕于扇叶2的外围,且其与扇叶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此处,该环形连接件5可拆卸地固定于环形框架1内壁上,同时,上述挠性电路板4可拆卸地环设于该环形连接件5的内壁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发光风扇结构,通过环形连接件5将设置有多个发光组件3的挠性电路板4可拆卸固定于环形扇框1的内壁上,使得该发光组件3可便利地结合于环形扇框1,简化了发光风扇的整体结构,提高了发光风扇的装配效率。如图4所示,上述环形连接件5优选由弹性塑料制成,其内壁上设置多个长条形的卡钩51,多个卡钩51分上下两排设置,且相互之间平行分布。此处,上下两排的卡钩51之间的垂直间距稍小于挠性电路板4的宽度,由于卡钩51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范围,上下两排的多个卡钩51相互配合可把挠性电路板4卡接固定在环形连接件5的内壁上。另外,上述环形连接件5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卡扣52,对应地,上述环形框架1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多个卡扣52相适配的多个凹槽13,该多个卡扣52一一对应卡接于该多个凹槽13内,其中,如图5所示,卡扣52包括两悬臂521和与两悬臂521端部相连的挂钩522,两悬臂521相互平行设置,挂钩522自悬臂521的外端向外突起,且两悬臂521相异两侧外壁的距离与凹槽13开口的宽度一致,两挂钩522最凸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凹槽13开口的宽度,两挂钩522突起高度之和小于两悬臂521之间间隙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挂钩522优选为梯形凸台,且梯形的两腰部斜面与底面的夹角均小于90°,当环形连接件5向下嵌入环形框架1时,在向下作用力下,悬臂521发生形变,挂钩522挤进凹槽13中,并沿凸台的腰部斜面滑入设置在凹槽13侧壁上与挂钩522相适配的沟槽中,悬臂521恢复原状,挂钩522卡接固定于该沟槽内,完成环形连接件5与环形框架1的装配;而当环形连接件5需要从环形框架1中拆卸时,在向上的作用力下,悬臂521发生形变,挂钩522沿凸台的腰部斜面从该沟槽中滑出,卡扣52从凹槽13中拔出,完成环形连接件5与环形框架1分离。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挂钩522还可以为半球形或U字形,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环形连接件5的下边沿设有多个缺口53,且缺口53呈均匀分布,如此,既可以减少制作环形连接件5的材料消耗,又可以增强环形连接件5的延伸性及对公差的容错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叶片2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散热孔220,且多个散热孔220均匀分布在叶片22上,如此,不仅提升了散热效果,还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发光风扇结构的装饰效果。参照图1和图2,上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风扇结构

【技术保护点】
发光风扇结构,包括环形框架、扇叶、多个发光组件以及至少一挠性电路板,所述扇叶枢接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挠性电路板上并与其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风扇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环形框架内壁上的环形连接件,所述挠性电路板可拆卸环设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光风扇结构,包括环形框架、扇叶、多个发光组件以及至少一挠性电路板,所述扇叶枢接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挠性电路板上并与其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风扇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环形框架内壁上的环形连接件,所述挠性电路板可拆卸环设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卡钩,所述挠性电路板可拆卸卡接于所述卡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卡扣,所述环形框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卡扣相适配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卡扣一一对应卡接于所述多个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上设有多个缺口,所述多个缺口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景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