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030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包括机座、筒体、搅拌轴、研磨盘、分料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和驱动装置位于机座上,所述筒体两端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筒体内填充介质,所述筒体内部沿轴向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分料组件位于筒体内,所述分料组件与搅拌轴的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沿自身轴向并列设置研磨盘,所述研磨盘为圆形,所述研磨盘沿自身径向设置U型切槽。该卧式连续式搅拌磨机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矿物颗粒的研磨效率,提升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提高介质与矿物颗粒的分离效率,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内筒磨损和易堵塞分离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磨机,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
技术介绍
搅拌磨机又称砂磨机,是一种广泛用于涂料、染料、油漆、油墨、医药和化工等行业的高效率湿法超微研磨分散机械。搅拌磨机主要是由筒体、搅拌装置、传动装置和机架构成,通过搅拌轴的旋转,搅动筒体内充填的磨矿介质(常用钢球)和物料,使其在筒体内作多维循环运动及自转运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料泵将经过搅拌机预分散润湿处理后的固-液相混合物料输入研磨筒体内,利用搅拌轴带动分散器高速旋转与研磨介质和物料发生相对运动,物料和研磨筒体内的研磨介质一起被高速旋转的分散器搅动,从而使物料中的固体微粒和研磨介质相互间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摩擦、剪切作用,达到加快磨细微粒和分散聚集体的目的,研磨分散后的物料经过滤圈过滤分离研磨介质,从出料口流出。卧式搅拌磨机是目前湿法研磨设备中可达到研磨细度最好的研磨设备之一,而且单位时间内物料处理量大,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细磨和超细粉磨设备,与传统卧式球磨机相比,具有磨矿效率高、工艺简单、产品粒度细且分布均匀、能耗低等优点,因此卧式搅拌磨机在超细粉碎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众多学者们对卧式搅拌磨机的研究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矿产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产,是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有用价值只有通过粉碎,特别是超细粉碎加工才能发挥出来,而且粉碎的产品粒度越小,其应用价值越大。由于搅拌磨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超细粉磨设备,搅拌磨机已在选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金、银、和铅锌矿的再粉磨作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赫尔耶(Hellyer)铅锌选矿厂、澳大利亚希尔顿(Hilton)铅锌选矿厂用于再粉磨低品位矿;我国乳山金矿、江西万宁金矿和首钢大石河金矿均已应用。然而目前的卧式搅拌磨机在矿业生产上由于采用普通的圆形磨盘,且介质分离系统仅采用简单的筛网结构,导致在对复杂难选矿业的粉磨过程中普遍存在内筒磨损严重、矿物颗粒和球形介质易堵塞分离器、研磨效率很低等诸多缺陷,而且由于大多数搅拌磨机都是用钢球做介质,磨矿作业中由于钢球的消耗产生Fe会污染矿物表面,容易使矿物颗粒表面形成金属沉淀和氢氧化铁薄膜,从而影响细磨后矿物的浮选作业和选择性。因此,急需对现有的搅拌磨机进行改进,才能很好的用于矿业生产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后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经改进后的卧式搅拌磨机能够提高矿物颗粒的研磨效率,提升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提高介质与矿物颗粒的分离效率,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内筒磨损和易堵塞分离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包括机座、筒体、搅拌轴、研磨盘、分料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筒体均设置于机座上,筒体内填充介质,所述驱动装置可由电机、减速器和轴承组成;所述筒体两端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轴位于筒体内并沿筒体轴向设置,搅拌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料组件位于筒体内靠近出料口的一端;所述搅拌轴上沿自身轴向并列设置研磨盘,所述研磨盘为圆形磨盘,所述研磨盘沿自身径向设置U型切槽。本技术将工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圆形磨盘通过改进后设计为带U型切槽的圆齿磨盘,发现圆齿磨盘在矿物细磨上可以提高研磨效率,研磨盘上U型切槽的设计有利于矿物颗粒的分散,又因转动时圆齿磨盘的运动作用,使得浆料在离开圆齿磨盘的齿面时会产生很大的前进方向(沿切线方向)的速度,此速度又将与浆料在圆齿磨盘的U型切槽所折射出来的轴向速度合成为斜向速度,此斜向速度抵达圆齿磨盘的工作面后在槽内向后旋转,直达圆齿磨盘的非工作面后又转为轴向方向进入圆齿磨盘的U型切槽中去,如此循环而产生反复磨浆,从而提升矿物颗粒的单体解离度,提高磨矿效率,进而方便后续的分选作业,降低分选的难度。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筒、筛网和机械密封,所述分料筒沿搅拌轴轴向设置,与搅拌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械密封固定安装在出料口处;所述筛网安装在机械密封上,筛网与出料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倾斜分布的通孔,所述分料筒的底部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搅拌轴的远离驱动装置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内套于分料筒内,另一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筛网安装在机械密封的位于分料筒内的端部上。由于大多数卧式搅拌磨机的排料端都是采用简单加装筛网来分离较粗的研磨介质,但是卧式搅拌磨机在工作时由于研磨介质活跃程度高,筛网容易被介质磨损,且浆料中存在的粗颗粒很容易堵塞筛网,较小粒径的介质也容易进入筛网从而发生堵塞,因此,本技术根据研磨介质和矿物颗粒的结构性质差异,设计出了能够将介质和矿物颗粒进行有效分离的动态分料组件,分料筒在随着搅拌轴一起高速旋转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场,可将介质抛回到研磨筒体内,而浆料则能够在流体压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分料筒侧壁上倾斜的通孔流出,进而以较小的作用力进入分料筒下部的筛网内,能够有效地解决筛网易发生堵塞和因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的磨损问题,延长筛网的使用寿命,且介质与矿物颗粒的分离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孔径为0.3-1.0mm,该孔径适用于矿业生产上对矿物浆料的粒度要求。进一步的,所述介质为粒径2.0-4.0mm的球形介质,所述球形介质包括硅酸锆、碳化硅、陶瓷珠和石英砂中的一种。本技术采用惰性介质进行磨矿,成功的避免了钢球介质带来的污染矿物表面的问题,且本技术选用的介质粒径适合矿业生产,具备研磨效率高,产品粒度细的特点。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的开口方向朝下,本技术经改进后为了能适用于矿业生产,而矿业生产的磨矿粒度在-100目~+800目之间,由于矿料粒度相对较粗,为了便于出料,因而将出料口的开口方向改为朝下,从而不易造成堵塞。该改进能够有效地避免矿物颗粒在出料时发生的堵塞,且有利于矿浆的出料。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介质入口,方便向筒体内加入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卧式搅拌磨机的普通圆形磨盘改进为带U型切槽的圆齿磨盘,有利于提高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提高矿物研磨效率;并设计出专门针对介质和矿物的动态分料组件,能够进一步提高介质与矿物颗粒的分离效率,解决筛网发生堵塞的问题,且有效缓解了介质对筛网的磨损,延长了筛网的使用寿命;将钢球介质改为惰性球介质,能够成功避免钢球介质的使用带来的矿物表面的污染;将出料口方向改为向下,能够有效避免矿物颗粒在出料时发生的堵塞,且有利于矿浆的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散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料组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料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筛网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机座,2为筒体,3为电机,4为减速器,5为联接轴承,6为搅拌轴,7为研磨盘,8为介质,9为介质入口,10为进料口,11为出料口,12为分料筒,12-1为通孔,12-2为接口,13为筛网,14为机械密封,15为U型切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附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包括机座(1)、筒体(2)、搅拌轴(6)、研磨盘(7)、分料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筒体(2)均设置于机座(1)上,筒体(2)内填充介质(8),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两端设置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搅拌轴(6)位于筒体(2)内并沿筒体(2)轴向设置,搅拌轴(6)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料组件位于筒体(2)内靠近出料口(11)的一端;所述搅拌轴(6)上沿自身轴向并列设置研磨盘(7),所述研磨盘(7)为圆形磨盘,所述研磨盘(7)沿自身径向设置U型切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包括机座(1)、筒体(2)、搅拌轴(6)、研磨盘(7)、分料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筒体(2)均设置于机座(1)上,筒体(2)内填充介质(8),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两端设置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搅拌轴(6)位于筒体(2)内并沿筒体(2)轴向设置,搅拌轴(6)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料组件位于筒体(2)内靠近出料口(11)的一端;所述搅拌轴(6)上沿自身轴向并列设置研磨盘(7),所述研磨盘(7)为圆形磨盘,所述研磨盘(7)沿自身径向设置U型切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筒(12)、筛网(13)和机械密封(14),所述分料筒(12)与搅拌轴(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械密封(14)固定安装在出料口(11)处,所述筛网(13)安装在机械密封(14)上,筛网(13)与出料口(1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矿业生产的卧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辉廖祥文曾小波刘亚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