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自锁吊棒及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839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及吊具,防脱自锁吊棒包括固定件、端头导入块、第二止脱块和吊棒本体,其中吊棒本体上设有第一止脱块。固定件依次穿过端头导入块和第二止脱块后与吊棒本体固定连接,第二止脱块沿固定件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吊棒本体的外周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吊棒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在保证操作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吊运过程中模具不会因吊棒脱落而发生侧翻坠落,消除了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防脱自锁吊棒的吊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装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及吊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制造中。为了方便起吊运输,各类冲压模具都有起吊结构。根据模具的重量情况,一般大中型冲压模具用的是吊棒式的起吊结构。吊棒是活动的起吊结构,因此,大中型模具的吊棒式起吊结构在起吊过程中存在操作方便性问题。为了保证大中型模具吊棒式起吊结构的操作方便性,一般的模具制造公司或使用厂商制作的吊棒多为直筒钢棒,如图1和图2所示,将现有技术中的直筒吊棒1’插入到待吊模具的吊耳8中,再利用起吊设备吊挂在直筒吊棒1’上,从而将模具吊起。但是,直筒吊棒在起吊过程中很容易脱落掉下,从而导致模具侧翻坠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及吊具,以解决在起吊模具时吊棒脱落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包括吊棒本体,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止脱块;第二止脱块,所述第二止脱块设置在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二端;端头导入块,所述端头导入块位于所述第二止脱块远离所述吊棒本体的一端;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端头导入块和所述第二止脱块后与所述吊棒本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止脱块沿所述固定件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吊棒本体的外周面。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止脱块朝向所述端头导入块的一侧设置有倒角。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止脱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优选的是,所述端头导入块远离所述第二止脱块的一侧设置有倒角。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第二止脱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止脱块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上,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杆的外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止脱块与所述吊棒本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端头导入块上设置有沉孔,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容置在所述沉孔中。优选的是,所述沉孔为阶梯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吊具,包括吊板,所述吊板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吊耳,所述吊具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脱自锁吊棒,所述吊棒本体固定穿设在所述吊耳中,且所述第一止脱块和第二止脱块分别位于所述吊耳的两侧。本技术通过在吊棒本体的第一端设置第一止脱块,在吊棒本体第二端设置第二止脱块,并且第二止脱块沿固定件的径向活动能够伸出到吊棒本体的外周面,从而实现第二止脱块与第一止脱块配合将吊棒本体锁定在吊耳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吊棒容易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另外,通过在第二止脱块及端头导入块上设置倒角结构,方便吊棒浮动插入吊耳中,提高操作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筒吊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直筒吊棒与吊耳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剖视图(一);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剖视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中的端头导入块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直筒吊棒1-吊棒本体2-第二止脱块3-端头导入块4-固定件5-第一止脱块6-沉孔7-吊板8-吊耳9-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包括吊棒本体1、第二止脱块2、端头导入块3和固定件4。其中吊棒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止脱块5,优选的,第一止脱块5与吊棒本体1可一体成型。第二止脱块2设置在吊棒本体1的第二端,端头导入块3位于第二止脱块2远离吊棒本体1的一端。结合图4a和图5,固定件4依次穿过端头导入块3和第二止脱块2后与吊棒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二止脱块2沿所述固定件4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吊棒本体1的外周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可以与吊耳8配合使用,如图6所示,当本技术实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穿过吊耳8后,第二止脱块2由于自身重力下落,使第二止脱块2沿所述固定件4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吊棒本体1的外周面,从而与第一止脱块5配合,将吊棒本体1锁定在吊耳8内,进而消除了在吊装过程中吊棒本体1从吊耳8中脱落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a所示,在第二止脱块2朝向端头导入块3的一侧设有倒角9,便于第二止脱块2浮动插入到吊耳8上设置的安装孔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二止脱块2的两侧设有倒角9,便于第二止脱块2浮动插入或取出,如图4b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a所示,在端头导入块3远离吊棒本体1的一侧设有倒角9,从而使本技术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能够顺利地插入到吊耳8中。优选的是,固定件4为固定螺栓,第二止脱块2设有通孔,第二止脱块2通过该通孔套设在固定螺栓的螺杆上,该通孔孔径大于螺杆外径,这样就可以实现第二止脱块沿固定螺栓的径向活动,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伸出吊棒本体1的外周面。进一步地,端头导入块3上设置有沉孔6,该沉孔可以是阶梯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异形孔。如图4a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沉孔优选为阶梯孔,固定螺栓的头部容置在所述沉孔中,从而使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外观较为平整,避免在操作时与其他设备产生不必要的干涉。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具,如图6所示,包括吊板7、吊耳8和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防脱自锁吊棒。吊耳8与吊板7可以是一体成型,防脱自锁吊棒固定穿设在吊耳8中,并且第一止脱块5和第二止脱块2分别位于吊耳两侧。该吊具在吊装时消除了吊棒本体1脱落的安全隐患。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棒本体,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止脱块;第二止脱块,所述第二止脱块设置在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二端;端头导入块,所述端头导入块位于所述第二止脱块远离所述吊棒本体的一端;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端头导入块和所述第二止脱块后与所述吊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止脱块沿所述固定件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所述吊棒本体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自锁吊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棒本体,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止脱块;第二止脱块,所述第二止脱块设置在所述吊棒本体的第二端;端头导入块,所述端头导入块位于所述第二止脱块远离所述吊棒本体的一端;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端头导入块和所述第二止脱块后与所述吊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止脱块沿所述固定件的径向活动并能够伸出到所述吊棒本体的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自锁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脱块朝向所述端头导入块的一侧设置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自锁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脱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脱自锁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导入块远离所述第二止脱块的一侧设置有倒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徐肖黄涛王震井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