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313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为“双马蹄形”,竖向承重分割墙位于双马蹄形的中线,分别形成两个n形的腔体,整体布局优先以竖向承重分割墙为轴对称布置;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燃气舱、电力舱、水舱、雨水舱、电信舱、无电综合管廊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尚未见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类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交通拥堵、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的世界性城市发展难题、节约工程投资和打造“人在地上,物和车在地下”的绿色生态理想城市提供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竖向承重分割墙和腔体;所述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为双马蹄形,竖向承重分割墙位于双马蹄形的中线,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以竖向承重分割墙为轴形成两个对称的n形腔体,在两个腔体内分别由下至上设置有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和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形成横纵交错的空间受力整体约束的格构式结构;在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外部设置防渗保护层;两侧腔体布局以竖向承重分割墙为轴对称布置;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将腔体分成三层,由下至上依次为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在靠近竖向承重分割墙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之间均分别设置安全隔离墙,安全隔离墙上设置若干个安全门,安全隔离墙及其安全门均具有防火功能;所述第二层布置与第一层相同,第二层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且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与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下对应对齐;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的两侧竖向承重分割墙和安全隔离墙的底部均分别设置连续的防撞墙。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竖向承重分割墙优先采用分段设置,如图1横断面所示,在沿洞口的走向即隧道的方向,在沿隧道的方向1000米~3000米范围内优先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分割墙;所述第三层,优先设置6~8个综合管廊舱,综合管廊舱之间由综合管廊隔墙分隔,在左右两侧n形腔体第三层的中部,两侧综合管廊隔墙高度相等或相差较少的舱优先作为燃气舱,燃气舱内部优先增加设置安全隔离舱,与燃气舱以竖向承重分割墙对称的位置优先布置电力舱;靠近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的左右两侧分别优先布置电信舱、无电综合管廊舱;远离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的左右两侧分别优先布置水舱、雨水舱;所述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之间设置若干相互连通的紧急疏散通道,且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均设置多个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紧急疏散通道;所述燃气舱、电力舱、水舱、雨水舱、电信舱、无电综合管廊舱均设置多个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安全通道。所述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采用防水混凝土,优先采用装配式作业,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所述防渗保护层可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防水层、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的一种或多种,当采用单一防水层时,优先采用两层及以上的防水方式。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优先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采用槽形梁、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的一端与竖向承重分割墙连接,另一端与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格构式槽形梁的组成包括腹板、翼缘板、环形肋、类矩形空腔、槽形板连接螺栓,在两腹板之间设置若干环形肋,环形肋优先均匀分布,环形肋的高度小于腹板的高度,且环形肋上部与翼缘板整体连接;环形肋上开设类矩形空腔,空腔为矩形,且在矩形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两格构式槽形梁相邻腹板采用槽形板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安全隔离舱优先采用混凝土结构,且优先添加纤维,纤维优先采用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安全隔离舱外壁与燃气舱内壁间距优先控制在100mm~800mm,而顶板间距优先控制在500mm~1000mm。所述防撞墙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拼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格构式槽形梁横断面示意图;图中:1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3为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为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5为燃气舱;6为电力舱;7为水舱;8为雨水舱;9为电信舱;10为无电综合管廊舱;11为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2为防渗保护层;13为竖向承重分割墙;14为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5为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6为安全隔离墙;17为综合管廊隔墙;18为安全隔离舱;19为防撞墙;14-1为腹板;14-2为翼缘板;14-3为环形肋;14-4为类矩形空腔;14-5为槽形板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一种双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其组成包括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竖向承重分割墙(13)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为双马蹄形,竖向承重分割墙(13)位于双马蹄形的中线,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3)为轴形成两个对称的n形腔体,在两个腔体内分别由下至上设置有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和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形成横纵交错的空间受力整体约束的格构式结构;在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外部设置防渗保护层(12);两侧腔体布局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3)为轴对称布置;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将腔体分成三层,由下至上依次为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在靠近竖向承重分割墙(13) 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均分别设置安全隔离墙(16),安全隔离墙(16)上设置若干个安全门,安全隔离墙(16)及其安全门均具有防火功能;所述第二层布置与第一层相同,第二层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且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与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下对应对齐;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分割墙(13)和安全隔离墙(16)的底部均分别设置连续的防撞墙(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其组成包括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竖向承重分割墙(13)和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为双马蹄形,竖向承重分割墙(13)位于双马蹄形的中线,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3)为轴形成两个对称的n形腔体,在两个腔体内分别由下至上设置有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和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形成横纵交错的空间受力整体约束的格构式结构;在双马蹄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外部设置防渗保护层(12);两侧腔体布局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3)为轴对称布置;所述上层地下交通承重底板(14)、上层地下交通承重顶板(15)将腔体分成三层,由下至上依次为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在靠近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分割墙(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均分别设置安全隔离墙(16),安全隔离墙(16)上设置若干个安全门,安全隔离墙(16)及其安全门均具有防火功能;所述第二层布置与第一层相同,第二层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且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与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下对应对齐;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分割墙(13)和安全隔离墙(16)的底部均分别设置连续的防撞墙(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马蹄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3)采用分段设置,在沿隧道方向1000米~3000米范围内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分割墙(13);所述第三层,设置6~8个综合管廊舱,综合管廊舱之间由综合管廊隔墙(17)分隔,在左右两侧n形腔体第三层的中部,两侧综合管廊隔墙(17)高度相等或相差较少的舱作为燃气舱(5),燃气舱(5)内部增加设置安全隔离舱(18),与燃气舱(5)以竖向承重分割墙(13)对称的位置布置电力舱(6);靠近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汪青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