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1212 阅读: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布放装置,尤其涉及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其包括压杆、顶部支撑杆、第一协同联动杆、第二协同联动杆、前中间支撑杆、后中间支撑杆、J形夹爪,所述压杆一端的压杆头套装在顶部支撑杆中间,压杆头可绕顶部支撑杆旋转,且所述压杆头在顶部支撑杆上轴向固定,所述第一协同联动杆的顶端设有吊放环,所述顶部支撑杆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顶部支撑杆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多重铰链式结构,实现布放装置的J形夹爪的开合,可操作抓取不同尺径的水下航行器,装置结构简单且通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布放装置,尤其涉及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航行器能够利用自身搭载的各种探测装置和能源动力系统在水下完成各种复杂的探测任务。由于复杂的海况,海上作业经常会受到风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给水下航行器的布放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一般的布放装置主要通过在水下航行器上设置起吊点,然后利用布放装置上的吊钩作用于相应起吊点进行布放,这种布放装置通用性不强,只能布放同种水下航行器,而实际海上作业灵活性较高,经常需要布放各类小型专业水下航行器,专用布放装置显然不再适用。通常专用布放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要求较高,位置操作必须精准,不良海况经常会给布放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包括压杆、顶部支撑杆、第一协同联动杆、第二协同联动杆、前中间支撑杆、后中间支撑杆、J形夹爪,所述压杆一端的压杆头套装在顶部支撑杆中间,压杆头可绕顶部支撑杆旋转,且所述压杆头在顶部支撑杆上轴向固定,所述第一协同联动杆的顶端设有吊放环,所述顶部支撑杆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顶部支撑杆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所述顶部支撑杆下方设有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所述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下方设有J形夹爪,所述J形夹爪包括第一J形夹爪、第二J形夹爪、第三J形夹爪、第四J形夹爪,左侧的第一J形夹爪与第三J形夹爪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右侧的第二J形夹爪与第四J形夹爪也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且第一J形夹爪与第二J形夹爪之间通过底部支持杆固定连接,第三J形夹爪与第四J形夹爪之间也通过底部支持杆固定连接,所述前中间支撑杆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三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前中间支撑杆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四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所述后中间支撑杆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一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后中间支撑杆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二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进一步,所述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之间通过限位合页相连,所述限位合页可平展和收合。进一步,所述第一J形夹爪、第二J形夹爪、第三J形夹爪、第四J形夹爪的头部内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层,其腰部均设有缓冲橡胶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多重铰链式结构,实现布放装置的J形夹爪的开合,可操作抓取不同尺径的水下航行器,装置结构简单且通用性高;在装置的上端设有压杆,将水下航行器放进水下后,利用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浮力和自身的惯性作用,迅速向下推压,可实现J形夹爪的打开释放,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J形夹爪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包括压杆1、顶部支撑杆2、第一协同联动杆3、第二协同联动杆4、前中间支撑杆5、后中间支撑杆6、J形夹爪7,所述压杆1一端的压杆头11套装在顶部支撑杆2中间,压杆头11可绕顶部支撑杆2旋转,且所述压杆头11在顶部支撑杆2上轴向固定,所述第一协同联动杆3的顶端设有吊放环31,所述顶部支撑杆2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4上端和第一协同联动杆3上端铰接,顶部支撑杆2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3上端和第二协同联动杆4上端铰接,所述顶部支撑杆2下方设有前中间支撑杆5和后中间支撑杆6,所述前中间支撑杆5和后中间支撑杆6下方设有J形夹爪7,所述J形夹爪7包括第一J形夹爪71、第二J形夹爪72、第三J形夹爪73、第四J形夹爪74,左侧的第一J形夹爪71与第三J形夹爪73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75连接,右侧的第二J形夹爪72与第四J形夹爪74也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75连接,且第一J形夹爪71与第二J形夹爪72之间通过底部支持杆76固定连接,第三J形夹爪73与第四J形夹爪74之间也通过底部支持杆76固定连接,所述前中间支撑杆5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4下端和第三J形夹爪73的尾端铰接,前中间支撑杆5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3下端和第四J形夹爪74的尾端铰接,所述后中间支撑杆6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3下端和第一J形夹爪71的尾端铰接,后中间支撑杆6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4下端和第二J形夹爪72的尾端铰接。所述前中间支撑杆5和后中间支撑杆6之间通过限位合页51相连,所述限位合页51可平展和收合。所述第一J形夹爪71、第二J形夹爪72、第三J形夹爪73、第四J形夹爪74的头部内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层,其腰部均设有缓冲橡胶层。实际海上作业时,首先将布放装置上的吊放环31预先与绞车缆绳的一端连接,然后可将布放装置下部的J形夹爪7展开,并使J形夹爪7的开口宽度大于水下航行器机身的直径,操作控制绞车使布放装置缓慢下降,直到J形夹爪7可完全包裹住水下航行器的机身,在铰接连杆自身重力作用下,布放装置的J形夹爪7头部紧贴水下航行器机身,控制绞车将布放装置进行缓慢提提升,在装置整体提升的同时,布放装置的多重铰接连杆发生协同转动,布放装置整体横向收缩,竖向伸长,在水下航行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J形夹爪7抱紧水下航行器,缓慢移动布放装置,到达预定布放位置后,准备进行布放如水,缓慢下放布放装置,直至水下航行器完全如水,此时,船上人员可迅速向下推动压杆1,利用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浮力和自身的惯性作用,布放装置会横向伸长,竖向收缩,J形夹爪7打开,将水下航行器脱离释放,从而完成布放过程。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顶部支撑杆、第一协同联动杆、第二协同联动杆、前中间支撑杆、后中间支撑杆、J形夹爪,所述压杆一端的压杆头套装在顶部支撑杆中间,压杆头可绕顶部支撑杆旋转,且所述压杆头在顶部支撑杆上轴向固定,所述第一协同联动杆的顶端设有吊放环,所述顶部支撑杆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顶部支撑杆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所述顶部支撑杆下方设有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所述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下方设有J形夹爪,所述J形夹爪包括第一J形夹爪、第二J形夹爪、第三J形夹爪、第四J形夹爪,左侧的第一J形夹爪与第三J形夹爪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右侧的第二J形夹爪与第四J形夹爪也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且第一J形夹爪与第二J形夹爪之间通过底部支持杆固定连接,第三J形夹爪与第四J形夹爪之间也通过底部支持杆固定连接,所述前中间支撑杆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三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前中间支撑杆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四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所述后中间支撑杆的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的第一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一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后中间支撑杆的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的第二协同联动杆下端和第二J形夹爪的尾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式水下航行器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顶部支撑杆、第一协同联动杆、第二协同联动杆、前中间支撑杆、后中间支撑杆、J形夹爪,所述压杆一端的压杆头套装在顶部支撑杆中间,压杆头可绕顶部支撑杆旋转,且所述压杆头在顶部支撑杆上轴向固定,所述第一协同联动杆的顶端设有吊放环,所述顶部支撑杆左端沿轴向先后与左侧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顶部支撑杆右端沿轴向先后与右侧第一协同联动杆上端和第二协同联动杆上端铰接,所述顶部支撑杆下方设有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所述前中间支撑杆和后中间支撑杆下方设有J形夹爪,所述J形夹爪包括第一J形夹爪、第二J形夹爪、第三J形夹爪、第四J形夹爪,左侧的第一J形夹爪与第三J形夹爪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右侧的第二J形夹爪与第四J形夹爪也通过腰部的中间转轴连接,且第一J形夹爪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乜云利李延刚王向东周丽芹赵有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