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风专利>正文

折流多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984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4:47
一种折流多程热交换器,主要由外壳、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端盖、I型分流板、V型分流板、进气管、排气管、进液管、出液管、保温层组成,管壳热交换器芯体两端短于外壳,让两端的壳体内在封上端盖后都留有一段空腔;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的一端的空腔中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I型分流板,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区空间和B′C′区空间,在另一端空腔中也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V型分流板,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C区空间和A′B区空间;在A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进气管,在C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排气管;在外壳排气端下侧设置进液管,在外壳进气端上侧设置出液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指一种折流多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因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暖通工程等领域,因而产生了适用于不同场合使用的多种型号规格的热交换器,主要应用于管道热交换方式最常见的主要是管式热交换器。它是由端头、封头、隔板、换热箱等构成。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的管径较大,散热管比较长,因而,使其换热效率较低,管阻较大,换热均匀性差,体积庞大,抗振动性能差,严重制约了其适用的范围。板式热交换器虽然换热效率高,但结构不利应用于管道上进行气液交换。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热机废热的回收再利用时代,目前现有的热交换器对应用于废热温度低,空间小的效果不理想,不是体积太大就是回收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废热的回收利用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换热效率高,耐温差性好,使用寿命长、换热均匀的折流多程热交换器。本技术主要由外壳、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端盖、V型分流板、I型分流板、进气管、排气管、进液管、出液管、保温层组成。将管壳热交换器芯置于外壳的内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两端短于外壳,外壳设有保温层,让两端的壳体内在封上端盖后都保留有一段空腔;首先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的一端的空腔中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I型分流板,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区空间和B′C′区空间,在另一端空腔中也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V型分流板,所述的V型分流板的一边与对面空腔的I型分流板在水平切线方向上相对重合,另一边则位于该水平重合线的侧边上形成不小于45°的夹角,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C区空间和A′B区空间;在A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进气管,在C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排气管;在外壳排气端下侧设置进液管,在外壳进气端上侧设置出液管。本技术所述的折流多程热交换器工作时,高温的尾气从进气管进入A区通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内进行第一程的换热,换热后尾气进入到排气端的连通A′B区折流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内进行第二程的换热,换热后的尾气再进入到进气端的B′C′区折流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内进行第三程的换热,换热后的尾气最后进入到C区从排气管排出,吸热的液态介质则从进液管进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内进行吸热,吸热后再从出液管排出,实现换热供热的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的汽态工作介质和液态工作介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互换,也可以全部是不同温度的汽体或者全部是不同温度的液体,即仅不限于汽液换热,也可以是液液换热,汽汽换热。与同等的换热功率的常规管壳式热交换器相比,本折流多程热交换器结构体积小巧和重量轻,方便应用于安装紧凑的空间;另常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都只有一端设置有隔板折流一次,而本折流多程热交换器的结构,使到换热介质在换热过程中进行了多行程折流,使到换热介质所含的热量能更充分的进行热交换,大大的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其中包括有外壳01、进气管02、排气管03、进液管04、出液管05、端盖10;附图2为附图1的A—A截面视图;其中包括外壳01、进气管02、排气管03、进液管04、出液管05、I型分流板06、V型分流板07,保温层08、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端盖10;附图3为本技术附图1的D—D截面视图;其中包括有外壳01、排气03、进液管04、V型分流板07、保温层08、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A′区、B区、C区;附图4为附图1的E—E截面视图;其中包括有外壳01、进气管02、出液管05、I型分流板06、保温层08、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A区、B′区、C′区;附图5为进气分流板和排气分流板相对呼应重合对两端空腔的分区示意图;附图6为I型分流板示意图;附图7为V型分流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外壳01、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端盖10、I型分流板06、V型分流板07、进气管02、排气管03、进液管04、出液管05、保温层08组成。本技术所述的管壳热交换器芯09置于外壳01的内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两端短于外壳01,外壳01内壁设有保温层08,让两端的壳体内在封上端盖10后都保留有一段空腔;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的一端的空腔中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I型分流板06,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区空间和B′C′区空间,在另一端空腔中也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夹角的角度不小于45°的V型分流板07,所述的V型分流板07的一边与对面空腔的I型分流板06在水平切线方向上相对重合,另一边则位于该水平重合线的侧边上形成不小于45°的夹角,同时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B区空间和C区空间;在A区位置的端盖10上设置进气管02,在C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排气管03;在外壳01排气端下侧设置进液管04,在外壳01进气端上侧设置出液管05。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折流多程热交换器工作时,高温的尾气从进气管02进入A区通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内A区所拢括的那部份管道内进行第一程的换热,换热后的尾气进入到排气端的相连通的A′区和B区,然后折流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内B区所拢括的那部份管道内进行第二程的换热,换热后的尾气再进入到进气端的相连通的B′区和C′区,然后再一次折流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内C′区所拢括的那部份管道内进行第三程的换热,换热后的尾气最后进入到C区从排气管03排出;换热的液态介质则从进液管04进入管壳热交换器芯体09内进行吸热,吸热后再从出液管05排出,实现换热供热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造简单,换热效率高,换热均匀,体积小巧紧凑,抗振动性能好,是真正的高效热交换器,适于作为现有管式热交换器的更新换代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流多程热交换器,主要由外壳、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端盖、I型分流板、V型分流板、进气管、排气管、进液管、出液管、保温层组成,将管壳热交换器芯置于外壳的内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两端短于外壳,外壳设有保温层,让两端的壳体内在封上端盖后都保留有一段空腔,其特征在于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的一端的空腔中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I型分流板,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区空间和B′C′区空间,在另一端空腔中也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V型分流板,所述的V型分流板的一边与对面空腔的I型分流板在水平切线方向上相对重合,另一边则位于该水平重合线的侧边上形成不小于 45°的夹角,同时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C区空间和A′B区空间;在A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进气管,在C区位置的端盖上设置排气管;在外壳排气端下侧设置进液管,在外壳进气端上侧设置出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多程热交换器,主要由外壳、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端盖、I型分流板、V型分流板、进气管、排气管、进液管、出液管、保温层组成,将管壳热交换器芯置于外壳的内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两端短于外壳,外壳设有保温层,让两端的壳体内在封上端盖后都保留有一段空腔,其特征在于在管壳热交换器芯体的一端的空腔中在垂直于芯体端面方向上装有一片I型分流板,将该端的空腔分切成两个不连通的A区空间和B′C′区空间,在另一端空腔中也在垂直于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风
申请(专利权)人:郎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