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移相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698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移相器;该电控移相机构采用可更换传动组件的连接结构,针对不同规格、不同行程的移相器,只更换不同传动比的传动组件,大大降低传动机构的设计成本,同时也方便的满足一个移相机构可以匹配不同移相器的需求;采用该结构的移相器也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带移相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移相器。
技术介绍
移相器的行程变换是电调基站天线下倾角调整中必不可少功能。通过控制移相器中介质板与带线间的相对位移,控制输出的信号分量的相位差,即可获得不同范围的波束扫描角度。避免了机械调整天线下倾角时,容易导致相邻基站信号干扰的问题。随着电调天线中移相器的发展,各种规格的移相器应运而生。由于规格和功能上的差异,其调整移相时带线板和介质板之间相应的行程长短,也越来越多样化。行程大小不统一,导致移相机构的规格种类繁多,无法做到一个前端的传动器对应不同移相器的通用化,甚至当移相器行程超过现有前端传动器的最大行程时需要对前端传动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移相器的设计成本,也导致用户设置移相器时操作繁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移相机构无法改变固有行程,无法应对不同规格的移相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可更换传动组件以改变不同传动比进而改变相应行程的电控移相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包括:作为基板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以及和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通过可拆卸轴体轴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轮组,以及与所述转动轮组上不同直径的转动轮分别匹配接触的输入传动杆和输出传动杆;所述输入传动杆连接在所述转动轮组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轮组,使所述输出传动杆运动。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轮组以及所述输出传动杆的移相腔体,所述移相腔体上对应所述转动轮组的位置上开设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轮组的最大直径;所述移相腔体内设置有滑槽容纳所述输出传动杆。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入传动杆上固定设置有螺母与所述转动轴上设置的螺纹匹配连接,使得所述电机可以通过所述输入传动杆驱动所述转动轮组转动,并带动所述输出传动杆相对所述转动轮组运动。优选的,所述输入传动杆上设置有齿条与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的齿轮啮合,使得所述电机可以通过所述输入传动杆驱动所述转动轮组转动,并带动所述输出传动杆相对所述转动轮组运动。优选的,所述转动轮组为变速齿轮组,所述输入传动杆在与所述变速齿轮组接触面上设置齿条与所述变速齿轮组上的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转动轮为摩擦轮组,所述输入传动杆在与所述摩擦轮组的接触面上设置摩擦层与所述摩擦轮组接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相器,包括:带线板和与所述带线板平行设置的介质板;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带线板和所述介质板连接的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控移相机构。优选的,所述带线板与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移相腔体内,且所述带线板与所述移相腔体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介质板与所述输出传动杆固定连接,使所述输出传动杆在所述转动轮组的带动下让所述介质板可相对于所述带线板滑动。优选的,所述输出传动杆远离所述转动轮组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介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形状匹配的通孔,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中,使所述输出传动杆与所述介质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控移相机构,采用可更换传动组件的移相机构,针对不同行程的移相器,只更换不同传动比的传动组件,大大降低传动机构的设计成本,同时也方便的满足一个移相机构可以匹配不同移相器不同行程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电控移相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传动组件采用齿轮啮合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电控移相机构的移相器的正视图;图4为采用电控移相机构的移相器局部剖面立体图;图5为电控移相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机;2、可拆卸连接件;3、底座;4、输入传动杆;5、可拆卸轴体;6、转动轮组;7、输出传动杆;8、更换孔;9、带线板;10、介质板;11、移相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包括:作为基板的底座3、设置在底座3上的电机1以及和电机1的转动轴连接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有通过可拆卸轴体5轴向固定在底座3上的转动轮组6,通过可拆卸轴体5可以方便的为传动组件切换不同传动比的转动轮组6,继而通过转动轮组6中不同直径的转动轮实现输出行程的变更;转动轮组6一般采用直径不同的转轮同轴设置且一体化的结构。转动轮组6转动时,其中每个转轮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因其不同的直径而存在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转动轮组6采用变速齿轮组,则其传动比还与直径不同的齿轮间的齿牙的数目比有关。如附图2所示,传动组件还包括与转动轮组6上不同直径的转动轮分别匹配接触的输入传动杆4和输出传动杆7;输入传动杆4连接在转动轮组6和电机1之间,电机1驱动转动轮组6,使输出传动杆7运动。输出传动杆7的则与移相器中的介质板10或者带线板9之一连接,使介质板10和带线板9之间实现相对运动,以实现调整带线板9输出信号分量的相位差,实现移相。如附图1、附图3所示,底座3上还设置有容纳转动轮组6以及输出传动杆7的移相腔体11,移相腔体11上对应转动轮组6的位置上开设有更换孔8,更换孔8的直径大于转动轮组6的最大直径,使得更换转动轮组6时,无需拆卸移相腔体11,方便转动轮组6的更换操作。如附图1所示,可拆卸轴体5为轴肩螺丝,方便轴向固定转动轮组6的同时,其轴肩也保证的转动轮组6的转动顺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拆卸轴体5的类型也可以采用带有卡扣或者磁吸等连接部轴,以实现与底座3间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转动轮组6的更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移相腔体11内设置有滑槽容纳输出传动杆7,既便于输出传动杆7在移相腔体11内的滑动,也利于为输出传动杆7的行程进行限位。如附图1、附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机1与底座3通过可拆卸连接件2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的拆卸,使得输入传动杆4也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如输入传动杆4采用齿条结构配合转动轮组6的变速齿轮组结构时,也可以采用更换不同密度齿条的输入传动杆4,来改变转动轮组6的输出行程。优选的,电机1与底座3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1与底座3间也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者其他适用于拆卸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如附图1、附图5所示,输入传动杆4上固定设置有螺母与转动轴上设置的螺纹匹配连接,使得电机1可以通过输入传动杆4驱动转动轮组6转动,并带动输出传动杆7相对转动轮组6运动。该实施例便于电机1的转动轴与输入传动杆4之间为平行安放的连接结构。电机1的转动轴在转动时,使得输入传动杆4上固设的螺母延其上的螺纹在转动轴体上移动,将电机1转动力改变为沿其转动轴轴向的力矩。同时,应为电机1的轴向指向输出传动杆7的运动方向,移相机构采用直列式布局有助于整体体积的减小。在其他实施例中(附图中未示出),输入传动杆4上设置有齿条与转动轴上固定连接的齿轮啮合,使得电机1可以通过输入传动杆4驱动转动轮组6转动,并带动输出传动杆7相对转动轮组6运动。该实施例便于电机1的转动轴与输入传动杆4之间为垂直交叉的连接结构。电机1的转动轴带到其上的齿轮转动时,使得输入传动杆4上设置有齿条被转动轴体上的齿轮带动,使输入传动杆4在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该传动结构较使用螺母时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包括:作为基板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以及和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通过可拆卸轴体轴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轮组,以及与所述转动轮组上不同直径的转动轮分别匹配接触的输入传动杆和输出传动杆;所述输入传动杆连接在所述转动轮组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轮组使所述输出传动杆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移相机构,包括:作为基板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以及和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通过可拆卸轴体轴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轮组,以及与所述转动轮组上不同直径的转动轮分别匹配接触的输入传动杆和输出传动杆;所述输入传动杆连接在所述转动轮组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轮组使所述输出传动杆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移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轮组以及所述输出传动杆的移相腔体,所述移相腔体上对应所述转动轮组的位置上开设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轮组的最大直径;所述移相腔体内设置有滑槽容纳所述输出传动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移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移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传动杆上固定设置有螺母与所述转动轴上设置的螺纹匹配连接,使得所述电机可以通过所述输入传动杆驱动所述转动轮组转动,并带动所述输出传动杆相对所述转动轮组运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移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传动杆上设置有齿条与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宇邓程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