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532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包括第一线芯、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加强芯、TPE护套、玻纤带绕包层、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和第二线芯,所述第一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构成第一导体,第二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构成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外表面环绕设置六组第一导体以构成电缆芯体结构,实现电力传输的功能,所述电缆芯体结构的外表面依次设置玻纤带绕包层和TPE护套,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之间设置三根加强芯。本实用改变了电缆结构和材料,提升其耐环境适应性,并对其环保、实用、安全性能作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
技术介绍
一般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线电缆大部分采用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丁腈复合物作为绝缘及护套材料,但该材料有严重的污染性,在制造、使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出现大量铅、镉、卤化物等有害物质。在公路车辆电线电缆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行驶环境的多变,需拥有良好的耐热、耐寒、耐油和耐磨性能,消除寒冷环境下线缆因弯曲性能不够而发生的拉伸断裂或脆性损坏现象。一旦公路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容易引发线缆燃烧,使驾驶人员失去对电路系统的紧急控制权同时也会造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电缆结构和材料,提升其耐环境适应性,并对其环保、实用、安全性能作进一步提升的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包括第一线芯、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加强芯、TPE护套、玻纤带绕包层、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和第二线芯,所述第一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构成第一导体,第二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构成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外表面环绕设置六组第一导体以构成电缆芯体结构,实现电力传输的功能,所述电缆芯体结构的外表面依次设置玻纤带绕包层和TPE护套,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之间设置三根加强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线芯为49根0.25±0.04mm裸绞软铜线绞制而成,而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的厚度为0.5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线芯为30根0.25±0.04mm裸绞软铜线绞制,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的厚度为0.6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纤带绕包层由宽度W=10~15mm,厚度H=0.20mm的阻燃玻璃纤维带沿S向绕制而成,且重叠率不得小于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PE护套的厚度为1.5±0.05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所述电缆椭圆度≤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6之间的缝隙构成聚苯丙咪唑纤维绳填充用的填充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柔软度:热塑性弹性体TPE:优良的拉伸性能,手感舒适,弹性好及耐磨性好;化学性优良。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耐候性,耐低温性好,在零下-50度的低温依然保持柔软舒适的手感而不变硬。(2)安全性:使用陶瓷化聚烯烃绝缘料,不吸水、不吸潮,常温下介电强度≥26MV/m,体积电阻率≥2×1015Ω·m;在烧蚀后坚硬的铠体断面会产生均匀的陶瓷微孔,温度越高铠体越坚硬,而蜂窝状陶瓷细微孔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火、隔热、不延燃效果。(3)环保性:XLPE具有较强的耐酸碱和耐油性,其燃烧产物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危害较小,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无卤、低发烟量、高阻燃,TPE材料为低烟环保材料,燃烧时烟味淡、少,无PVC的氯的臭味,TPE不含卤素,不含邻苯16P,不含壬基苯酚NP,不含多环芳烃族Pahs。符合RoHS,REACH,EN71环保检测。(4)节能性:所有材料均可进行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包括第一线芯1、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2、加强芯3、TPE护套4、填充区5、玻纤带绕包层6、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7和第二线芯8,所述第一线芯1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2构成第一导体,第二线芯8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7构成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外表面环绕设置六组第一导体以构成电缆芯体结构,实现电力传输的功能。所述第一线芯1为单根0.25mm裸绞软铜线绞制而成,具体尺寸结构为49/0.25±0.004mm裸绞软铜线×1C,而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2的厚度为0.5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所述第二线芯8为单根0.25mm裸绞软铜线绞制,具体尺寸结构为30/0.25±0.004mm裸绞软铜线×6C,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7的厚度为0.6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所述电缆芯体结构采用1C+6C结构,节距控制在12,方向采用Z方向绞合。加强芯均匀分布在导体B之间。填充材料聚苯丙咪唑纤维绳所述电缆芯体结构的外表面依次设置玻纤带绕包层6和TPE护套4,从而保护内部的电缆芯体结构。所述玻纤带绕包层6由宽度W=10~15mm,厚度H=0.20mm的阻燃玻璃纤维带沿S向绕制而成,且重叠率不得小于15%。所述TPE护套4的厚度为1.5±0.05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所述电缆椭圆度≤10%。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6之间设置三根加强芯3,通过加强芯3提高整体的强度,加强芯3采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复合加强芯。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6之间的缝隙构成填充物填充用的填充区5。本技术的.电气性能:直流电阻:≤9.5Ω/100m绝缘电阻:≥5000MΩ·km(20℃)介电强度:50Hz~0.67kV1min不击穿使用寿命:大于40年环保特性:符合RoHS阻燃性能:符合IEC60332-3-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包括第一线芯、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加强芯、TPE护套、玻纤带绕包层、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和第二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构成第一导体,第二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构成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外表面环绕设置六组第一导体以构成电缆芯体结构,实现电力传输的功能,所述电缆芯体结构的外表面依次设置玻纤带绕包层和TPE护套,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之间设置三根加强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包括第一线芯、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加强芯、TPE护套、玻纤带绕包层、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和第二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构成第一导体,第二线芯的外部包裹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B构成第二导体,第二导体的外表面环绕设置六组第一导体以构成电缆芯体结构,实现电力传输的功能,所述电缆芯体结构的外表面依次设置玻纤带绕包层和TPE护套,所述电缆芯体结构和玻纤带绕包层之间设置三根加强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公路车辆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为49根0.25±0.04mm裸绞软铜线绞制而成,而陶瓷化聚烯烃绝缘层A的厚度为0.5mm,且任意一点最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值的90%-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文江平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