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193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柜,包括第一机柜、设在第一机柜中的空调以及设在第一机柜一侧的第二机柜,第一机柜中设有相互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冷风通道上开设有连通空调的冷风进出口,热风通道上开设有连通空调的热风进出口,以使空气在第一机柜内依次通过热风通道、空调和冷风通道并形成循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机柜包括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其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结构,能有效避免房间级气流短路或者是冷热气流混合问题,还可以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空调的能效比,降低机房运行的PUE;有利于设备散热,有利于设备节能;第二机柜专门用于放置网络设备、方便管理线缆,增加了机柜整体的系统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柜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小企业对数据处理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客户都希望机架厂商能够提供除服务器主机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将机柜、配电、监控、空调制冷等集成化设计,集中采购,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方便现场施工。该方案中机柜内部采用冷热通道隔离,有效避免房间级气流短路或者是冷热气流混合问题,还可以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空调的能效比,降低机房运行的PUE。目前将空调内机直接置于19英寸标准封闭机柜,前送风后回风的应用几乎没有,多数要么采用非19英寸设计进行前送风后回风方案,要么采用19英寸设计侧面送、回风,或者采用壁挂方式,在机柜门上壁挂换热器进行气流换热,无冷热通道隔离达不到节能的效果。现有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空调不能直接安装到19英寸标准立柱上,或者安装位置尺寸受限不是标准19英寸通用性较差;2、柜内风道设计不合理,不利于设备进行前进后出的散热需求;3、由于风道设计不合理,需要加大机柜左右方向的尺寸,增加了成本;4、部分方案没有进行冷、热通道隔离,致机柜内局部热点现象比较明显;5、部分方案没有进行冷、热隔离,致冷热混合不节能;6、没有本地显示系统进行显示、操作、控制。7、现有单柜汇线、理线功能较差,容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机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机柜,包括第一机柜、设在第一机柜中的空调以及设在第一机柜一侧的第二机柜,第一机柜中设有相互隔离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冷风通道上开设有连通空调的冷风进出口,热风通道上开设有连通空调的热风进出口,以使空气在第一机柜内依次通过热风通道、空调和冷风通道并形成循环;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连通第二机柜。优选地,冷风通道和/或热风通道呈竖直设置。优选地,冷风进出口设在冷风通道下端,热风进出口设在热风通道下端。优选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分别设在第一机柜的两侧部,第二机柜设在第一机柜后侧。优选地,空调设在第一机柜的上部。优选地,该机柜包括设在第一机柜中并连通第一机柜内外的新风单元,以将机柜外的空气吸入第一机柜中。优选地,新风单元连通冷风通道和/或热风通道的新风系统,以将第一机柜外的空气吸入冷风通道和/或热风通道中。优选地,新风单元设在冷风通道的冷风进出口处。优选地,该机柜包括设在第一机柜中的监控单元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新风单元与监控单元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新风单元的开关。优选地,第一机柜的内部空间高度为机柜内机单元高度的整数倍。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机柜包括第一机柜和第二机柜,其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结构,能有效避免房间级气流短路或者是冷热气流混合问题,还可以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空调的能效比,降低机房运行的PUE;有利于设备散热,有利于设备节能;第二机柜专门用于放置网络设备、方便管理线缆,增加了机柜整体的系统容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柜的空调系统运行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机柜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柜的新风系统运行示意图。图5是是图4中的机柜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机柜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正面”、“背面”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机柜,包括第一机柜1a、设在第一机柜1a中的空调4以及设在第一机柜一侧的第二机柜1b,第一机柜1a中设有相互隔离的冷风通道2和热风通道3,冷风通道2上开设有连通空调4的冷风进出口21,热风通道3上开设有连通空调4的热风进出口31,以使空气在第一机柜1a内依次通过热风通道3、空调4和冷风通道2并形成循环;冷风通道2和热风通道3连通第二机柜1b。换言之,机柜在运行时,其内部的各种器件会发热,空调4从热风通道3吸入第一机柜1a内的热空气,空调4内部进行热交换并将冷风从冷风通道2吹出,从而机柜内空气形成循环,使得机柜内部降温。冷热通道隔离的结构,能有效避免房间级气流短路或者是冷热气流混合问题,还可以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空调4的能效比,降低机房运行的PUE;有利于设备散热,有利于设备节能。第二机柜1b专门用于放置网络设备、方便管理线缆,增加了机柜整体的系统容量。第二机柜1b可以任意放置在第一机柜的左侧、右侧或后侧。图2为为整个系统进行冷热隔离后,空调4系统运行图,设备将冷空气(如实心箭头所示)吸入经过内部发热器件散热升温变为热空气(如空心箭头所示),最终被空调4回风带到回空调4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回路。冷风通道2和/或热风通道3可以呈竖直设置,以便于机柜安排内部竖直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冷风进出口21设在冷风通道2下端,热风进出口31设在热风通道3下端,进一步地,空调设在机柜主体1的上部,这样整个气流循环符合空气热力学原理,冷空气在冷通道向下,热空气在热通道向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柜还包括设在第一机柜1a中并连通第一机柜1a内外的新风系统51,以将机柜外的空气吸入第一机柜1a中。新风系统51扇叶单向开启,平时保证密封,在需要新风时,空气也可以单向进入或者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系统51连通冷风通道2和/或热风通道3的新风系统51,以将第一机柜1a外的空气吸入冷风通道2和/或热风通道3中。新风系统51可以设在冷风通道2的冷风进出口21处,以便于机柜外的空气进入机柜内并形成完整的循环。优选地,该机柜还包括设在第一机柜1a中的监控单元52和温度传感器53,温度传感器53和新风系统51与监控单元52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53所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新风系统51的开关。例如,机柜可以在外界温度适合时可以直接启动引入新风,以达到节能降温的目的;又例如,在监控单元52检测到空调4出现问题产生高温时,自启动新风系统51来吸入外部空气,保证柜体设备的安全。图4为整个系统进行冷热隔离后,新风系统51运行图,新风经过过滤后被吸进冷通道,设备将冷空气(如实心箭头所示)吸入经过内部发热器件散热升温变为热空气(如空心箭头所示),热空气最终被顶部风扇排出柜外,达到柜体内部降温的目的。其中,空调4可以呈水平出风、垂直向上出风或垂直向下出风设置,空调4的出风方式可以根据机柜的内部器件设置而定。此外,柜内空调4可以设计为一体机。第一机柜1a的尺寸可以如下,第一机柜1a的内部空间高度为机柜内机单元标准高度的整数倍,换言之,第一机柜1a高度H方向可以按照标准U高的倍数改变;此外,也可以根据技术要求高度特殊定制。第一机柜1a的内部空间宽度大于或等于机柜内机单元宽度,对于19英寸标准机柜内机单元而言,第一机柜1a宽度W方向为19英寸标准安装立柱间宽度,可以根据技术要求适当加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4内机柜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柜(1a)、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中的空调(4)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一侧的第二机柜(1b),所述第一机柜(1a)中设有相互隔离的冷风通道(2)和热风通道(3),所述冷风通道(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调(4)的冷风进出口(21),所述热风通道(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调(4)的热风进出口(31),以使空气在所述第一机柜(1a)内依次通过热风通道(3)、空调(4)和冷风通道(2)并形成循环;所述冷风通道(2)和所述热风通道(3)连通所述第二机柜(1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柜(1a)、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中的空调(4)以及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一侧的第二机柜(1b),所述第一机柜(1a)中设有相互隔离的冷风通道(2)和热风通道(3),所述冷风通道(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调(4)的冷风进出口(21),所述热风通道(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调(4)的热风进出口(31),以使空气在所述第一机柜(1a)内依次通过热风通道(3)、空调(4)和冷风通道(2)并形成循环;所述冷风通道(2)和所述热风通道(3)连通所述第二机柜(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2)和/或所述热风通道(3)呈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出口(21)设在所述冷风通道(2)下端,所述热风进出口(31)设在所述热风通道(3)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2)和所述热风通道(3)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的两侧部,所述第二机柜(1b)设在所述第一机柜(1a)后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占占崔博王日明汪洋贺乐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