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6018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解决了电池包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充电和放电性能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电池组和套装于电池组外侧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组上设有控制电路和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与感温元件电连接,电池箱上设有导流出口,电池组与电池箱之间设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制冷片,制冷片包括正向温控面和反向温控面,正向温控面面向电池组,正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电池组后从导流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电池包持续充电和放电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包为电动设备提供电能,保证其有效运转,但电池包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其放电和充电速率不同,电池包插入电动设备进行放电工作时,当电池包的温度低于-20℃,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受温度影响无法正常进行,电池包的放电效率下降,而在放电过程中,电芯温度会急剧上升,达到70℃时,电池包启动高温保护,停止放电,影响电动设备正常工作;电池包插入充电器工作时,当电池包温度低于0℃,电池包和充电器启动低温充电保护,无法给电池包充电;当充电过程中电池包温度上升至45℃以上时,超出电池包充电温度范围,启动高温保护,停止充电。电池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仅会影响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性能,而且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电池包爆炸。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控温型动力电池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保温内胆,电池包载置在所述保温内胆中,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温控端面和位于所述箱体外的第二温控端面,在所述第一温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保温内胆相通的第一换热单元,在所述第二温控端面上设置第二换热单元。上述方案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实现箱体内的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但箱体内电池包的温度控制仅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交换实现,其电池包的升温和降温慢,不利于电池包迅速恢复至正常温度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提高了电池包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充电和放电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电池组和套装于电池组外侧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组上设有控制电路和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与感温元件电连接,电池箱上设有导流出口,电池组与电池箱之间设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制冷片,制冷片包括正向温控面和反向温控面,正向温控面面向电池组,正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电池组后从导流出口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设有正向导流通道,正向导流通道与导流出口连通,电池组位于正向导流通道内。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设有反向导流通道,反向导流通道与导流出口连通,反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反向导流通道后从导流出口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在导流出口处设有风扇,风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包括盖体和箱体,箱体的内底壁设有凸筋,凸筋将箱体内部分隔形成正向导流通道和反向导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凸筋上设有固定孔,制冷板的端部设有固定柱,制冷板在固定柱插入固定孔时固定于凸筋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包括电芯和电芯套,电芯套套装于电芯外侧,电芯套面向制冷片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通过第一开口流入电芯套中,电芯套背离制冷片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流入电芯套中的气流通过第二开口流出电芯套。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套面向制冷片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板,电芯套背离制冷片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设有限位孔,电芯套对应于第一导流板的位置设有与第一导流板上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柱,电芯套对应于第二导流板的位置设有与第二导流板上的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柱。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与电池包内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首先,电池组上的感温元件检测电池组的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感温元件的检测值判断是否启动制冷片通电,实现对电池包温度的实时监控;其次,制冷片与控制电路连接,当检测到的温度值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度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制冷片通反向电流,正向温控面制热形成热气流并流向电池组,升高电池组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度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制冷片通正向电流,正向温控面制冷并形成冷气流,冷气流流向电池组使电池组的温度降低,从而电池包在预设范围内充电和放电,提高了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性能,保证电池包持续充电和放电;最后,反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促进正向控温面形成的气流向电池组方向流动,并最终从导流出口流出电池包,加快电池组温度的改变使其处于正常的充电或放电的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增加电池包持续充电和放电的时间。2、电池箱内设置正向导流通道,促进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向电池组方向流动,快速改变电池组的温度,同时,设置正向导流通道增加了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在电池箱内停留的时间,提高制冷片的控温效果。3、电池箱内设置反向导流通道,加快反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的流出,避免反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在电池箱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影响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与电池组的热传递。4、电芯外侧套有电芯套,增加从第一开口流入的气流在电芯套内的停留时间,保证电芯与气流之间的热传递进行充分。5、第一导流板的设置使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向第一开口流动,避免正向温控面上的气流从电芯套外侧流入正向导流通道的下游,第二导流板的设置为电芯套中流出的气流的流动提供导向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在制冷片通反向电流时冷热气流的流向图;图5为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在制冷片通正向电流时冷热气流的流向图。在图4和图5中,黑色箭头表示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白色箭头表示冷气流的流动方向。附图标号说明:1、电池组;11、电芯套;111、第一开口;2、电池箱;21、盖体;22、箱体;23、凸筋;3、制冷片;31、正向温控面;32、反向温控面;4、导流出口;5、反向导流通道;6、正向导流通道;7、风扇;8、第一导流板;9、第二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如图1至图3所述,包括电池组1和套装于电池组1外侧的电池箱2,所述电池组1上设有控制电路和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与感温元件电连接,电池箱2上设有导流出口4,电池组1与电池箱2之间设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制冷片3,制冷片3包括正向温控面31和反向温控面32,正向温控面31面向电池组1,正向温控面31上形成的气流流经电池组后从导流出口4流出电池包。首先,电池组1上的感温元件检测电池组1的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感温元件的检测值判断是否启动制冷片3,实现对电池包温度的实时监控;其次,制冷片3与控制电路连接,当电池组1的温度小于预设的最小温度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制冷片3通反向电流,正向温控面31制热形成热气流并流向电池组1,升高电池组1的温度,当电池组1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度值时,控制电路控制制冷片3通正向电流,正向温控面31制冷并形成冷气流,冷气流流向电池组1使电池组1的温度降低,从而电池包在预设范围内充电和放电,提高了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性能,保证电池包持续充电和放电;最后,反向温控面32上形成的气流促进正向温控面形成的气流向电池组1方向流动,加快电池组1温度的改变使其处于正常的充电或放电的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增加电池包持续充电和放电的时间。电池箱2包括盖体21和箱体22,导流出口4位于箱体22的侧壁上,箱体22的内底壁设有凸筋23,凸筋23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形成正向导流通道6和反向导流通道5,正向导流通道6和反向导流通道5均与导流出口4连通,电池组1位于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电池组和套装于电池组外侧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上设有控制电路和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与感温元件电连接,电池箱上设有导流出口,电池组与电池箱之间设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制冷片,制冷片包括正向温控面和反向温控面,正向温控面面向电池组,正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电池组后从导流出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电池组和套装于电池组外侧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上设有控制电路和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与感温元件电连接,电池箱上设有导流出口,电池组与电池箱之间设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制冷片,制冷片包括正向温控面和反向温控面,正向温控面面向电池组,正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电池组后从导流出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设有正向导流通道,正向导流通道与导流出口连通,电池组位于正向导流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设有反向导流通道,反向导流通道与导流出口连通,反向温控面上形成的气流经过反向导流通道后从导流出口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在导流出口处设有风扇,风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盖体和箱体,箱体的内底壁设有凸筋,凸筋将箱体内部分隔形成正向导流通道和反向导流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忠游瑞华张进王凤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