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6017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胶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端面折胶装置、侧面折胶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端面折胶装置用来对电芯两端的胶膜进行挤压,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上凹槽的形状与电芯端面的形状适配,即只要更换与电芯端面形状适配的仿形块就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芯端面胶膜的挤压成型;侧面折胶装置用于对电芯侧面的胶膜进行挤压,侧面折胶装置运动至电芯侧面边缘时,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释放扭转力,使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沿着电芯的侧面相对运动,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的运动轨迹即为电芯的侧面形状,实现胶膜与电芯侧面的有效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折胶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电芯的制作一般采用卷绕和叠片两种方式。随着动力电池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卷绕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卷绕设备收尾贴胶一直是技术难点,一般采用收尾后在收尾隔膜的尾端贴胶,防止电芯在卷绕成型后开散。现有技术中的电芯折胶装置适用于尾部折角为90°的电芯,对于尾部是弧形结构电芯即尾部折角为非90°电芯,胶膜不能完全贴覆,影响电芯的生产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折胶装置的通用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胶装置,以提高折胶装置的通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胶装置,包括:安装框架;与电芯等高平行布置用于挤压电芯两端胶膜的端面折胶装置,所述端面折胶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芯两端配合的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块运动的第一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二仿形块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仿形块和所述第二仿形块与所述电芯端面配合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端部的形状相同;用于挤压电芯侧面胶膜的侧面折胶装置,所述侧面折胶装置包括能够与所述电芯的上表面配合的上压合辊、与所述电芯的下表面配合的下压合辊、与所述上压合辊连接的上压合臂、与所述上压合臂相对布置且与所述下压合辊连接的下压合臂、与所述上压合臂转动连接的上连接臂、与所述下压合臂转动连接的下连接臂、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上压合臂带动所述上压合辊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三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下压合臂带动所述下压合辊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四气缸,所述上连接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下连接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上压合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下连接臂与所述下压合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上压合臂和所述下压合臂均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臂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臂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电芯,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上压合臂向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扭簧为所述上压合臂提供的回复力方向为使所述上压合臂向着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下压合臂向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扭簧为所述下压合臂提供的回复力方向为使所述下压合臂向着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安装框架水平运动使所述上压合辊和所述下压合辊沿所述电芯表面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优选的,在上述折胶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仿形块与所述第一气缸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仿形块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优选的,在上述折胶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优选的,在上述折胶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五气缸。优选的,在上述折胶装置中,所述上压合臂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上压合臂平行布置,所述上压合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压合臂转动连接;所述下压合臂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下压合臂平行布置,所述下压合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合臂转动连接。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折胶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端面折胶装置、侧面折胶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端面折胶装置用来对电芯两端的胶膜进行挤压,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驱动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相对运动自电芯的外侧向电芯的两端运动,对电芯两端的胶膜进行挤压,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上凹槽的形状与电芯端面的形状适配,即只要更换与电芯端面形状适配的仿形块就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芯端面胶膜的挤压成型;侧面折胶装置用于对电芯侧面的胶膜进行挤压,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分别驱动上压合臂和下压合臂运动,上压合臂和下压合臂分别绕着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转动,上压合臂和下压合臂打开,电芯放置在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之间,且此时设置在上压合臂与上连接臂之间的第一扭簧和设置在下压合臂与下连接臂之间的第二扭簧产生使上压合臂和下压合臂压紧电芯表面扭转力,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框架运动,拉动端面折胶装置和侧面折胶装置沿着电芯的表面运动,侧面折胶装置的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对电芯上下表面的胶膜进行压合,侧面折胶装置运动至电芯侧面边缘时,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释放扭转力,使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沿着电芯的侧面相对运动,上压合辊和下压合辊的运动轨迹即为电芯的侧面形状,实现胶膜与电芯侧面的有效粘合。本方案提供的折胶装置不仅实现了对非90°电芯的两端胶膜的完全贴覆,而且实现对非90°电芯侧面胶膜的有效贴覆,提高了折胶装置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面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面折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第一仿形块,2、第二仿形块,3、上压合辊,4、下压合辊,5、上压合臂,6、下压合臂,7、上连接臂,8、下连接臂,9、第三气缸,10、第四气缸。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胶装置,以提高折胶装置的通用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面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面折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折胶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胶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端面折胶机构、侧面折胶机构和第一驱动装置。安装框架为端面折胶装置、侧面折胶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提供了安装基础,且折胶装置的安装框架与用于支撑电芯的框架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即在第一驱动装置拉动安装框架运动的过程中,用于支撑电芯的框架不运动。端面折胶装置与电芯等高平行布置用于挤压电芯两端的胶膜,端面折胶装置包括第一仿形块1、第二仿形块2、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能够与电芯两端配合,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与电芯端面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电芯端部形状相同的凹槽,即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的凹槽形状与电芯端部的形状适配,在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对电芯端部的胶膜进行挤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与电芯等高平行布置用于挤压电芯两端胶膜的端面折胶装置,所述端面折胶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芯两端配合的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块(1)运动的第一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二仿形块(2)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仿形块(1)和所述第二仿形块(2)与所述电芯端面配合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端部的形状相同;用于挤压电芯侧面胶膜的侧面折胶装置,所述侧面折胶装置包括能够与所述电芯的上表面配合的上压合辊(3)、与所述电芯的下表面配合的下压合辊(4)、与所述上压合辊(3)连接的上压合臂(5)、与所述上压合臂(5)相对布置且与所述下压合辊(4)连接的下压合臂(6)、与所述上压合臂(5)转动连接的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压合臂(6)转动连接的下连接臂(8)、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上压合臂(5)带动所述上压合辊(3)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三气缸(9)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下压合臂(6)带动所述下压合辊(4)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四气缸(10),所述上连接臂(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气缸(9)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下连接臂(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气缸(10)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上压合臂(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下连接臂(8)与所述下压合臂(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上压合臂(5)和所述下压合臂(6)均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臂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臂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电芯,所述第三气缸(9)驱动所述上压合臂(5)向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扭簧为所述上压合臂(5)提供的回复力方向为使所述上压合臂(5)向着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所述第四气缸(10)驱动所述下压合臂(6)向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二扭簧为所述下压合臂(6)提供的回复力方向为使所述下压合臂(6)向着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运动;驱动所述安装框架水平运动使所述上压合辊(3)和所述下压合辊(4)沿所述电芯表面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与电芯等高平行布置用于挤压电芯两端胶膜的端面折胶装置,所述端面折胶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电芯两端配合的第一仿形块(1)和第二仿形块(2)、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块(1)运动的第一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第二仿形块(2)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仿形块(1)和所述第二仿形块(2)与所述电芯端面配合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端部的形状相同;用于挤压电芯侧面胶膜的侧面折胶装置,所述侧面折胶装置包括能够与所述电芯的上表面配合的上压合辊(3)、与所述电芯的下表面配合的下压合辊(4)、与所述上压合辊(3)连接的上压合臂(5)、与所述上压合臂(5)相对布置且与所述下压合辊(4)连接的下压合臂(6)、与所述上压合臂(5)转动连接的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压合臂(6)转动连接的下连接臂(8)、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上压合臂(5)带动所述上压合辊(3)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三气缸(9)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驱动所述下压合臂(6)带动所述下压合辊(4)向着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转动的第四气缸(10),所述上连接臂(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气缸(9)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下连接臂(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气缸(10)的伸缩杆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上压合臂(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下连接臂(8)与所述下压合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宏黄光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