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488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蒙皮外的三层,外层为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外侧与外部环境接触,中层为发热层,所述发热层采用电发热方式,内层为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蒙皮外部,其中,所述防护层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对所述发热层和/或所述绝热层和/或所述蒙皮产生影响;所述发热层用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导给所述防护层,用于融化所述防护层外部的结冰;所述绝热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所述蒙皮,用于保护所述蒙皮不受或少受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层结构布置于蒙皮之外,使能量利用效率高,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向飞机内侧结构和设备传导,还能够实现良好的防雷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特别是用于飞机的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尤其是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的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
技术介绍
飞机在低温、云雾和雨雪天飞行时,机体表面有可能出现结冰现象。机体尤其是机翼前缘等重要部位结冰会导致飞机气动特性的恶化(如升力减小,阻力增大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害飞机飞行安全。飞机一般从发动机抽引高温热气对机体重要部位进行防冰。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飞机、多电飞机等设计理念的兴起,飞机的制造材料逐渐由金属向复合材料发展,飞机的防冰系统的设计理念也由传统的热气防冰向电防冰发展。波音787飞机采用复合材料机翼,搭配电防冰技术,在减重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目前飞机上的电防冰加热装置一般布置于飞机蒙皮11内侧,通常由电绝缘层12、14和发热层13组成,不同层之间通过粘合胶进行连接,工作时发热层产生的热量通过电绝缘层12和蒙皮11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以实现防冰。该加热装置设计存在如下不足:由于没有隔热措施,热量会通过电绝缘层14向内传导,影响内侧结构(尤其是不耐高温的复合材料结构)和设备,并造成飞机能量的浪费;若飞机蒙皮为非金属的复合材料,则加热装置无法实现雷击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其能量利用效率高,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向飞机内侧结构和设备传导,对蒙皮和机身(比如采用复合材料结构的蒙皮以及机身等)影响小,并且实现良好的防雷击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蒙皮外的三层,其特征在于,外层为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外侧与外部环境接触,中层为发热层,所述发热层采用电发热方式,内层为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蒙皮外部,其中,所述防护层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对所述发热层和/或所述绝热层和/或所述蒙皮产生影响;所述发热层用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导给所述防护层,用于融化所述防护层外部的结冰;所述绝热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所述蒙皮,用于保护所述蒙皮不受或少受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的影响。较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与所述发热层中间设置有第一电绝缘层,所述第一电绝缘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防护层。较优选地,所述发热层与所述绝热层中间设置有第二电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绝缘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绝热层。较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与所述发热层中间设置有第一电绝缘层,所述第一电绝缘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防护层;所述发热层与所述绝热层中间设置有第二电绝缘层,所述第二电绝缘层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绝热层。较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绝缘层、所述发热层、所述第二电绝缘层为一体制成。较优选地,所述防护层采用金属制成。较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电绝缘层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绝电导热材料。较优选地,所述发热层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采用对温度不敏感的金属合金。较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为间隔布置。较优选地,所述金属合金为镍铬合金。采用了本技术的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之后,其将包含防护层、发热层和绝热层等的多层结构布置于蒙皮之外,从而使能量利用效率高,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向飞机内侧结构和设备传导,同时,也实现了对蒙皮和机身影响小,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防雷击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防冰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多层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进行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了最优的实施例,这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方便描述,按照图中的“上”、“下”、“左”、“右”对实施例进行描述,这种描述方式是展示性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所示的电加热防冰元件,所述电加热防冰元件为多层结构,设置在飞机蒙皮7外侧,总共包括五层,从蒙皮7向机身外部的方向(即图2中由下往上的方向)依次为:绝热层5、第二电绝缘层4、发热层3、第一电绝缘层2、防护层1。以上各层之间可以通过导热胶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螺钉、销钉、铆钉等其他惯用连接方式连接。如图2所示,发热层3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加热单元6,图2中实例性地示出了两个加热单元6,加热单元6为间隔布置,其中的加热单元6之间的间隔8中可以填充与第一电绝缘层2或第二电绝缘层4相同材质的电绝缘材料。加热单元6采用耐高温、电阻值大且电阻值对温度不敏感的金属合金,比如镍铬合金,加热单元6通电时发热以满足飞机的防冰需求。发热层3的上方为第一电绝缘层2,该层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绝电导热材料,用于防止发热层3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防护层1。发热层3采用电发热方式,用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通过第一电绝缘层2传导给所述防护层1,用于融化防护层1外部的结冰。发热层3的下方为第二电绝缘层4,该层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绝电导热材料,用于防止发热层3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绝热层5。第一电绝缘层2和第二电绝缘层4不仅能够充当加热单元6与周围结构之间的电绝缘层,雷击时还能充当防护层1与加热单元6之间的电绝缘层,增强防雷击效果。同时,第一电绝缘层2和第二电绝缘层4还能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加热单元6,提高整个电加热防冰元件的强度。较优选地,第一电绝缘层2、发热层3、第二电绝缘层4为一体制成,可以做到三者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厚度不超过0.5mm。如图2所示,第一电绝缘层2的上方为防护层1,防护层1的外侧(即图2中的防护层1的上侧面)与外部环境(即图2中的防护层1的上方空间)接触。由于飞机飞行在高空中,其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不仅温度较低,而且环境中还可能含有各种颗粒杂质等物体,防护层1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对第一电绝缘层2、发热层3、第二电绝缘层4、绝热层5、蒙皮7以及机身产生影响。在低温环境下,防护层1的外侧往往会结冰。防护层可以采用金属或合金制成,比如铝或铝合金等。除了防护层1的上述的保护发热层3等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雷击作用。当飞机遭遇雷暴天气时,电加热防冰装置存在引雷的风险,雷击引发的电流若不能被及时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蒙皮(7)外的三层,其特征在于,外层为防护层(1),所述防护层(1)外侧与外部环境接触,中层为发热层(3),所述发热层(3)采用电发热方式,内层为绝热层(5),所述绝热层(5)设置在所述蒙皮(7)外部,其中,所述防护层(1)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对所述发热层(3)和/或所述绝热层(5)和/或所述蒙皮(7)产生影响;所述发热层(3)用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导给所述防护层(1),用于融化所述防护层(1)外部的结冰;所述绝热层(5)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3)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所述蒙皮(7),用于保护所述蒙皮(7)不受或少受所述发热层(3)产生的热量的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的电加热防冰元件,至少包括设置在蒙皮(7)外的三层,其特征在于,
外层为防护层(1),所述防护层(1)外侧与外部环境接触,
中层为发热层(3),所述发热层(3)采用电发热方式,
内层为绝热层(5),所述绝热层(5)设置在所述蒙皮(7)外部,其中,
所述防护层(1)用于防止外部环境对所述发热层(3)和/或所述绝热层(5)和/或所述蒙皮(7)产生影响;
所述发热层(3)用于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导给所述防护层(1),用于融化所述防护层(1)外部的结冰;
所述绝热层(5)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3)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所述蒙皮(7),用于保护所述蒙皮(7)不受或少受所述发热层(3)产生的热量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与所述发热层(3)中间设置有第一电绝缘层(2),所述第一电绝缘层(2)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3)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防护层(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冰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3)与所述绝热层(5)中间设置有第二电绝缘层(4),所述第二电绝缘层(4)用于防止所述发热层(3)中的电发热的电流流向所述绝热层(5)。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正文华锐睿白斌李志茂李革萍王延胜辛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