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4351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同轴置于外圈中,所述外圈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内圈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的V形第三凹槽和与第二弧形凹槽相对应的V形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三凹槽构成第一滚子轨道,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和第四凹槽构成第二滚子轨道,所述第一滚子轨道和第二滚子轨道中分别设置有若干滚子,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与内圈的外环面之间设有防尘盖,所述外圈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有效提升轴承的轴向载荷能力,还具备防尘功能,且拓宽轴承产品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机械零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转动零件的。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具有启动灵活、摩擦阻力小、效率高、润滑简便,以及易于互换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现有的轴承产品中,普遍存在以下的缺陷:1、轴承承受的径向载荷力和轴向载荷力弱,当遇到较大的轴向冲击的时候,轴承很容易受到破坏,导致轴承的精度和性能减低,同时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2、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或设置,导致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子轨道积尘严重,影响使用效果;3、由于外圈一般都是采用圆形的设计,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滚道面就会发生不适用的情况,因此,导致轴承的适用范围比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不仅能有效提升轴承的轴向载荷能力,还具备防尘功能,且拓宽轴承产品的适用范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同轴置于外圈中,所述外圈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内圈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的V形第三凹槽和与第二弧形凹槽相对应的V形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三凹槽构成第一滚子轨道,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和第四凹槽构成第二滚子轨道,所述第一滚子轨道和第二滚子轨道中分别设置有若干滚子,所述外圈的内环面与内圈的外环面之间设有防尘盖,所述外圈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进一步,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与滚子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与滚子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所述外圈的内环面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内圈的外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防尘盖卡设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进一步,所述防尘盖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环形翻边段和将两端环形翻边段连接起来的过渡连接段,通过将两端的环形翻边段分别对应抵设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所述防尘盖盖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进一步,所述环形槽底部周向设有环形滚动圈,所述环形滚动圈通过能使环形滚动圈相对于环形槽周向转动的滚动连接结构与环形槽相连,所述环形滚动圈与外圈同轴设置。进一步,所述滚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槽底部且向内凹陷的环形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若干滚动体,且所述滚动体端部露出第三凹槽,所述环形滚动圈周向内侧与滚动体的露出端相互抵靠设置。进一步,所述环形槽两侧的槽口延伸至外圈两端且外圈两端周向外侧形成弧形过渡部。进一步,所述第三凹槽存在偏心量。进一步,所述第四凹槽存在偏心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内圈设置为V形凹槽结构,使轴承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在承受轴向载荷的时候,比普通深沟球轴承寿命要高。(二)设置防尘盖,有效防止灰层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积聚,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三)外圈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使轴承的稳定性好,强度高,使用时滚轮轴承与滚道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转动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C处结构的放大视图。图3是A处结构的放大视图。图4是B处结构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包括内圈2和外圈1,所述内圈2同轴置于外圈1中,所述外圈1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3-1和第二弧形凹槽13-2,所述内圈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凹槽13-1相对应的V形第三凹槽23-1和与第二弧形凹槽13-2相对应的V形第四凹槽23-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3-1和第三凹槽23-1构成第一滚子轨道3-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3-2和第四凹槽23-2构成第二滚子轨道3-2,所述第一滚子轨道3-1和第二滚子轨道3-2中分别设置有若干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环面与内圈2的外环面之间设有防尘盖5,所述外圈1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6。通过设置第一滚子轨道3-1和第二滚子轨道3-2,使轴承内具有两层滚子4,其中,第三凹槽23-1和第四凹槽23-2均设置为V形并且均具有偏心量,并且,第三凹槽23-1的底部与滚子4之间存在间隙,第四凹槽23-2的底部与滚子4之间存在间隙,从而确保滚子4在第三凹槽23-1和第四凹槽23-2中能够与凹槽的V形两端面相接触,使轴承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在承受轴向载荷的时候,比普通深沟球轴承寿命要大大提高。参照图3所示,所述外圈1的内环面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凹槽11,所述内圈2的外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相对应的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22,所述防尘盖5卡设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2之间。防尘盖5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环形翻边段51和将两端环形翻边段连接起来的过渡连接段52,通过将两端的环形翻边段51分别对应抵设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2中,所述防尘盖5盖设于内圈2和外圈1之间,有效防止灰层在内圈2和外圈1之间的积聚,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参照图4所示,所述环形槽6底部周向设有环形滚动圈61,所述环形滚动圈61通过能使环形滚动圈61相对于环形槽6周向转动的滚动连接结构与环形槽6相连,所述环形滚动圈61与外圈1同轴设置。所述滚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槽6底部且向内凹陷的环形第三凹槽64,所述第三凹槽64内设有若干滚动体65,且所述滚动体65端部露出第三凹槽64,所述环形滚动圈61周向内侧与滚动体65的露出端相互抵靠设置。所述第三凹槽64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第三凹槽64的中线与环形槽6的中线重合。环形槽6两侧的槽口延伸至外圈1两端且外圈1两端周向外侧形成弧形过渡部66。V形的环形槽设计,使轴承的稳定性好,强度高,使用时滚轮轴承与滚道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转动平稳。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2)和外圈(1),所述内圈(2)同轴置于外圈(1)中,所述外圈(1)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3‑1)和第二弧形凹槽(13‑2),所述内圈(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凹槽(13‑1)相对应的V形第三凹槽(23‑1)和与第二弧形凹槽(13‑2)相对应的V形第四凹槽(23‑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3‑1)和第三凹槽(23‑1)构成第一滚子轨道(3‑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3‑2)和第四凹槽(23‑2)构成第二滚子轨道(3‑2),所述第一滚子轨道(3‑1)和第二滚子轨道(3‑2)中分别设置有若干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环面与内圈(2)的外环面之间设有防尘盖(5),所述外圈(1)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2)和外圈(1),所述内圈(2)同轴
置于外圈(1)中,所述外圈(1)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3-1)和第二弧形
凹槽(13-2),所述内圈(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凹槽(13-1)相对应的V形第三
凹槽(23-1)和与第二弧形凹槽(13-2)相对应的V形第四凹槽(23-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
(13-1)和第三凹槽(23-1)构成第一滚子轨道(3-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3-2)和第四凹
槽(23-2)构成第二滚子轨道(3-2),所述第一滚子轨道(3-1)和第二滚子轨道(3-2)中分
别设置有若干滚子(4),所述外圈(1)的内环面与内圈(2)的外环面之间设有防尘盖(5),
所述外圈(1)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且横截面呈V形的环形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3-1)的
底部与滚子(4)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23-2)的
底部与滚子(4)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滚子轨道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环面
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凹槽(11),所述内圈(2)的外环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相
对应的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22),所述防尘盖(5)卡设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
(22)之间。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顺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兆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