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768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现有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同时发动机线束因根数多且复杂交错而占用空间大,从而使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导线位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组件的上方且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设置,主导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第二分导线、第三分导线和第四分导线相连接,第五分导线的高端与主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分导线的低端绕过进气歧管组件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可拆卸连接,第六分导线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第六分导线的一端与主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分导线的另一端从发动机PCV胶管的下方穿过设置在气门室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在汽车发动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及发动机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发动机上的电器件几乎遍布于发动机的每个角落。将这些电器件连接起来就靠发动机线束来体现。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无规律地纵横交错在发动机上,有些线会出现重叠设置,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因走向和布置的不合理而占用发动机外部很大的空间,从而导致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发动机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同时发动机线束因根数多且复杂交错而占用空间大,从而使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它包括第一分导线、第二分导线、第三分导线、第四分导线、第五分导线、第六分导线和主导线,所述主导线位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组件的上方且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设置,所述主导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第二分导线、第三分导线和第四分导线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分导线的高端与主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的低端绕过进气歧管组件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所述第六分导线的一端与主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的另一端从发动机PCV胶管的下方穿过设置在气门室外壳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通过本技术的设置,使发动机上的各个电器件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合理稳定的连接,本技术利用发动机上各种构件固定位置形成的空隙进行布置,有效节省发动机整体占用的空,增强发动机的紧凑性。本技术使发动机内线束排布合理,避免杂乱现象同时,同时避免发动机运转时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的现象,使发动机上各个电器件的电路连接畅通、互不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置在发动机上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第六分导线6和主导线7,所述主导线7位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组件8的上方且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9设置,所述主导线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和第四分导线4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高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绕过进气歧管组件8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一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另一端从发动机PCV胶管10的下方穿过设置在气门室外壳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和第六分导线6之间为并联关系,相互无连接,本技术还包括多个其它的分导线,根据发动机上电器件的具体设置需要灵活添加或删除即可。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主导线7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9设置且位于发动机换气软管9的下方。经过样品试验,这样设置更加节省空间。其它未提及的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分导线6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且沿发动机油轨的长度方向设置。经过样品试验,第六分导线6如此设置所占用空间最小。其它未提及的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处套装有端子胶帽15,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通过端子胶帽15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13可拆卸连接。端子胶帽的设置使第五分导线5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13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牢固。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第六分导线6和主导线7上均套装有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五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导线1远离主导线7的一端、第二分导线2远离主导线7的一端、第三分导线3远离主导线7的一端、第四分导线4远离主导线7的一端、第六分导线6远离主导线7的一端均设置有接头。每个分导线上设置接头便于连接电器件。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六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第六分导线6和主导线7各自通过多个支架14设置在发动机的外表面上。支架14为环形支架,可为卡箍。多个支架14的设置使每个分导线以及主导线7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使每个分导线以及主导线7不会脱离发动机且排布更加合理有序。每个分导线上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至少一个支架14,主导线7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个支架14。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支架14起到限位且固定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对具体实施方式六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导线7的一端的外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上连通有第一伸缩管11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1和第二分导线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上连通有第二伸缩管12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管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分导线3和第四分导线4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加工、第一伸缩管11和第二伸缩管12的设置可增强本技术的灵活性,使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和第四分导线4之间排布更加合理,有效引导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和第四分导线4的走向,起到分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空间、节省空间。当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分导线时,可以根据本实施方式适当添加伸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第六分导线(6)和主导线(7),所述主导线(7)位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组件(8)的上方且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9)设置,所述主导线(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线(3)和第四分导线(4)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高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绕过进气歧管组件(8)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一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另一端从发动机PCV胶管(10)的下方穿过设置在气门室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
线(2)、第三分导线(3)、第四分导线(4)、第五分导线(5)、第六分导线(6)和主导线
(7),所述主导线(7)位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组件(8)的上方且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
(9)设置,所述主导线(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导线(1)、第二分导线(2)、第三分导
线(3)和第四分导线(4)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倾斜设置,所述第五分导线(5)
的高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绕过进气歧管组件(8)
与发动机上的发电机接线端子B(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位于发动机的油
轨上,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一端与主导线(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分导线(6)的
另一端从发动机PCV胶管(10)的下方穿过设置在气门室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线
(7)靠近发动机的换气软管(9)设置且位于发动机换气软管(9)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六分导线(6)位于发动机的油轨上且沿发动机油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专用的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分
导线(5)的低端处套装有端子胶帽(15),所述第五分导线(5)的低端通过端子胶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晨肖凌翔柳恩鑫王欣单龙江李延志李灵段继萍王雪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