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宇松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018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内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内锅本体包括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钛金层和陶瓷层,铝合金层和钛金层之间设置有空腔层,铝合金层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空腔层相连通设置;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绝缘套的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钛金层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母模块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相连接。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热量能够均匀快速地传递到钛金层和陶瓷层,直至大米内部,既可以缩短煮饭时间,又可以提高米饭的口感,同时能够有效保留营养和水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内锅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
技术介绍
电饭煲通常都具有可独立拆卸的内锅(也称为锅胆或内胆),该内锅用于盛放例如米和水等需要加热烹饪的食材,且该内锅与加热盘相接触,由此可间接地加热其内盛放的食材。在电饭煲工作时,由于内胆和加热盘经常会因导热性能不均匀或效果差而影响米饭的口感,同时造成营养的流失等。为此,行业内便采用微电脑控制,延长加热时间来提升米饭的口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米饭的口感,但所耗费的时间却很长。故有必要对现有电饭煲的内锅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包括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钛金层和陶瓷层,所述铝合金层和钛金层之间设置有空腔层,所述铝合金层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空腔层相连通设置;所述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所述钛金层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母模块的正、负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的两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加热层、第二加热层和第三加热层,所述导电母模块包括第一接触块、第二接触块和第三接触块,第一接触块、第二接触块和第三接触块均固定设置在绝缘套的内通孔中,第一接触块的下表面与铝合金层的外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接触块位于第三接触块和第一接触块之间;所述第一接触块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接触块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连通孔的直径;第一加热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接触块的正、负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接触块的正、负相连接,所述第三加热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三接触块的正、负相连接;第一接触块和第二接触块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接触块和第三接触块之间设置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包括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钛金层和陶瓷层,所述铝合金层和钛金层之间设置有空腔层,所述铝合金层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空腔层相连通设置;所述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所述钛金层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母模块的正、负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的两端相连接。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电饭煲内的加热盘上的导电公模块与导电母模块相连接,加热模块得电便始加热,热量能够均匀快速地传递到钛金层和陶瓷层,直至大米内部,既可以缩短煮饭时间,又可以提高米饭的口感,同时能够有效保留营养和水分。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位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铝合金层;2、钛金层;3、陶瓷层;4、空腔层;51、第一加热层;52、第二加热层;53、第三加热层;6、第一接触块;6-1、第一连通孔;7、第二接触块;7-1、第二连通孔;8、第三接触块;9、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包括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1、钛金层2和陶瓷层3,所述铝合金层1和钛金层2之间设置有空腔层4,所述铝合金层1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空腔层4相连通设置;所述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9,所述绝缘套9的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所述钛金层2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母模块的正、负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的两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加热层51、第二加热层52和第三加热层53,所述导电母模块包括第一接触块6、第二接触块7和第三接触块8,第一接触块6、第二接触块7和第三接触块8均固定设置在绝缘套9的内通孔中,第一接触块6的下表面与铝合金层1的外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接触块7位于第三接触块8和第一接触块6之间;所述第一接触块6设置有第一连通孔6-1,所述第二接触块7设置有第二连通孔7-1,所述第二连通孔7-1的直径小于第一连通孔6-1的直径;第一加热层51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接触块6的正、负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层52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接触块7的正、负相连接,所述第三加热层53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三接触块8的正、负相连接;第一接触块6和第二接触块7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接触块7和第三接触块8之间设置有间隙。考虑在不同需求量的情况下,内锅本体内的米饭量也是不同的;那么,当大米和水煮成的米饭够2~3人食用时,电饭煲内的加热盘上的导电公模块只能够跟第一接触块6相接通,即只有第一加热层51加热,既保证加热量的需求,又节约能耗。当大米和水煮成的米饭够4~6人食用时,电饭煲内的加热盘上的导电公模块只能够跟第一接触块6和第二接触块7同时相接通,即只有第一加热层51和第二加热层52加热,既保证加热量的需求,又节约能耗。当大米和水煮成的米饭够7人以上食用时,电饭煲内的加热盘上的导电公模块只能够跟第一接触块6、第二接触块7、第三接触块8同时相接通,即只有第一加热层51、第二加热层52和第三加热层53加热,实现满负荷工作,保证米饭能够快速有效的煮熟。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电饭煲内的加热盘上的导电公模块与导电母模块相连接,加热模块得电便始加热,热量能够均匀快速地传递到钛金层和陶瓷层,直至大米内部,既可以缩短煮饭时间,又可以提高米饭的口感,同时能够有效保留营养和水分。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包括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1)、钛金层(2)和陶瓷层(3),所述铝合金层(1)和钛金层(2)之间设置有空腔层(4),所述铝合金层(1)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空腔层(4)相连通设置;所述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9),所述绝缘套(9)的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所述钛金层(2)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母模块的正、负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的两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包括有内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包括
有由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层(1)、钛金层(2)和陶瓷层(3),所述铝合金层(1)和钛金层
(2)之间设置有空腔层(4),所述铝合金层(1)底部设置有接触块固定孔,该接触块固定孔与
空腔层(4)相连通设置;所述接触块固定孔的内壁固定嵌套有绝缘套(9),所述绝缘套(9)的
内通孔固定设置有导电母模块,所述钛金层(2)的外圆壁沿轴向固定设置有加热模块,导电
母模块的正、负分别通过导线与加热模块的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
包括第一加热层(51)、第二加热层(52)和第三加热层(53),所述导电母模块包括第一接触
块(6)、第二接触块(7)和第三接触块(8),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松
申请(专利权)人:黄宇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