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3009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各空冷凝汽器沿自然通风冷却塔塔圆周竖直布置,塔底部X柱上设置有展宽平台,排汽母管布置在塔外的展宽平台上,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与每组空冷凝汽器连通;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进入凝汽器管束内;将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布置在塔外环形展宽平台上,自排汽母管引接排汽支管至每组空冷凝汽器三角,使得母管与空冷凝汽器距离更近,排汽支管更短,系统排汽压降减小,背压降低,从而增加机组发电量;整体布置形式科学、整齐、简洁,节约了塔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
技术介绍
空冷系统分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两个大的系统。直接空冷系统因通风方式不同,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间接空冷根据其所采用的凝汽器型式分为表面式和混合式,根据散热器的布置形式又分为水平布置和垂直布置。空冷技术因符合当前节能减排政策,近年来应用日趋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应用广泛,该系统中配备多台轴流冷却风机。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以及各工程项目对其运行成本的严格控制。在现有技术的机械通风冷却过程中,风机的噪声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其耗电量较大,常年维修费用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应运而生,其以自然通风冷却塔取代常规直接空冷系统中配备的轴流冷却风机。采用自然通风直接干式冷却系统时,参考间接空冷系统常见的布置形式,将粗大的排汽母管在冷却塔内埋地环形布置,空冷凝汽器沿塔外圆周方向竖直布置。系统的这种布置形式,会造成:1、占据塔内约35%左右的面积,降低了塔内空间利用率;2、母管架空进塔时会减少冷却塔进风面积;3、母管埋地进塔时会压低冷却塔基础标高,冷却塔造价相应增加;排汽母管至凝汽器间的排汽支管较长,排汽压降较大,导致汽轮机背压升高,降低发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现有技术母管在塔内布置的不足,降低机组运行背压,提高了机组发电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各空冷凝汽器沿自然通风冷却塔塔圆周竖直布置,塔底部X柱上设置有展宽平台,排汽母管布置在塔外的展宽平台上,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与每组空冷凝汽器连通;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进入凝汽器管束内;冷空气在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由塔外经空冷凝汽器受热后,变成热空气从塔顶排出塔外,凝汽器内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汇集至凝汽器底部后集中收集回用。进一步,所述排汽母管沿自然通风冷却塔塔周环形布置。进一步,所述排汽母管沿排汽方向管径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空冷凝汽器进风口处安装有百叶窗。进一步,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设置在塔底部X柱之间。进一步,所述排汽母管位置高于空冷凝汽器设置。本技术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将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布置在塔外环形展宽平台上,自排汽母管引接排汽支管至每组空冷凝汽器三角,使得母管与空冷凝汽器距离更近,排汽支管更短,系统排汽压降减小,背压降低,从而增加机组发电量;整体布置形式科学、整齐、简洁,节约了塔内空间。本技术的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排汽母管塔外布置,节约了塔内空间;2、排汽母管布置在塔外展宽平台上,消除了母管塔内布置增加的阻风面积,增加了系统进风量,利于机组降低运行背压,提高了机组发电量;3、避免了母管埋地进塔时可能会压低冷却塔基础标高,引起冷却塔造价升高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塔外排汽母管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的塔外排汽母管剖面布置图;其中:1为自然通风冷却塔;2为展宽平台;3为空冷凝汽器;4为排汽母管;5为排汽支管;6为塔底部X柱;7为百叶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和2所示,各空冷凝汽器3沿自然通风冷却塔1塔圆周竖直布置,塔底部X柱6上设置有展宽平台2,排汽母管4布置在塔外的展宽平台2上,排汽母管4通过排汽支管5与每组空冷凝汽器连通;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进入凝汽器管束内;冷空气在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由塔外经空冷凝汽器受热后,变成热空气从塔顶排出塔外,凝汽器内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汇集至凝汽器底部后集中收集回用。将排汽母管4在塔外沿塔周高位环形布置,沿排汽方向,排汽母管4管径依次减小,以均匀分配排汽进入凝汽器。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4通过排汽支管5进入空冷凝汽器3管束内;冷空气在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由塔外经空冷凝汽器受热后,变成热空气从塔顶排出塔外,同时凝汽器内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汇集至凝汽器底部后集中收集回用。进一步,所述排汽母管4沿自然通风冷却塔1塔周环形布置,排汽母管4沿排汽方向管径逐渐减小,使得进风量更加均匀,空冷凝汽器3进风口处安装有百叶窗7,可以提交进风量。自然通风冷却塔1进风口设置在塔底部X柱6之间。所述排汽母管4位置高于空冷凝汽器3设置。相比较将粗大的排汽母管塔内布置,此新型布置方式,排汽母管塔外布置,距离空冷凝汽器较近,节约了塔内空间;消除了母管阻风面积,增加了系统进风量,利于机组降低运行背压,提高了机组发电量;避免了母管埋地进塔时可能会压低冷却塔基础标高而引起冷却塔造价升高的情况发生;排汽支管更短,系统排汽压降减小,降低了汽机运行背压,增加了机组发电量。以上内容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空冷凝汽器(3)沿自然通风冷却塔(1)塔圆周竖直布置,塔底部X柱(6)上设置有展宽平台(2),排汽母管(4)布置在塔外的展宽平台(2)上,排汽母管(4)通过排汽支管(5)与每组空冷凝汽器连通;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通过排汽支管进入凝汽器管束内;冷空气在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由塔外经空冷凝汽器受热后,变成热空气从塔顶排出塔外,凝汽器内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汇集至凝汽器底部后集中收集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空
冷凝汽器(3)沿自然通风冷却塔(1)塔圆周竖直布置,塔底部X柱(6)上设
置有展宽平台(2),排汽母管(4)布置在塔外的展宽平台(2)上,排汽母管(4)
通过排汽支管(5)与每组空冷凝汽器连通;需冷却的排汽经高位布置排汽母管
通过排汽支管进入凝汽器管束内;冷空气在自然通风冷却塔抽力的作用下,由塔
外经空冷凝汽器受热后,变成热空气从塔顶排出塔外,凝汽器内排汽被冷凝成凝
结水汇集至凝汽器底部后集中收集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直接空冷系统排汽母管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母管(4)沿自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茂朱云涛王锋范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