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2735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4:54
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井酸化技术领域;装置外壳的内部上方设有顶部隔板,残酸区内设有过滤网板;残酸出口上设有酸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碱液区处设有碱液出口,碱液出口处设有碱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下部设有中部隔板,中部隔板将装置外壳内的中部分设为上部的中和区和下部的沉淀区;所述的中部隔板上设有数个中和液出口;所述的沉淀过滤网板的底部与沉淀物出口连接;所述的装置外壳的外侧设有电控箱,电控箱内设有电源和控制器。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将残酸有效中和后进行排放,大大改善环境问题,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井酸化
,具体涉及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水井酸化是指地面配置的酸液经过井筒挤入油(气)层中,酸液溶解井底及其附近油(气)层中的堵塞物,恢复油(气)层原有的渗透率,酸液还能溶解碳酸盐岩、钙质胶结物,增加油(气)流通到,降低油(气)渗流阻力,从而达到增加产注的目的。根据工作原理分为解堵酸化和深穿透酸化;根据施工压力分为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解堵酸化是靠酸液的溶解作用接触井筒附近地层内在钻井和完井过程中造成的损害,提高油气井的完善程度;深穿透酸化是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提高酸液在地层中的有效穿透距离,在较大范围内改善地层渗透性能;基质酸化也称常规酸化,在低于储集层岩石破裂压力下降酸液挤入储集层孔隙间,使酸液沿径向渗入地层而溶解地层孔隙空间内的颗粒以及其他堵塞物,扩大孔隙空间而恢复或提高地层渗透率;压裂酸化其增产原理与水力压裂基本相同,即沟通井筒附近高渗带或其它裂缝系统、清除井壁附近污染、增大有其向井流通面积、改善油气向井附近渗流能力。在油水井酸化工艺过程中,酸化后从地层中返出的残液含有剩余酸、有机物、机械杂质等,目前对残液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急迫需要对残液进行环保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将残酸有效中和后进行排放,大大改善环境问题,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装置外壳、支撑脚、顶部隔板、残酸区、碱液区、过滤网板、残酸出口、酸液流量传感器、碱液出口、碱液流量传感器、中和区、中部隔板、中和液出口、搅拌器、沉淀区、絮凝剂投入口、上清液排出口、沉淀过滤网板、沉淀物出口、计算机、电控箱、控制器、残酸出口电控阀、碱液出口电控阀、中和液出口电控阀、沉淀物出口电控阀;装置外壳的内部上方设有顶部隔板,顶部隔板将装置外壳内部上方分设为左侧的残酸区和右侧的碱液区,残酸区内设有过滤网板;所述的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残酸区处设有残酸出口,残酸出口上设有酸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碱液区处设有碱液出口,碱液出口处设有碱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下部设有中部隔板,中部隔板将装置外壳内的中部分设为上部的中和区和下部的沉淀区;中和区内设有数个搅拌器,沉淀区内设有沉淀过滤网板;所述的中部隔板上设有数个中和液出口;装置外壳上位于沉淀区处的左侧壁上设有絮凝剂投入口,右侧壁上设有上清液排出口,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沉淀物出口;所述的沉淀过滤网板的底部与沉淀物出口连接;所述的残酸出口上设有残酸出口电控阀;所述的碱液出口上设有碱液出口电控阀;所述的中和液出口上设有中和液出口电控阀;所述的沉淀物出口上设有沉淀物出口电控阀;所述的装置外壳的外侧设有电控箱,电控箱内设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箱、酸液流量传感器、碱液流量传感器均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的过滤网板的下部设有漏斗,减缓残酸的加入进度,有效控制残酸的加入量。所述的顶部隔板、中部隔板、沉淀过滤网板与装置外壳内壁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层,提高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碱液区中装有碱液,将返排上来的残酸投入残酸区中,经过过滤网板的初级过滤,将残酸中存在的地层中的固体颗粒无过滤掉,过滤后的残酸经过漏斗缓慢进入残酸区中,再由残酸出口流入中和区,此时酸液流量传感器将流出的残酸量进行计量,一段时间后,关闭残酸出口电控阀,此时酸液流量传感器将流量传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内的计算程序算出所需碱液的量,计算出碱液量后,计算机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碱液出口电控阀打开,放出内部的碱液,同时碱液流量传感器随时测量放出的碱液的量,当到达数据值时,碱液流量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碱液出口电控阀关闭,残酸与碱液进入中和区后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后的中和液由中和液出口进入沉淀区内,此时由絮凝剂投入口加入絮凝剂,沉淀一段时间后,由上清液出口将沉淀后的上清液抽走,最后的沉淀物由沉淀物出口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将残酸有效中和后进行排放,大大改善环境问题,实用性更强,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装置外壳1、支撑脚2、顶部隔板3、残酸区4、碱液区5、过滤网板6、漏斗7、残酸出口8、酸液流量传感器9、碱液出口10、碱液流量传感器11、中和区12、中部隔板13、中和液出口14、搅拌器15、沉淀区16、絮凝剂投入口17、上清液排出口18、沉淀过滤网板19、沉淀物出口20、计算机21、电控箱22、控制器23、残酸出口电控阀24、碱液出口电控阀25、中和液出口电控阀26、沉淀物出口电控阀27、密封层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装置外壳1、支撑脚2、顶部隔板3、残酸区4、碱液区5、过滤网板6、残酸出口8、酸液流量传感器9、碱液出口10、碱液流量传感器11、中和区12、中部隔板13、中和液出口14、搅拌器15、沉淀区16、絮凝剂投入口17、上清液排出口18、沉淀过滤网板19、沉淀物出口20、计算机21、电控箱22、控制器23、残酸出口电控阀24、碱液出口电控阀25、中和液出口电控阀26、沉淀物出口电控阀27;装置外壳1的内部上方设有顶部隔板3,顶部隔板3将装置外壳1内部上方分设为左侧的残酸区4和右侧的碱液区5,残酸区4内设有过滤网板6;所述的顶部隔板3的底板上位于残酸区4处设有残酸出口8,残酸出口8上设有酸液流量传感器9,顶部隔板3的底板上位于碱液区5处设有碱液出口10,碱液出口10处设有碱液流量传感器11,顶部隔板3的下部设有中部隔板13,中部隔板13将装置外壳1内的中部分设为上部的中和区12和下部的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装置外壳、支撑脚、顶部隔板、残酸区、碱液区、过滤网板、残酸出口、酸液流量传感器、碱液出口、碱液流量传感器、中和区、中部隔板、中和液出口、搅拌器、沉淀区、絮凝剂投入口、上清液排出口、沉淀过滤网板、沉淀物出口、计算机、电控箱、控制器、残酸出口电控阀、碱液出口电控阀、中和液出口电控阀、沉淀物出口电控阀;装置外壳的内部上方设有顶部隔板,顶部隔板将装置外壳内部上方分设为左侧的残酸区和右侧的碱液区,残酸区内设有过滤网板;所述的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残酸区处设有残酸出口,残酸出口上设有酸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碱液区处设有碱液出口,碱液出口处设有碱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下部设有中部隔板,中部隔板将装置外壳内的中部分设为上部的中和区和下部的沉淀区;中和区内设有数个搅拌器,沉淀区内设有沉淀过滤网板;所述的中部隔板上设有数个中和液出口;装置外壳上位于沉淀区处的左侧壁上设有絮凝剂投入口,右侧壁上设有上清液排出口,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沉淀物出口;所述的沉淀过滤网板的底部与沉淀物出口连接;所述的残酸出口上设有残酸出口电控阀;所述的碱液出口上设有碱液出口电控阀;所述的中和液出口上设有中和液出口电控阀;所述的沉淀物出口上设有沉淀物出口电控阀;所述的装置外壳的外侧设有电控箱,电控箱内设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箱、酸液流量传感器、碱液流量传感器均与计算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井酸化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装置外壳、
支撑脚、顶部隔板、残酸区、碱液区、过滤网板、残酸出口、酸液流量传感
器、碱液出口、碱液流量传感器、中和区、中部隔板、中和液出口、搅拌器、
沉淀区、絮凝剂投入口、上清液排出口、沉淀过滤网板、沉淀物出口、计算
机、电控箱、控制器、残酸出口电控阀、碱液出口电控阀、中和液出口电控
阀、沉淀物出口电控阀;装置外壳的内部上方设有顶部隔板,顶部隔板将装
置外壳内部上方分设为左侧的残酸区和右侧的碱液区,残酸区内设有过滤网
板;所述的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残酸区处设有残酸出口,残酸出口上设有
酸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底板上位于碱液区处设有碱液出口,碱液出口
处设有碱液流量传感器,顶部隔板的下部设有中部隔板,中部隔板将装置外
壳内的中部分设为上部的中和区和下部的沉淀区;中和区内设有数个搅拌器,
沉淀区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刚李晓明苟利鹏付鹏飞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丰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