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1547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1:48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具有布置在凹形插入部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接触部及布置在凹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布置在凸形插入部一侧表面上,以在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布置在凸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以在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当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凹形插入部时,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间的公共间隙随第二端子的压入增加并随后减少。由此获得强烈的咔嗒声,即使以摸索方式进行装配操作,操作者也能确定地意识到装配接合的完成,可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成装配操作以使其具有良好操作性和优越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使用板对板连接器将一对平行的电路板彼此电连接起来。这种板对板连接器通过紧密的装配连接到该对电路板各自相对的表面,以使得它们彼此电连接(可参考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03139)。图1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横截面图。参考图14,由附图标记811表示的第一外壳是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上的第一连接器的外壳,由附图标记911表示的第二外壳是安装在第二电路板991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外壳。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时,该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991彼此电连接。该第一外壳811配置有中空凹部812,以安装多个第一端子861。每个第一端子861具有焊接到该第一电路板891的连接垫的尾部862和接触部865,以及接合肩部864,其构造成与第二连接器的多个第二端子961中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保持接触。另一方面,在第二外壳911中,安装有多个第二端子961。每个第二端子961具有焊接到该第二电路板991的连接垫的尾部962和接触部965,以及接合突出部964,其构造成与第一连接器的对应的一个第一端子861保持接触。正如根据附图可理解的那样,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时,每个第一端子861的接触部865与每个第二端子961的接触部965相接触,并且每个第一端子861的接合肩部864与每个第二端子961的接合突出部964相接合。结果,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彼此电连接。而且,当接合肩部864与接合突出部964相接合时,接合突出部964陷入到接合肩部864内,从而发出感觉像是咔嗒的声音,以使得操作者能够确定完成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装配接合。进而,由于该接合肩部864和接合突出部964用作为接合机构,可以将该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可以实现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可靠的装配接合。然而,在上面提到的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中,由于感觉像是咔嗒的声音是响应于接合突出部964陷入到接合肩部864中而发出的,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咔嗒声音不够强时,操作者就难以感觉到。当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配合接合在一起时,由于两连接器安装在第一电路板891的一个表面和第二电路板991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分别具有很大的面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操作者被迫在视觉上无法识别第一外壳811的安装面和第二外壳911的安装面的状态下,摸索着进行装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看不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装配接合是否完成,操作者只能依赖于感觉到的咔嗒声来确定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是否完全装配接合好。因此,如果咔嗒声不是足以感知的强度,即使已经完成装配接合程序,仍然在继续装配操作,从而会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遇到的上述问题,并且提出一种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使得当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插入到第一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之间时,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之间的共同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的压入而变大,然后再变小,以便发出强烈的咔嗒声。即使以摸索的方式进行连接器的装配操作,操作者也能够确定地意识到装配接合的完成。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准确的方式完成装配操作。相应地,还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优越的可靠性的板对板连接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凹形插入部,用于将第一端子布置在其中;和第二连接器,构造成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该第二连接器具有凸形插入部,用于将第二端子布置在其中,并且该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的一侧表面上,该第二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每个第二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的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保持接触,该第二接触部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的另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保持接触;以及当所述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在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的压入增加,然后再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每个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任一个接触部具有一个凸起接触部,其构造成从接触部的一个表面突出,并且另一个接触部具有一个凹入接触部,其构造成从接触部的一个表面凹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所述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任何一个到达所述凹入接触部的起始端部的时间,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另一个接触部到达所述凸起接触部的最远端部的时间相比是同时发生或略微滞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凸形插入部的压入增加而后变小相适应,所述凸形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时所需的插入力也增加,并随后突然变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的任何一个通过所述凸起接触部的最远端部时,所述凸形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中所需的插入力从其最大值变小。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板对板连接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当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位置时,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公共间隙会由于第二端子的压入而增大,并-->接着减小。由于这种结构,因为可以感觉到强烈的咔嗒声,所以即使以摸索的方式进行连接器的装配操作时,操作者也能够确定地知道装配接合的完成程度。因此,装配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精准地完成。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能和优越的可靠性的板对板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示出了两连接器通过装配接合在一起的状态,该视图是从第一连接器的装配面看过去的;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一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的第二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视图,该视图是从其装配面看过去的;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第一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第二透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一步骤;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的横截面图,示出了装配操作的第二步骤;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a)第一连接器(1),具有凹形插入部(12a),第一端子(61)布置在该凹形插入部(12a)中;和(b)第二连接器(101),构造成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接合,该第二连接器(101)具有凸形插入部(112),第二端子(161)布置在该凸形插入部(112)中,并且该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其中:(c)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具有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该第一接触部(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一侧表面上,该第二接触部(66)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另一侧表面上;(d)每个第二端子(161)具有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3),该第一接触部(1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保持接触,该第二接触部(163)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另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保持接触;以及(e)当所述凸形插入部(112)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时,在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端子(161)的压入而增加,并随后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08.12.19 JP 2008-323131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a)第一连接器(1),具有凹形插入部(12a),第一端子(61)布置在该凹形插入部(12a)中;和(b)第二连接器(101),构造成通过装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接合,该第二连接器(101)具有凸形插入部(112),第二端子(161)布置在该凸形插入部(112)中,并且该凸形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其中:(c)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具有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该第一接触部(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一侧表面上,该第二接触部(66)布置在每个所述凹形插入部(12a)的另一侧表面上;(d)每个第二端子(161)具有第一接触部(165)和第二接触部(163),该第一接触部(165)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保持接触,该第二接触部(163)布置在每个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另一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凸形插入部(11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保持接触;以及(e)当所述凸形插入部(112)被插入到所述凹形插入部(12a)中时,在每个所述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公共间隙由于对应的一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龙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