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1450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考虑到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对温度的影响,对多层换热器结构进行了有效的改进,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将直接连通制冷剂入口的第一层设置为背风层的设计,确保各层的设置顺序更加符合逆流设计原理,与现有的多层换热器相比可以产生更好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空调换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层换热器一般包括多个由集流管、扁管和翅片组成的层,当多层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理论上,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由于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持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应该是持续增加的。也就是说,在用作蒸发器的多层换热器的多个层中,制冷剂最先流入的一层中的制冷剂的温度应该最低,以后每一层中制冷剂温度都低于后一层中制冷剂的温度,制冷剂最后流过的一层中制冷剂的温度最高。因此,根据逆流设计原理,在对换热器进行安装时,通常是以制冷剂最后流过的一层正对着需要冷却的气流吹来的方向,即作为迎风层;制冷剂最先流入的一层背向需要冷却的气流吹来的方向,即作为背风层;采用这种设置方式的预期是: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每一层中制冷剂的温度都低于前一层中制冷剂的温度,这样做符合逆流设计原理,可以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然而,在将换热器用作蒸发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制冷剂在换热器内部流动时,其压力会持续降低,而降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在上述制冷剂流动路径的某些部分,这个降压过程所造成的降温效果有可能会抵消、甚至超过制冷剂从外界吸收热量所造成的升温效果。这样,对于多层换热器来说,虽然制冷剂最先流入的一层中的制冷剂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最少,但是由于这层直接连通制冷剂入口,其中的制冷剂刚刚流入多层换热器中,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降压,因降压而造成的降温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这一层可能并非是整个换热器内制冷剂温度最低的一层。因此,将制冷剂最先流入的一层作为多层换热器的背风层实际上可能并不符合逆流设计原理,难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符合逆流设计原理,冷却效果更好的多层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换热器,用于制冷系统中作为蒸发器,所述多层换热器包括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和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层,所述制冷剂入口与制冷系统的节流部件连接,所述制冷剂出口与制冷系统的储液器或压缩机连接;每个所述层包括集流管和多个与所述集流管连通的扁管,同一层中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多个层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外层、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外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且所述第一外层朝向制冷系统的进风方向,所述第二外层朝向制冷系统的出风方向;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中间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外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外层连通。每个所述层包括两个集流管,且同一层的两个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扁管;所述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所述多层换热器还包括连接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形状为长条形板状并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中间层和所述第二外层各有一个集流管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多个连通孔,该两个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体焊接在该两个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且所述流通孔与该两个集流管的所述连通孔相互对准,使该两个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所述流通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跨过所述中间层,将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一个集流管相互连通。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一中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一外层,所述第二中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二外层;其中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二中间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中间层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层与所述第一外层连通。每个所述层包括两个集流管,且同一层的两个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扁管;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所述多层换热器还包括连接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形状为长条形板状并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第一外层、第二外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都各有一个集流管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多个连通孔,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体焊接在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且所述连接体的所述流通孔和与之焊接的集流管的所述连通孔相互对准,使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对应的流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对应的流通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跨过所述第二中间层,将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相互连通。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一中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一外层,所述第二中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二外层;其中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外层连通,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外层连通。每个所述层包括两个集流管,且同一层的两个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扁管;所述第一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所述多层换热器还包括连接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形状为长条形板状并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所述第一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两个集流管都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多个连通孔,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体焊接在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之间,且所述连接体的所述流通孔和与之焊接的集流管的所述连通孔相互对准,使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一个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对应的流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对应的流通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跨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换热器,用于制冷系统中作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换热器包括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和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层,所述制冷剂入口与制冷系统的节流部件连接,所述制冷剂出口与制冷系统的储液器或压缩机连接;每个所述层包括集流管和多个与所述集流管连通的扁管,同一层中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多个层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外层、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外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且所述第一外层朝向制冷系统的进风方向,所述第二外层朝向制冷系统的出风方向;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中间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外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外层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换热器,用于制冷系统中作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层换热器包括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和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层,所述制冷
剂入口与制冷系统的节流部件连接,所述制冷剂出口与制冷系统的储液器或
压缩机连接;每个所述层包括集流管和多个与所述集流管连通的扁管,同一
层中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多个层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外层、位
于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外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中
间层,且所述第一外层朝向制冷系统的进风方向,所述第二外层朝向制冷系
统的出风方向;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中间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制冷剂出
口与所述第一外层的集流管连通,所述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
外层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层包括两个
集流管,且同一层的两个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扁管;所述中间层的一
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外
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一个
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换热器还包
括连接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形状为长条形板状并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
述中间层和所述第二外层各有一个集流管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多个连
通孔,该两个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体
焊接在该两个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且所述流通孔与该两个集流
管的所述连通孔相互对准,使该两个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所述流通孔
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跨过所述中间层,将所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与所
述第一外层的一个集流管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
中间层与第二中间层,所述第一中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一外层,所述第二中

\t间层较为接近所述第二外层;其中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二中间层的集流
管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层经由所述第二外层与所述第一中间层连通,所述第
一中间层与所述第一外层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层包括两个
集流管,且同一层的两个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所述扁管;所述第二中间层
的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
述第二外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中
间层的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外层的
一个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外层的另一个集流管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换热器还包
括连接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形状为长条形板状并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
述第一外层、第二外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都各有一个集流管开设有
与所述流通孔对应的多个连通孔,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
管和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
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
通孔的集流管相互靠近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体焊接在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
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
以及所述第二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开设有
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之间,且所述连接体的所述流通孔和与之焊接的集流管
的所述连通孔相互对准,使所述第一外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和所
述第一中间层的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的集流管通过各自的连通孔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