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热部结构和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670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8:17
提供能够确保热管和受热部件之间的充分的接触面积并且高强度的牢固的受热部结构和散热器。具有受热块(7、8),通过该受热块(7、8)从两侧夹持热管(3)并接合,其中,所述受热块(7、8)具有沿着热管(3)的外形(3A)的凹状的内表面(7A、8A),与该内表面(7A、8A)相连的两侧的延伸部(11、12)向热管(3)的径向内侧覆盖热管(3)并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的受热部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的热管/散热器的受热部是将热管插入到在受热块上开口的孔中而构成的(专利文献1)。由于该结构能够从热管的整周吸收热,因此性能上优选。还提出有如下结构:受热部采用板,将扁平的热管安装于该受热部,或还在其侧面安装块(专利文献2)。并且,还提出有在受热块上挖U字槽并将热管配置其中的结构(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21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107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411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多有以下课题:由于受热部件是块形状,因此花费材料费,并且由于需要开孔,因此,块的加工费变高,用于固定或热接合的钎料和热传导性粘接剂在热管插入时溢出等。并且,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都是热管只在受热面侧与其他受热部件连接,与专利文献1相比,接触面积变小,因此,热电阻变高,性能变差。并且,具有以下课题:在力作用在剥掉热管的方向上的情况下,热管容易从受热部件脱落,强度上变弱。而且,根据专利文献3的技术,具有以下课题:需要与开孔同等以上的加工时间,成本变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热管和受热部件之间的充分的接触面积且高强度的牢固的受热部结构和散热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受热部件从两侧夹持热管并接合而成的受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的受热部件具有:沿着热管的外形的凹状的内表面;和朝向该内表面的两侧覆盖热管并延伸的延伸部。在该结构中,由于受热部件具有沿着热管的外形的凹状的内表面,因此,能够在热管和受热部件之间确保足够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与受热部件的内表面相连的两侧的延伸部是向热管的径向的内侧覆盖热管并延伸的形式,因此,能够使从受热部件的受热面接收到的热也从侧面向热管输送,实现了热性能的改善。通过将两侧的受热部件安装于发热部,成为热管被两侧的受热部件保持的结构,因此,能够不使用加工费用高的钎焊或热性能差的粘接剂而低廉地固定热管,实现了热性能的提高。并且,由于通过延伸部来把持热管,因此,在与钎焊等组合使用的情况下,相对于来自受热面的剥离力,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在制造受热部件时,也能够使用例如挤压加工或压铸加工等低廉的加工方法,因材料的限制而通过切削加工进行制造时也仅加工与热管3的侧面部相应的形状即可,因此,能够缩短切削加工时间。例如在底面安装受热板时,也能够组合与受热部件不同的材料,或者使用在压铸或挤压加工中无法实现的厚度的板材,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可以在所述受热部件的受热面上具有与发热体热耦合的受热板。所述受热板可以是铜或铜合金制的。在该结构中,热传导效率提高。所述受热部件可以是铝或铝合金制的。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挤压加工或压铸加工等低廉的加工方法制造受热部件。所述受热部件可以在热管的径向上被分割。并且,可以是在受热部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受热部结构的散热器。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也从侧面向热管输入从受热面接收到的热,热性能得到改善。并且,通过将两侧的受热部件安装于发热部而成为热管被两侧的受热部件保持的结构,因此,能够不使用加工费用高的钎焊或热性能差的粘接剂而低廉地固定热管。并且,在与钎焊等组合使用的情况下,相对于来自受热面的剥离力,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制造受热部件时也能够使用挤压加工或压铸加工等低廉的加工方法,在通过切削加工进行制造时也仅加工与热管3的侧面部相应的形状即可,因此,能够缩短切削加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4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7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图10的受热部件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与图10对应的图。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4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7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受热部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进行热分析的比较例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进行热分析的形态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进行热分析的其他形态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进行热分析的其他形态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进行了热分析的实验结果的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标号1表示散热器。该散热器1由以下部分构成:热管3;多个散热片5,它们设置于热管3的散热部;以及受热部结构10,其设置于热管3的受热部。上述热管3是在由热传导性高的材料构成的管中封入工作液而成的,产生工作液的蒸发(潜热的吸收)、工作液的凝结(潜热的释放)的循环来传递热。例如,在热管3为铜制的情况下,选择水、甲醇、乙醇等作为工作液。如图2所示,热管3的受热部结构10是通过一对受热块(受热部件)7、8从长度方向的两侧夹持热管3而构成的。在热管3和各受热块7、8之间设置有热传导性优异的钎料9。受热块7、8是铝或铝合金制,通过挤压加工或压铸加工等而被容易地制造。热管3的截面是长圆形状(用圆弧连结平行线而成的形状)。受热块7、8在图中呈左右对称配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受热块7、8具有弯曲凹状的内表面7A、8A,该内表面7A、8A沿着热管3的外形3A的曲面紧贴。在本结构中,与该内表面7A、8A相连并延伸的两侧的延伸部11、12都向热管3的长度径向的内侧覆盖热管3并延伸。延伸部11、12的外缘和热管3的长度侧缘平齐,构成热管3的受热部。在热管3的受热部贴设有发热体13。在制造受热部结构10时,在热管3的受热部和受热块7、8的内表面7A、8A之中的任一方或两方配置钎料9。而且,使受热块7、8的内表面7A、8A从两侧与热管3的外形3A抵接并按照规定条件加热,由此,受热块7、8和热管3通过钎料9而钎焊接合。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受热块7、8具有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热部结构,该受热部结构是利用受热部件从两侧夹持热管并接合而成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的受热部件具有:沿着热管的外形的凹状的内表面;和朝向该内表面的两侧覆盖热管并延伸的延伸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24 JP 2013-2661201.一种受热部结构,该受热部结构是利用受热部件从两侧夹持热管并接合而成
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侧的受热部件具有:沿着热管的外形的凹状的内表面;和朝向该内表面的
两侧覆盖热管并延伸的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受热部件的受热面上具有与发热体热耦合的受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热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热板是铜或铜合金制的。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泽壮史佐佐木千佳池田匡视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