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360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接头。其防止管体的插入空间的偏心。从套筒(20)的内周面沿周方向每隔规定间隔突出的多个突起(21d)分别与螺纹接管(11)的外周面(11a)抵接,因此套筒(20)即筒状部件(21)被定位成相对于螺纹接管(11)不能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例如将由合成树脂、橡胶等软质材料形成的具有挠性的可变形的软管、管等管体进行配管连接而使用的管接头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管接头,具备:接头主体,具有内嵌于连接管的圆筒状引导部;紧固环,在该接头主体的引导部具有插入连接管的间隙并以同心状外嵌,与该引导部对置的部分可以缩径;及盖形螺母,外嵌于为了使该紧固环的可缩径的部分缩径的该紧固环上,并使内嵌于该紧固环的连接管变形(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接头主体在中央部具有外表面呈六角形状的螺母部。紧固环具有:锷部,外嵌于接头主体的螺母部的内周面呈六角形状;及圆筒状缩径部,以与接头主体的引导部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而外嵌的方式设置于该锷部的一端面。盖形螺母的内周面的一侧部形成有与设置于所述紧固环的缩径部外周面上的螺纹槽螺合的螺纹槽。而且,在紧固环的缩径部与接头主体的引导部的间隙内插入连接管的状态下,使盖形螺母旋转并拧入于缩径部,从而该盖形螺母的内周面中央部的锥面抵接于缩径部的前端,从而缩径部的前端部被缩径。其结果,该连接管的端部在嵌合于接头主体的引导部及紧固环的缩径部的状态下被防止脱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02-0624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这种现有的管接头中,由于在紧固环的锷部的内周面嵌插接头主体的螺母部而两者被一体安装,因此紧固环的缩径部相对于接头主体的引>导部容易倾动。由此,存在因引导部与缩径部的间隙偏心而连接管不易插入的问题。另外,即使通过基于盖形螺母进行的紧固而在接头主体的引导部与紧固环的缩径部之间夹持连接管,若沿脱落方向较大的力作用于连接管,则也存在连接管的端部沿接头主体的引导部滑动而导致与紧固环及盖形螺母一同脱落的问题。并且,作为连接管而使用由软质材料形成的可变形的软管、管等管体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盖形螺母进行的紧固而管体的外表面的缩径量变大,因此,随此紧固环的缩径部的变形量也变大。由此,即使由紧固环的缩径部将合成树脂制或橡胶制等的管体进行一次紧固,也会导致缩径部超过弹性变形区域而塑性变形。其结果,从管接头释放管体之后,即使再次要重新连接管体,也因受到塑性变形的缩径部的阻碍而无法插入管体,而需要对缩径部进行组件更换。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管接头中,紧固环除了缩径部以外,还一体形成外嵌于接头主体的螺母部上的锷部,因此,在再次重新连接管体时,必须将包括可以再使用的锷部在内的整个紧固环进行组件更换,也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解决这种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防止管体的插入空间的偏心等。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接头主体,具有沿可变形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设置的螺纹接管;套筒,设置成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对置;及紧固部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并使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向所述插入空间缩径变形,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沿周方向每隔规定间隔形成多个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抵接的突起。专利技术的效果具有所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由于从套筒的内周面沿周方向每隔规定间隔突出的多个突起分别与螺纹接管的外周面抵接,因此套筒被定位成相对于螺纹接管不能倾动。从而,能够防止管体的插入空间的偏心。其结果,与将接头主体的螺母部嵌插于紧固环的末端的锷部而两者被一体安装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管体的插入空间为均一宽度,因此容易插入管体,且作业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头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1(a)是连接前的纵剖面前视图,图1(b)是连接后的纵剖面前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头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a)表示组装后的状态,图2(b)表示将紧固部件和套筒的一部分卸下的状态,图2(c)表示在图2(b)中将套筒的另一部分进行局部切开的状态。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头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整体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从反方向仅观察套筒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头A为如下连接器,如图1~图3所示,在具有螺纹接管11的接头主体10上,以包覆其一部分外周的方式安装有套筒20,在螺纹接管11与套筒20之间沿轴向插入管体B之后,从套筒20的外侧,利用紧固部件30沿径向进行紧固,由此管体B的内表面B1压接于螺纹接管11的外周面11a而用于装卸自如地进行配管连接。若详细说明,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头A具备如下主要的构成要件:接头主体10,具有沿具有挠性的可变形的管体B的插入空间S设置的螺纹接管11;套筒20,设置成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而在径向上与螺纹接管11的外周面11a对置;紧固部件30,设置于套筒20的外侧,用于使套筒20的一部分向插入空间S局部缩径变形。另外,如图1(a)、图1(b)所示,将管体B相对于插入空间S的插入方向N以下称作“管插入方向N”,将管插入方向N的反方向U以下称作“管脱落方向U”。接头主体10例如由黄铜等金属、硬质合成树脂等刚性材料形成为壁厚较厚的大致圆筒状,或者例如将由不锈钢等通过工具而可变形的刚性材料构成的板材或管材进行冲压加工和其他成型加工,从而形成为壁厚较薄的大致圆筒状。在接头主体10的前端侧形成有圆筒状的螺纹接管11,在螺纹接管11的基端侧形成有突出部12。螺纹接管11的外径形成为与后述管体B的内径大致相同或比该内径稍大或稍小,螺纹接管11的外周面11a整体形成为平滑状。即,螺纹接管11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接头主体的引导部”。在螺纹接管11的外周面11a,在其轴向的规定位置优选分别形成:环状突条41,成为用于限制后述的套筒20沿轴向移动的防脱构件40;环状槽11b,与突条41的管脱落方向U侧相邻配置;及防脱用凹凸部11c,隔着管体B的插入空间S而沿径向与后述套筒20的缩径部件22的前端侧内周面对置配置。并且,在突条41、环状槽11b、防脱用凹凸部11c中,可以形成其中一个或两个。突出部12形成为直径比螺纹接管11大,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螺母部”。作为螺纹接管11的具体例,如图2(a)~图2(c)及图3(a)、图3(b)所示,仅在外周面11a的前端部沿径向使多个环状凹部及环状凸部交替地连续而形成凹凸来作为防脱用凹凸部11c,且将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具备:接头主体,具有沿能够变形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设置的螺纹接管;套筒,设置成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的外周面对置;紧固部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并使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向所述插入空间缩径变形,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抵接的突起,这些突起沿周向以规定间隔均布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30 JP 2013-180704;2013.08.30 JP 2013-180701.一种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头主体,具有沿能够变形的管体的插入空间设置的螺纹接管;
套筒,设置成隔着所述管体的所述插入空间而在径向上与所述螺纹接管
的外周面对置;
紧固部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并使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向所述插入
空间缩径变形,
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与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抵接的
突起,这些突起沿周向以规定间隔均布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套筒的内周面,设有使所述螺纹接
管及所述套筒沿轴向卡合的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具有:突条,形成于所
述螺纹接管的所述外周面;及卡止片,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沿所述管体的
插入方向越过所述突条而嵌合于所述突条,从而相对于所述管体的插入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本伸二森川彰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