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利专利>正文

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206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1:58
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和VSS、电位器VR1和VR2、放大器IC1和IC2、三极管TR1、TR2、TR3、TR4:VR1的滑动端连接IC1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一端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IC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输出端连接TR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3连接到TR2的基极;TR1的集电极连接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扬声器SP1;TR2的集电极连接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6连接扬声器SP1;SP1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2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VR2、IC2、TR3、TR4的连接方式同VR1、IC1、TR1、TR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给功放提供高保真的输出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放驱动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其他家庭成员正在看电视,或者别人正在睡觉不能打扰时,就无法去欣赏那优美的音乐。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耳机等设备,目前大部分耳机的功率放大器都采用乙类。一般放大器的输出级由二支路组成:一支路处理负极性(负半周)输出信号,另一支路由处理正极性(正半周)输出信号。这样可以使静态电流降至最小,但要驱动扬声器又必须使电压和电流具有较大的振幅。这些放大器都有一定的失真,叫做交叉失真。它出现在输出信号的零交叉点或者在该点附近。如果电路的这两个支路不完全匹配,则往往会出现交叉失真,这种失真使得利用耳机听节目的效果非常差。将耳机的插座接在主放大器输出端的话,还产生另一个问题是:需要在耳机和输出级之间串联一些电阻,用来减小信号电平。这样一来将改变原负反馈特性,由此通常使得低音响应产生一个高峰,并伴有低於该峰值频率的快速滚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该高保真驱动电路能够防止输出信号的失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SS、电位器VR1、电位器VR2、放大器IC1、放大器IC2、三极管TR1、三极管TR2、三极管TR3、三极管TR4:电位器VR1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电位器VR2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2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二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3连接到三极管TR2的基极;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3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9连接到三极管TR4的基极;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3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扬声器SP2;三极管TR2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6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12连接扬声器SP2;所述扬声器SP1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2连接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所述扬声器SP2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8连接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R2、三极管TR4的基极还分别通过电阻R4和电阻R10与电源VSS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输入端产生直流偏移导致的输出端上产生较大的偏移,上述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电位器VR1、电位器VR2之前的隔直电容C1和C3。进一步,所述电阻R1与地之间、电阻R7与地之间分别还连接有隔直电容C2和C4。进一步,所述三极管TR1和TR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TR2和TR4为PNP型三极管。进一步,所述电位器VR1和VR2的最大阻值为850K欧;所述电阻R1和R7的阻值为10K欧,电阻R2和R7的阻值为100K欧,电阻R3和R8的阻值为180欧,电阻R4和R10的阻值为910欧;电阻R5、R6、R12和R11的阻值为10欧;所述电容C1和电容C3的容值为10微法,电容C2和电容C4的容值为100微法。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提供了一种用于耳机的功放驱动电路,该电路还能够防止输出信号的失真,给功放提供高保真的输出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包括电源VCC、电源VSS、电位器VR1、电位器VR2、放大器IC1、放大器IC2、三极管TR1、三极管TR2、三极管TR3、三极管TR4,其中三极管TR1和TR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TR2和TR4为PNP型三极管:电位器VR1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1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Input_L,另一端接地;电位器VR2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2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3连接第二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和隔直电容C2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3连接到三极管TR2的基极;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7和隔直电容C4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3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9连接到三极管TR4的基极;隔直电容C2连接在电阻R1与地之间、隔直C4连接在电阻R7与地之间;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3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扬声器SP2;三极管TR2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6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12连接扬声器SP2;所述扬声器SP1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2连接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所述扬声器SP2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8连接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R2、三极管TR4的基极还分别通过电阻R4和电阻R10与电源VSS相连。实际应用中,上述各元件的参数可选用但不限于下列参数:所述电位器VR1和VR2的最大阻值为850K欧;所述电阻R1和R7的阻值为10K欧,电阻R2和R7的阻值为100K欧,电阻R3和R8的阻值为180欧,电阻R4和R10的阻值为910欧;电阻R5、R6、R12和R11的阻值为10欧;所述电容C1和电容C3的容值为10微法,电容C2和电容C4的容值为100微法。为保证信号的最大动态范围,集电极电压应为有效电源电压值的一半,该级的电流消耗决定於集电极所联负载电阻值的大小。在功率放大器中,负载通常是一个8Ω扬声器。为一副32Ω的耳机提供10MW功率需要560MWR.M.S电压动态范围和25MA的电流消耗,所以,只要在输出级采用小信号电晶体就可以实现。实际上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正好超过了100MW,在放大器输出最高电平之前,耳机就已经开始出现失真。为了使输出级能够正常工作,选择运算放大器作为驱动器(其输出级为甲类)。以下以一路信号为例对电路原理说明如下:放大器是一个提升放大器,它的运算放大器和输出级都是甲类的,为实现直接藕合,电路采用了双电源VCC和VSS。首先,输入信号先通过隔直电容C1藕合到音量控制电位器VR1上,VR1的阻值较大,使声音在低音区(即2HZ)的-3DB点上。对大多数信号源而言,如果它的信号不在电容上产生任何附加直流电压,那么该电容可以不要。当然,为了安全最好保留该电容,否则输入端的直流偏移将导致的输出端上产生较大的偏移。如果出现了直流偏移,数值较小时,会在输出级上增加电流消耗,产生失真;数值较大时,耳机将会被损坏。音量控制VR1决定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47KΩ,因为IC1的输入级是一个结型场效应管(J.F.E.T),其输入阻护大约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CC、电源VSS、电位器VR1、电位器VR2、放大器IC1、放大器IC2、三极管TR1、三极管TR2、三极管TR3、三极管TR4:电位器VR1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电位器VR2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2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二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3连接到三极管TR2的基极;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3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9连接到三极管TR4的基极;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3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扬声器SP2;三极管TR2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6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12连接扬声器SP2;所述扬声器SP1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2连接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所述扬声器SP2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8连接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所述三极管TR2、三极管TR4的基极还分别通过电阻R4和电阻R10与电源VSS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保真功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CC、电源VSS、电位器VR1、电位器VR2、放大器IC1、放大器IC2、三极管TR1、三极管TR2、三极管TR3、三极管TR4:
电位器VR1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一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电位器VR2的滑动端连接放大器IC2的正向输入端,另外两端中一端连接第二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
放大器IC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1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3连接到三极管TR2的基极;放大器IC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地,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R3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9连接到三极管TR4的基极;
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3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扬声器SP2;三极管TR2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6连接扬声器SP1;三极管TR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SS、发射极通过电阻R12连接扬声器SP2;
所述扬声器SP1的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2连接放大器IC1的反向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
申请(专利权)人:杨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