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9812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包括均压部,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上以控制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所述均压部包括第一均压部和第二均压部,所述第一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底部,所述第一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一均压管(20),所述第二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二均压管(30),所述第一均压管(20)的朝向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抗器周围产生电晕的问题。

Pressure equalizing device for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ure equalizing device for reactor, reactor pressure equalizing device includes pressure, pressure part is set in the reactor (10) to control the reactor body (10) around the corona, the equalizing part comprises a first voltage and second voltage, the first all pressure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reactor body (10), the second pressure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body (10), the first part is pressure enclosed rectangular first equalizing tube (20), the second pressure equalizing pipe is formed rectangular second (30), the first equaler (20) toward the reactor body (10)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ear.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generating corona around the reactor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500kV电缆线路为双回路,回路长度6.7km。一回路为国产电缆及附件;另一回路为欧洲产电缆及附件。电缆导体截面积为2500mm2。电缆线路全程为隧道敷设,采用交叉互联的接地方式。国产500kV电缆线路进行试验电压为1.7倍的U0、试验时间1小时的交流变频谐振耐压试验及同步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欧洲产500kV电缆线路试验电压为1.4倍的U0、试验时间1小时的交流变频谐振耐压试验及同步分布式局部放电检测。本次试验电压达到1.7U0(493V),超过单台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为获得较高的试验电压,采用两台电抗器串联运行,串联后第二级电抗器最高输出电压可达到第一级电抗器电压的2倍。500k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中使用的电抗器体积较大,电压水平高,尤其是第二级电抗器输出电压达到493kV。交流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过程中易发生由于尖端放电、局部击穿而导致系统跳闸中断的现象。当电抗器串联时,第2级电抗器的外壳处于高电位,最高可为520kV。但电抗器外壳有许多不平整、尖角、突起等,在高电位下这些尖角、突起点电场集中,容易成为电晕放电点。当施加的电压高到一定的程度,开始出现电晕放电,这时电压继续升高,电晕越强。电抗器等高压电气设备容易产生电晕,形成不均衡电场,电压越高,电晕越强。耐压试验过程中,由于电抗器边缘的电晕影响,产生干扰量噪声达到250pC以上,干扰量过大,影响试验效果,造成试验重复操作,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抗器周围产生电晕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包括均压部,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上以控制电抗器本体周围的电晕。进一步地,均压部包括第一均压部和第二均压部,第一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的顶部,第二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的底部。进一步地,第一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一均压管,第二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二均压管。进一步地,第一均压管的朝向电抗器本体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通过第一连接部安装在电抗器本体的上支架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连接板,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耳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板与上支架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具有与第一连接杆配合的第一凹部,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安装耳和第一固定片之间,第一固定片与第一安装耳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为第一螺杆,连接板具有供第一螺杆穿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螺杆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螺母配合。进一步地,第二均压管的朝向电抗器本体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安装耳,第二安装耳通过第二连接部安装在电抗器本体的下支架上。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杆和连接片,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耳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片固定在下支架,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连接片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具有与第二连接杆配合的第二凹部,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耳和第二固定片之间,第二固定片与第二安装耳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电抗器本体上安装均压部,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上。这样电抗器本体上的尖角、突起点的电位与均压部的电位一致,而均压部又将其包围在自己的电场之中,尖角、突起点的电场就被均压管屏蔽了,控制电抗器本体周围的电晕,进而使高压电气设备局部电场均匀。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抗器与均压部配合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均压部的第一均压管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均压部的第一均压管的俯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1的均压部的第一均压管的管径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电抗器本体;11、上支架;12、下支架;20、第一均压管;30、第二均压管;41、第一安装耳;51、第一连接杆;52、连接板;521、第一安装孔;53、第一固定片;531、第一凹部;61、第二连接杆;62、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包括均压部,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上以控制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应用本实施例的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在电抗器本体10上安装均压部,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上。这样电抗器本体上的尖角、突起点的电位与均压部的电位一致,而均压部又将其包围在自己的电场之中,尖角、突起点的电场就被均压管屏蔽了,控制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进而使高压电气设备局部电场均匀。为了进一步地控制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可选地,均压部包括第一均压部和第二均压部,第一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的顶部,第二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的底部。在进行高压试验时,电抗器本体10的底部要和第一级电抗器的套管相连,属于非平滑连接,因此,应该加装均压部;第二级电抗器的顶部承受较高的电压,也应该加装均压部。可选地,第一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一均压管20,第二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二均压管30。表面光滑的均压管能够保证均压部表面的整体的光滑性,使电场均匀分布,使不光滑连接处的电场均匀,控制电抗器周围的电晕,减少电晕对局放试验的影响。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第一均压管20的朝向电抗器本体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耳41,第一安装耳41通过第一连接部安装在电抗器本体10的上支架11上。第一安装耳41和第一连接部可以方便将第一均压管20安装到电抗器本体10的上支架11上,安装简便,操作方便,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51和连接板52,第一连接杆51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耳41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杆51的第二端与连接板52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板52与上支架11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可选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固定片53,第一固定片53具有与第一连接杆51配合的第一凹部531,第一连接杆51位于第一安装耳41和第一固定片53之间,第一固定片53与第一安装耳4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一连接杆51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片53的第一凹部531配合,然后将第一固定片53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安装耳41上,即第一连接杆51固定在第一固定片53和第一安装耳41之间。可选地,第一连接杆51为第一螺杆,连接板52具有供第一螺杆穿设的第一安装孔521,第一螺杆穿过第一安装孔521与第一螺母配合。第一螺杆的第二端穿过连接板52的第一安装孔521并从第一安装孔521中伸出,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螺母的尺寸大于第一安装孔521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一螺母抵接在连接板52上。连接板52与上支架11的连接方式类似于连接板52与第一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包括均压部,所述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上以控制所述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所述均压部包括第一均压部和第二均压部,所述第一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底部,所述第一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一均压管(20),所述第二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二均压管(30),所述第一均压管(20)的朝向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耳(41),所述第一安装耳(41)通过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上支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包括均压部,所述均压部套设在电抗器本体(10)上以控制所述电抗器本体(10)周围的电晕,所述均压部包括第一均压部和第二均压部,所述第一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顶部,所述第二均压部套设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底部,所述第一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一均压管(20),所述第二均压部为围成矩形的第二均压管(30),所述第一均压管(20)的朝向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安装耳(41),所述第一安装耳(41)通过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电抗器本体(10)的上支架(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51)和连接板(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耳(4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5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板(52)与所述上支架(11)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固定片(53),所述第一固定片(53)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1)配合的第一凹部(531),所述第一连接杆(5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唯胡进辉李海生才忠宾付尚莹陈金爱张竟成汪奇邢会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