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913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包括正向拉伸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拉伸工位之后还设置有反向拉伸工位,所述反向拉伸工位设置有反向拉伸装置,反向拉伸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设置在上模上的拉伸凸模和设置在下模上的拉伸凹模,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上弹性结构和推件器,用于向下推坯料并实现压坯料,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定位块,用于对坯料进行精确定位;所述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卸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正向拉伸工位后设置反向拉伸工位,很好的解决现有级进模对带有反向拉深的盖类产品需要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带有反向拉深的盖类产品的加工领域。

Progressive draw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verse stretching cover of progressive die, including positive drawing st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tensile station also installed behind the positive drawing station, the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tensile tensile device, reverse stre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drawing die set punch in the upper di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mould, the upper mould is provided with elastic structure and ejector, used to push down the blank and pressed blank, the upper moul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block, for precisely positioning the blank;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also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reverse tension station in a positive drawing position, a good solution to the existing progressive die of cover products with reverse drawing need to use several sets of single operation die processing,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processing field of cover products with reverse dra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向拉伸盖级进模
技术介绍
级进模是现阶段生产加工中较为先进的模具,其综合了单工序模具将多副模具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种工序自动化生产,具有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操作人员少等优点,是再阶段模具设计发展的一大方向。对于盖类产品,现有技术中多在拉深后进行冲压来制造。若是在盖类产品的中间位置再反向拉深出凸包,特别是类似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盖类产品,其具有:中间凸包12、盖身13、盖沿16和压花15,而且凸包12的正反面还有垂直于底面的槽14,盖沿16也需要压槽,压花15,目前大多采用单工序加工。即使有拉深与冲压的复合拉深级进模,也绝对没有能够同时冲压出凸包12和槽14的级进模。这就需要至少另外再开发两套以上的单工序模,专门进行反向拉深凸包12及压槽14。但是,多增加一道工序,冲压成本将会增加很多;还因为单工序模具主要是依靠人工在模具冲压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操作,增加的单工序很不安全,全国每年都有很多此类的安全事故发生。而且单工序模具的生产效率低,品质也不能完全保证。所以能够自动完成拉深、反向拉深的反向拉深盖类级进模,必将成为模具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向拉伸盖级进模,解决现有级进模对带有反向拉深的盖类产品需要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包括正向拉伸工位,在正向拉伸工位之后还设置有反向拉伸工位,所述反向拉伸工位设置有反向拉伸装置,反向拉伸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设置在上模上的拉伸凸模和设置在下模上的拉伸凹模,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上弹性结构和推件器,用于向下推坯料并实现压坯料,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定位块,用于对坯料进行精确定位;所述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卸料结构。为保证模具运行的平顺性,所述正向拉伸工位与反向拉伸工位间设置有空工位。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卸料盖板及上卸料板,设置在下模上的下卸料板;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出下卸料板的下弹性结构。所述定位块镶嵌在上卸料板内,所述推件器位于定位块和拉伸凸模间,所述推件器与定位块间隙配合,用于将坯料从定位块中推出。优选的,所述上弹性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内的第一弹簧,一端压在第一弹簧上的顶杆,顶杆的另一端顶在推件器上。所述下弹性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内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顶在下卸料板上,在下模上还设置有导杆,导杆置于第二弹簧内。进一步的,在正向拉伸工位之前还设置有冲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在反向拉伸工位之后还设置有整形工位、压槽工位、冲孔工位、压花工位、落料工位、切断工位。所述冲工艺孔工位与正向拉伸工位间设置有空工位,在整形工位的前后均设置有空工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将反向拉伸工位与正向拉伸工位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反向拉深盖类级进模,很好的解决了依靠人在模具冲压范围内进行取、放工件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而且生产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大批量生产,同时也使得人工成本降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此外不再需要将产品的毛坯在不同工位之间搬移,因而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所述的反向拉伸装置,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精确度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盖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盖产品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工的盖产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反向拉深盖类级进模的排样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反向拉深盖类级进模闭合时反向拉深成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如图4所示,用于加工如图1至3所示的带有反向拉深盖类产品。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分为了g1至g23共23个工位。其中:g1、g2工位为导正孔和工艺孔冲孔;导正孔是为了后面的工位能够精确定位用的,冲工艺孔是为了后面的拉深工位作准备,及切除除修边余量以外多余材料,保留拉深材料主体和载体。g3工位为空工位;设置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因为模板过大易产生变形,要在此处进行分板。二是第一组模板的上卸料板是活动的,而下模凹模板是固定的,而接下来的第二组模板的上模卸料板是不活动的,而下模卸料板是活动的,这样在模具工作时会产生料带前后高低起伏过大而导致料带变形,所以有必要再这个位置设置一个空工位,以减小卸料板因高低起伏过大而导致的料带变形的影响。g4工位为正向拉伸工位,在本工位主要将料带通过拉深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具有盖产品大致形状盖产品毛坯。g5、g6工位为空工位。g7、g8、g9、g10工位为反向拉深工位,为了将料带上首次拉深出的盖类毛坯产品进行反向拉深产生塑性变形。g11工位为空工位,g12工位为整形工位,为了将产品中间凸包底部和根部R角整形到位,g13工位为空工位。g14为成形工位,为了将盖沿处强压出焊接平面。g15、g16工位为空工位。g17工位为冲孔工位,为后序的压槽工位作准备。g18、19工位为压槽工位,为了将凸包的正反两面分别压出槽款为1.0mm,深度分别为0.75mm和0.55mm的槽,考虑到压槽时材料的流动性,故在g17工位设置了冲孔装置。g20工位为空工位。21g工位为冲孔工位,主要是对盖产品毛坯的盖沿周围及中间凸包位置进行冲孔。g21工位为压花工位,此工位是对盖产品毛坯中间的凸包内壁进行压花。g22工位为检测工位,为了将g20工位的所冲的孔进行存在性的检测,防止孔未冲穿或未冲的不良产品流出,从源头避免了不良品的产生。g23工位为产品与料带分离工序,为了将盖类产品的毛坯件从料带中分离,同时对废料进行剪切,为后序废料的回收提供便捷。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点,除了前述对整个加工工艺中各工位的排列之外,还在于对g7、g8、g9、g10工位上反向拉深成形的设计,下面主要结合图5对反向拉深装置进行说明。由图5可见,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反向拉伸装置包括:上模80、下模81、卸料结构82、下弹性结构83、反向拉深结构84、推件器85和上弹性结构86。所述反向拉深结构84主要位于上模80和下模81之间,分别于上模81和下模82设置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模80为动模,下模81固定。卸料结构82用于卸料及辅助压紧。下弹性结构83和上弹性结构86用于分别配合卸料结构82和推件器85,起到帮助卸料及辅助压紧的作用。其中下弹性结构83位于下模81内,上弹性结构86位于上模80内。所述上模80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模座板801、上垫板802、上模固定板803,其中上垫板802选用较高硬度的材料制成。此类结构主要是为了简化上模80的结构,以降低上模80的加工难度及便于安装。所述下模81包括:下固定板811、下垫板812、下模座板813。其中下模座813、下垫板812、下固定板811三者紧贴固定连接。此类结构主要是为了简化下模81的结构,以降低下模81的加工难度及便于安装。所述卸料结构82起到卸料以及辅助压紧的作用,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座板813上的下卸料板821,且此卸料板821选用较高硬度的材料制成;设置在上固定板803下方且与上固定板803固定连接的卸料盖板822,固定在卸料盖板8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包括正向拉伸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拉伸工位之后还设置有反向拉伸工位,所述反向拉伸工位设置有反向拉伸装置,反向拉伸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设置在上模上的拉伸凸模和设置在下模上的拉伸凹模,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上弹性结构和推件器,用于向下推坯料并实现压坯料,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定位块,用于对坯料进行精确定位;所述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卸料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包括正向拉伸工位,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拉伸工位之后还设置有反向拉伸工位,所述反向拉伸工位设置有反向拉伸装置,反向拉伸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设置在上模上的拉伸凸模和设置在下模上的拉伸凹模,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上弹性结构和推件器,用于向下推坯料并实现压坯料,所述上模上还设置有定位块,用于对坯料进行精确定位;所述上模和下模间还设置有卸料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拉伸工位与反向拉伸工位间设置有空工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的卸料盖板及上卸料板,设置在下模上的下卸料板;所述下模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出下卸料板的下弹性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拉伸盖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镶嵌在上卸料板内,所述推件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