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622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包括若干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呈径向纵向编织连接固定,该防震机构包括主轴部件和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为横截面为环形的柱形结构,该主轴部件包括连接头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头部一端的连接杆,该连接头部宽度大于连接杆宽度,所述缓冲部件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一防震机构的连接杆贯穿固定在另一防震机构的连接头部实现两防震机构的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已经走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总装厂以及试装车间,部分零件缺少专用的存放料架,零件摆放时占地面积大,容易造成损伤等问题,使得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如汽车内饰件,汽车内饰件是汽车的一大重要部件,内饰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内饰的美观性。汽车内饰件采用塑料一次加工成型,内饰件在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经常需要存放和周转,此时要求内饰件的存放和周转需要易放、易取、不易划伤,且运转更方便、快捷。现在汽车内饰件的生产和装配过程均采用纸箱进行存放、周转,由于内饰件重量较沉,搬运过程中纸箱容易损坏,因此造成纸箱消耗量比较大,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并且,采用纸箱存放内饰件在搬运过程中,会出现内饰件相互碰撞,内饰件之间没有防护措施,导致内饰件刮花、磕碰、掉漆等,这对内饰件的外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包括若干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呈径向纵向编织连接固定,该防震机构包括主轴部件和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为横截面为环形的柱形结构,该主轴部件包括连接头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头部一端的连接杆,该连接头部宽度大于连接杆宽度,所述缓冲部件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一防震机构的连接杆贯穿固定在另一防震机构的连接头部实现两防震机构的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头部为中间设有供连接杆贯穿的圆孔的圆柱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头部的径向与连接杆长度方向保持一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缓冲部件的内径与连接杆的宽度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杆呈波浪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缓冲部件的外表面呈花瓣状,且该连接头部的外径大于该缓冲部件的外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主轴部件和缓冲部件为海绵,且所述主轴部件的海绵密度大于缓冲部件的海绵密度。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若干个防震机构进行编织型组装连接起到防震缓冲的作用,且防震机构整体采用海绵,防震效果佳,拆卸方便,易于收纳,且通过增加或减少防震机构的使用数量,增大或减小防震面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内饰件周转箱或存放机构,且本技术不光能形成水平面的防震缓冲层,通过改变连接杆径向或纵向贯穿固定在连接头部能够实现水平面和竖直面共存的防震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震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震机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两个防震机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三个防震机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包括若干防震机构1,该防震机构1呈径向纵向编织连接固定,该防震机构1包括主轴部件11和缓冲部件12,该缓冲部件12为横截面为环形的柱形结构,该主轴部件11包括连接头部111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头部111一端的连接杆112,该连接头部111宽度大于连接杆112宽度,所述缓冲部件12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12上,且一防震机构1的连接杆112贯穿固定在另一防震机构1的连接头部111实现两防震机构1的连接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头部111为中间设有供连接杆112贯穿的圆孔的圆柱形结构,且该连接头部111的径向与连接杆112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本实施例的缓冲部件12的内径与连接杆112的宽度相匹配,且该连接杆112呈波浪形结构,缓冲部件12的外表面呈花瓣状,且该连接头部111的外径大于该缓冲部件12的外径。本实施例的主轴部件11和缓冲部件12为海绵,且所述主轴部件11的海绵密度大于缓冲部件12的海绵密度,主轴部件11的硬度也大于该缓冲部件12的密度。通过采用若干个防震机构1进行编织型组装连接起到防震缓冲的作用,且防震机构1整体采用海绵,防震效果佳,拆卸方便,易于收纳,且通过增加或减少防震机构1的使用数量,增大或减小防震面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内饰件周转箱或存放机构,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不光能形成水平面的防震缓冲层,通过改变连接杆112径向或纵向贯穿固定在连接头部112能够实现水平面和竖直面共存的防震缓冲。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呈径向纵向编织连接固定,该防震机构包括主轴部件和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为横截面为环形的柱形结构,该主轴部件包括连接头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头部一端的连接杆,该连接头部宽度大于连接杆宽度,所述缓冲部件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一防震机构的连接杆贯穿固定在另一防震机构的连接头部实现两防震机构的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震机构,所述防震机构呈径向纵向编织连接固定,该防震机构包括主轴部件和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为横截面为环形的柱形结构,该主轴部件包括连接头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头部一端的连接杆,该连接头部宽度大于连接杆宽度,所述缓冲部件贯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一防震机构的连接杆贯穿固定在另一防震机构的连接头部实现两防震机构的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部为中间设有供连接杆贯穿的圆孔的圆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周转用防震缓冲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平冯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