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204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以解决因现有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自身强度较低而导致防撞性能较差的问题。所述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的横梁和具有开口的壳体,其中,所述横梁的长边具有折边,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通过在横梁主体上设置折弯板,通过使加强壳体与横梁主体和折弯板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增加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强度和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载荷传递效果,从而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防撞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应用于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关注。安全性能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汽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加强车身防撞性能,避免碰撞后车身变形对乘客的伤害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结构起着重要的载荷传递作用,增加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防撞性能是加强车身防撞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为薄壁的金属单片式结构,这种结构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强度有限,当这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受到碰撞时,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防撞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以解决因现有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自身强度较低而导致防撞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的横梁和具有开口的壳体,其中,所述横梁的长边具有折边,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四边形底板,所述底板上的其中三个边分别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远离所述底板的边缘具有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底板的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分别具有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上远离所述底板的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分别具有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三侧板通过所述第三侧板上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折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或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减重孔。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车灯装配孔,汽车内的车灯安装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车灯的发光部分穿过所述车灯装配孔并伸出所述封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折边上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一弧形翻边,所述底板上与所述折边固定连接的一侧边缘具有第二弧形翻边,所述第二弧形翻边与所述第一弧形翻边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弧形翻边与所述第二弧形翻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横梁安装在汽车顶盖上时,所述安装凸台插入汽车顶盖的定位槽中,并通过穿过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折边上具有朝向所述封闭空间外凸起的条形加强筋;所述横梁与所述壳体对应的区域具有朝向所述封闭空间内凸起的凸型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具有以下优势: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中,通过在横梁的一个长边设置折边,可以增加横梁自身的强度;通过在横梁和折边上安装一个壳体,且该壳体与横梁和折边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如此可以增加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强度,并能够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载荷传递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中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采用薄壁的金属单片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佳的载荷传递效果,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受到碰撞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不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防撞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解决因现有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自身强度较低而导致防撞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所述汽车设置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所述汽车与上述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横梁,11-折边,12-第一弧形翻边,13-安装凸台,14-螺栓孔,15-条形加强筋,16-凸型加强筋,21-底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测板,24-第三侧板,25-连接部,26-减重孔,27-车灯装配孔,28-第二弧形翻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包括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的横梁10和具有开口的壳体,其中,横梁10的长边具有折边11,壳体分别与横梁10和折边11固定连接,壳体、横梁10和折边11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具体实施时,请参阅图1至图4,横梁10与折边11为采用冲压工艺或者机加工工艺形成的一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的一体结构。如图1所示,折边11位于横梁10的下方,且折边11的一个边缘与横梁10的一个长边固定连接,折边11的长度方向与横梁10的长度方向平行;壳体为由多个板形成的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装配时,壳体的开口朝向横梁10和折边11,壳体分别与横梁10和折边11固定连接,横梁10和折边11封盖壳体的开口,以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中,通过在横梁10的一个长边设置折边11,可以增加横梁10自身的强度;通过在横梁10和折边11上安装一个壳体,且该壳体与横梁10和折边11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如此可以增加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强度,另外,该封闭空间可以分散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上的载荷,因而可以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载荷传递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中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采用薄壁的金属单片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佳的载荷传递效果,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受到碰撞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不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改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防撞性能。值得一提的是,折边11的长度可以与横梁10的长度相同,但为了减少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的质量,在保证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具有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如图1所示,折边11的长度小于横梁10的长度,折边11的一个边缘与横梁10的一个长边的中部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四边形底板21,底板21上的其中三个边分别具有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4,第二侧板23与第三侧板24相对设置,第一侧板21位于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4之间并分别与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4固定连接;底板21与折边11固定连接,第一侧板22与横梁10固定连接,第二侧板23分别与横梁10和折边11固定连接,第三侧板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的横梁(10)和具有开口的壳体,其中,所述横梁(10)的长边具有折边(11),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顶盖固定连接的横梁(10)和具有开口的壳体,其中,所述横梁(10)的长边具有折边(11),所述壳体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四边形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的其中三个边分别具有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4),所述第二侧板(23)与所述第三侧板(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2)位于所述第二侧板(23)和所述第三侧板(24)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23)和所述第三侧板(2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1)与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2)与所述横梁(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3)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4)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2)上远离所述底板(21)的边缘具有连接部(25),所述第一侧板(22)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2)上的所述连接部(25)与所述横梁(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3)上远离所述底板(21)的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2)的边缘分别具有所述连接部(25),所述第二侧板(23)通过所述第二侧板(23)上的所述连接部(25)分别与所述横梁(10)和所述折边(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4)上远离所述底板(21)的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2)的边缘分别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辉杨文涛贺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