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4975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护本体、两个永磁体及密封片;所述两个永磁体对称收容在所述防护本体的两侧,所述密封片盖设在所述两个永磁体上并与所述防护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防护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持在所述线缆上,所述两个永磁体紧紧吸附在所述金属表面以将所述线缆牢固固定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上述结构,不仅安装方便、简单,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对安装载体没有任何损伤,而且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耐老化、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固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线缆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如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分布式光纤等)固定至金属表面如球罐、浮顶罐浮盘二次密封圈、储油罐、变压器等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线缆如电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分布式光纤等)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为各种设备提供安全预警。因此,将线缆安全安装在金属表面如球罐、浮顶罐浮盘二次密封圈、储油罐、变压器等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一种线缆固定方式为:如在油罐表面上固定线缆时,首先在油罐表面预焊螺母,再使用螺丝等夹具固定线缆或者使用尼龙扎带固定线缆,此种线缆固定方式的安装及维护均非常不方便。又比如在变压器上固定感温电缆时,首先利用万能胶将塑料粘片粘在变压器上,当塑料粘片干燥后再用尼龙扎带将感温电缆捆扎在塑料挂钩上,而塑料粘片干燥时间一般需要12小时,为此,采用塑料挂钩固定安装感温电缆具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两次施工的步骤繁琐,且两次施工间隔时间较长;二是塑料粘片会随着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导致其粘性降低,甚至会自然脱落;三是尼龙扎带的使用寿命短暂,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因老化而发生断裂,从而对感温电缆失去固定作用;四是增加了检查维护的工作量。上述几种线缆固定方式在将线缆固定在金属表面时,由于需要通过采用各种器件将线缆与设备进行连接,线缆的安装与拆卸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螺钉,不仅存在使用不便,影响使用效率的问题;而且这些线缆固定方式还普遍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安装拆解困难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旨在其不仅安装方便、简单,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对安装载体没有任何损伤,而且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耐老化、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固定牢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护本体、两个永磁体及密封片;所述两个永磁体对称收容在所述防护本体的两侧,所述密封片盖设在所述两个永磁体上并与所述防护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防护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持在所述线缆上,所述两个永磁体紧紧吸附在所述金属表面以将所述线缆牢固固定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进一步地,前述的防护本体为一体成型的“凹“字形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防护本体及所述密封片均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防护本体与所述密封片的材质相同;所述永磁体为具有强磁性的永磁铁(NdFeB)。进一步地,前述的防护本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及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分别垂直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及后侧面;所述上表面沿所述防护本体的两侧朝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以收容对应的永磁体于其中,所述密封片盖设在所述两个圆孔的上端;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下表面且位于所述两个圆孔的中间。进一步地,前述的两个圆孔为盲孔,所述卡槽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前侧面相交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后侧面相交的后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通过采用在一体成型的呈“凹”字形的防护本体的底部设置卡槽结构,并在所述防护本体上安装永磁体及密封片,利用所述卡槽定位线缆,利用所述永磁体使所述线缆紧紧贴合在金属表面,利用所述密封片使所述永磁体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仅安装方便、简单,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对安装载体没有任何损伤,而且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耐老化、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固定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线缆固定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线缆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将线缆如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电缆、分布式光纤等)固定至金属表面,如球罐、浮顶罐浮盘二次密封圈、储油罐、变压器等,的线缆固定装置。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包括防护本体1、两个永磁体2及密封片3。所述两个永磁体2对称收容在所述防护本体1的两侧,所述密封片3盖设在所述两个永磁体2上并与所述防护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所述永磁体2的强磁性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上,而所述防护本体1起到保护所述永磁体2及定位所述线缆的作用,所述密封片3使所述永磁体2与外界完全隔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大致呈“凹”字形。所述防护本体1及所述密封片3均采用金属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不锈钢等材质,且所述防护本体1与所述密封片3的材质相同;所述永磁体2为具有强磁性的永磁铁(NdFeB)。所述防护本体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表面10及下表面11,以及与所述上表面10及所述下表面11分别垂直连接且相对设置的前侧面12及后侧面(未标号)。所述上表面10沿所述防护本体1的两侧朝所述下表面11的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孔100以收容对应的永磁体2于其中。所述密封片3盖设在所述两个圆孔100的上端。所述下表面11上位于两个圆孔1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110,所述卡槽110卡持在所述线缆上,所述两个永磁体2紧紧吸附在所述金属表面以将所述线缆牢固固定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圆孔100为盲孔,所述卡槽110从所述下表面11与所述前侧面12相交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下表面11与所述后侧面相交的后端。所述防护本体1可通过CNC数控机床或模具加工制造,再将所述永磁体2采用冲压方式嵌入至所述防护本体1两侧对应的圆孔100中,然后再将所述密封片3采用冲压方式固定在所述永磁体2的上方,且使所述密封片3与所述防护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面。至此,即完成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组装。当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将所述线缆固定至金属的表面时,先将而需要固定的线缆布置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再将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的所述卡槽110对准所述线缆并卡在所述线缆上,通过内置在所述防护本体1内的所述永磁体2使所述线缆紧紧贴合在所述金属的表面。当需要拆除所述线缆时,直接拔下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即可。这种线缆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线缆时,不仅不需要打孔和用螺钉固定、捆扎等,并且方便调整所述线缆的布局,所述线缆的拆装既方便又快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固定装置,通过采用在一体成型的呈“凹”字形的防护本体的底部设置卡槽结构,并在所述防护本体上安装永磁体及密封片,利用所述卡槽定位线缆,利用所述永磁体使所述线缆紧紧贴合在金属表面,利用所述密封片使所述永磁体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仅安装方便、简单,无需其它辅助工具,对安装载体没有任何损伤,而且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耐老化、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固定牢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缆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护本体、两个永磁体及密封片;所述两个永磁体对称收容在所述防护本体的两侧,所述密封片盖设在所述两个永磁体上并与所述防护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防护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持在所述线缆上,所述两个永磁体紧紧吸附在所述金属表面以将所述线缆牢固固定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将线缆固定至金属表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防护本体、两个永磁体及密封片;所述两个永磁体对称收容在所述防护本体的两侧,所述密封片盖设在所述两个永磁体上并与所述防护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防护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持在所述线缆上,所述两个永磁体紧紧吸附在所述金属表面以将所述线缆牢固固定在所述金属的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为一体成型的“凹“字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及所述密封片均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防护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武光乔翼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电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