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4421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载板。载板的其中一个表面具有至少两对位柱。将堆叠元件模块设置在具有前述至少两对位柱的表面上,其中堆叠元件模块位于前述至少两对位柱之间。提供线路基板。线路基板包括第一介电层,其中第一介电层具有至少两对位孔以及贯穿开口及至少一导通孔。使各个对位柱对准于对应的对位孔,并将线路基板设置在载板上,以令各个对位柱嵌入对应的对位孔,且堆叠元件模块埋设在贯穿开口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线路基板主要是由多层经过图案化的线路层(patternedcircuitlayer)以及介电层(dielectriclayer)交替叠合所构成。其中,图案化线路层是由铜箔层(copperfoil)经过微影与腐蚀加工定义形成,而介电层配置在图案化线路层之间,用以隔离图案化线路层。此外,相叠的图案化线路层之间是通过贯穿介电层的镀通孔(PlatingThroughHole,简称:PTH)或导电孔道(conductivevia)而彼此电性连接。最后,在线路基板的表面配置各种电子元件(例如,主动元件或被动元件),并通过内部线路的电路设计而达到电子信号传递(electricalsignalpropagation)的目的。然而,随着市场对于电子产品需具有轻薄短小且携带方便的需求,因此在目前的电子产品中,是将原先焊接在线路基板上的电子元件设计为可埋设在线路基板内部的嵌入式元件,如此可以增加基板表面的布局面积,以达到电子产品薄型化的目的。在现有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过程中,通常是先在介电层形成通孔或盲孔,再将单一个元件内埋在前述通孔或盲孔。因此,在使多个元件内埋在同一层介电层或不同层介电层时,需反复进行形成通孔或盲孔在介电层以及将元件内埋在前述通孔或盲孔等步骤,不仅制作流程复杂,亦会造成材料的耗费。此外,内埋元件与前述通孔或盲孔的内侧壁仍存在间隙,前述间隙不但容易影响压合时基板与内埋元件的结合性,也会影响压合时内埋元件与接点对位时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具有简易的制作流程,并能降低制作成本及提高制作良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具有相对两表面的载板。载板具有位于其中一个表面上的至少两对位柱。将堆叠元件模块设置在具有前述至少两对位柱的表面上,其中堆叠元件模块位于前述至少两对位柱之间。接着,提供线路基板。线路基板包括第一介电层,其中第一介电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第二表面的至少两对位孔以及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贯穿开口及至少一导通孔。之后,使各个对位柱对准于对应的对位孔,并将线路基板设置在载板上,以令各个对位柱嵌入对应的对位孔,且堆叠元件模块埋设在贯穿开口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堆叠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核心板,包括核心介电层与位于核心介电层上的核心金属层。b、图案化核心金属层以形成核心线路层,并形成多个贯孔在核心介电层。c、形成胶层于核心介电层上,其中胶层与核心线路层位于核心介电层的相对两侧,且胶层覆盖这些贯孔。d、将多个元件分别设置在这些贯孔内,且由胶层所固定。e、形成增层结构在核心介电层上,并覆盖核心线路层、这些贯孔及这些元件。接着,重复上述步骤a至e,以分别形成第一封装体与第二封装体。之后,利用第一封装体与第二封装体形成多个堆叠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利用第一封装体与第二封装体以形成多个堆叠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单体化第一封装体以形成多个第一封装单元。接着,单体化第二封装体以形成多个第二封装单元。接着,翻转这些第二封装单元,使各个第二封装单元的胶层朝向对应的第一封装单元的胶层。之后,移除各个第二封装单元的胶层,并使各个第一封装单元叠置在对应的第二封装单元上,其中各个第一封装单元的胶层连接对应的第二封装单元的核心介电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形成增层结构在核心介电层上,并覆盖核心线路层、这些贯孔及这些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增层介电层与增层金属层,其中增层金属层位于增层介电层的表面上。接着,使增层介电层压合至核心介电层,以令增层介电层覆盖核心线路层、这些贯孔及这些元件。之后,图案化增层金属层以形成增层线路层,并形成多个导电通孔在增层介电层,其中各个导电通孔电性连接增层线路层与对应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载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第二介电层,其中第二介电层的相对两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后,图案化第一金属层,以形成前述至少两对位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线路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第一介电层、位于第一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三金属层以及位于第一介电层的第二表面上的第四金属层。接着,图案化第三金属层与第四金属层,以分别形成第三线路层与第四线路层。接着,形成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前述至少一导通孔,以电性连接第三线路层与第四线路层。之后,形成位于第二表面的前述至少两对位孔,并形成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贯穿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将设置在载板上的堆叠元件埋设在凹槽内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形成第三介电层以及第五金属层在第一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三介电层覆盖第一介电层的第一表面、第三线路层、前述至少一导通孔、贯穿开口与堆叠元件模块。接着,图案化第五金属层以形成第五线路层,并形成至少一第一导电盲孔在第三介电层以电性连接第五线路层与第三线路层。之后,图案化第二金属层以形成第二线路层,并形成至少一第二导电盲孔在第二介电层以电性连接第二线路层与第四线路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形成第四介电层与第六线路层在第二介电层上,其中第四介电层具有至少一第三导电盲孔,以电性连接第六线路层与第二线路层。接着,形成第五介电层与第七线路层在第三介电层上,其中第五介电层具有至少一第四导电盲孔,以电性连接第七线路层与第五线路层。之后,形成第一焊罩层在第四介电层与第六线路层上,并暴露出前述至少一第三导电盲孔。形成第二焊罩层在第五介电层与第七线路层上,并暴露出前述至少一第四导电盲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对位孔的数量是对应于对位柱而设置。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欲埋设在线路基板的元件进行堆叠封装的步骤,其中堆叠元件模块中的元件的数量可视设计需求而有所调整,故能提高加工上的弹性与封装的完整性(integrity)。接着,将堆叠元件中设置在具有对位柱的载板上,其中对位柱可作为后续封装时的对位基准点。另一方面,线路基板具有容置堆叠元件模块所用的贯穿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具有相对两表面的载板,该载板具有位于该两表面的其中一者上的至少两对位柱;将堆叠元件模块设置在具有该至少两对位柱的该表面上,其中该堆叠元件模块位于该至少两对位柱之间;提供线路基板,包括第一介电层,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二表面的至少两对位孔以及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贯穿开口及至少一导通孔;以及使各该对位柱对准于对应的该对位孔,并将该线路基板设置在该载板上,以令各该对位柱嵌入对应的该对位孔,且该堆叠元件模块埋设在该贯穿开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具有相对两表面的载板,该载板具有位于该两表面的其中一者上的
至少两对位柱;
将堆叠元件模块设置在具有该至少两对位柱的该表面上,其中该堆叠元
件模块位于该至少两对位柱之间;
提供线路基板,包括第一介电层,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
面与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二表面的至少两对位孔以及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
二表面的贯穿开口及至少一导通孔;以及
使各该对位柱对准于对应的该对位孔,并将该线路基板设置在该载板上,
以令各该对位柱嵌入对应的该对位孔,且该堆叠元件模块埋设在该贯穿开口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堆叠元件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
a、提供核心板,包括核心介电层与位于该核心介电层上的核心金属层;
b、图案化该核心金属层以形成核心线路层,并形成多个贯孔在该核心介
电层;
c、形成胶层在该核心介电层上,其中该胶层与该核心线路层位于该核心
介电层的相对两侧,且该胶层覆盖该些贯孔;
d、将多个元件分别设置在该些贯孔内,且由该胶层所固定;
e、形成增层结构在该核心介电层上,并覆盖该核心线路层、该些贯孔及
该些元件;
重复上述步骤a至e,以分别形成第一封装体与第二封装体;以及
利用该第一封装体与该第二封装体形成多个该堆叠元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该第一封装体与该第二封装体以形成多个该堆叠元件模块的制作方法包
括:
单体化该第一封装体以形成多个第一封装单元;
单体化该第二封装体以形成多个第二封装单元;
翻转该些第二封装单元,使各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胶层朝向对应的该第

\t一封装单元的该胶层;以及
移除各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胶层,并使各该第一封装单元叠置于对应的
该第二封装单元上,其中各该第一封装单元的该胶层连接对应的该第二封装
单元的该核心介电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元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e形成该增层结构在该核心介电层上,并覆盖该核心线路层、该些
贯孔及该些元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增层介电层与增层金属层,其中该增层金属层位于该增层介电层的
表面上;
使该增层介电层压合至该核心介电层,以令该增层介电层覆盖该核心线
路层、该些贯孔及该些元件;以及
图案化该增层金属层以形成增层线路层,并形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丞博陈盈儒
申请(专利权)人: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