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559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挂钩部来将背带部件装配的便携用箱。便携用箱具备呈中空箱状的箱本体(13)以及设置在所述箱本体(13)的安装部(25、26)。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箱本体(13)立起来的一对立柱部(25a、26c)以及架设于所述一对立柱部的突出端之间的横梁部(25b、26d),并至少一部分上紧贴有从所述箱本体(13)突出的增强突起(31、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便携用箱(carryingcase)。
技术介绍
在测量中,有必要将如全站仪那样的测量器械携带到进行测量的现场。因此,考虑到能够将测量器械收纳于便携用箱中并使用携带用具来将便携用箱背负的情况(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种便携用箱中,装配将便携用箱自身覆盖的携带用具,并通过将所述携带用具的肩带部挎于两肩来以将测量器械收纳的状态背负,从而保护所述测量器械的同时使携带容易。〔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907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携带用具是覆盖便携用箱的同时装配于便携用箱的结构,因此导致所述携带用具变大,并且使用、保管测量器械时的便携用箱及携带用具的操作变为烦琐。从而考虑到,在便携用箱中,使用简易结构的背带部件来替代覆盖便携用箱全体的携带具,所述简易结构的背带部件为挎于两肩的挎肩带部上设置有用于装配的挂钩部的部件。因此,在便携用箱中,能够通过挂钩部来进行背带部件的装配的结构所被期待。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所创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挂钩部来将背带部件装配的便携用箱。(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用箱具备呈中空箱状的箱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箱本体立起来的一对立柱部以及架设于所述一对立柱部的突出端之间的横梁部,并至少一部分上紧贴有从所述箱本体突出的增强突起。(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用箱,能够通过挂钩部来将背带部件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用箱的一例的实施例的便携用箱10在第一正面16一侧中从正侧X侧面18A一侧观察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为示出将便携用箱10在第一正面16一侧中从负侧X侧面18B一侧观察的情况的说明图。图3为放大示出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1的上侧安装金属件25的说明图。图4为放大示出设置在第一外壳部11的下侧安装金属件26的说明图。图5为为了说明下侧安装金属件26的设置情况而将各部件分解示出的说明图。图6为示出利用两个下侧安装金属件26及两个安装孔部27来装配了冲击吸收部件5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为将装配有冲击吸收部件50的状态从负侧X侧面18B一侧观察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为示出冲击吸收部件50之外,还装配有背带部件60的状态的说明图,背带部件60是利用上侧安装金属件25及两个下侧安装金属件26来装配。图9为示出将冲击吸收部件50之外还装配有背带部件60的状态从负侧X侧面18B一侧观察的情况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用箱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使用图1至图9来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用箱的一例的便携用箱10的概略结构。便携用箱10通过收纳物品来保护该物品并使携带容易,在本实施例中,收纳全站仪等的测量器械。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便携用箱10是用于形成收纳空间的第一外壳部11和第二外壳部12相闭合而构成。在以下说明中,在收纳状态下第一外壳部11和第二外壳部12所相向的方向设为Z方向,并第一外壳部11一侧设为Z方向正侧。此外,沿着在图1及图2中便携用箱10所被放置的面的方向且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并将图1正面观看时的进深一侧设为X方向负侧。进而,与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图1及图2正面观看时的上侧设为Y方向正侧。第一外壳部11及第二外壳部12分别呈“凹”字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树脂材料的射出成型而形成。所述第一外壳部11和第二外壳部12通过设置在Y方向负侧的端部的铰链来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连接,利用设置在Y方向正侧的端部的固定用具14来以闭合的状态固定。第一外壳部11和第二外壳部12在Z方向上闭合而形成呈中空箱状的箱本体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本体13呈向X方向伸长的长方体形状,利用设置在Y方向正侧的端部的握持部15来携带。在箱本体13(便携用箱10)中,第一外壳部11中的位于Z方向(Z方向正侧)的平坦面设为第一正面16,第二外壳部12中的位于Z方向(Z方向负侧)的平坦面设为第二正面17。所述第一正面16和第二正面17分别与含有X方向及Y方向的面平行且在Z方向上并排,向所述Z方向观察时呈四角形状。所述第一外壳部11设置有: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第一中央增强沟22、一对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一对第一侧方增强沟24、一个上侧安装金属件25(参见图1)、两个下侧安装金属件26(参见图2)、以及两个安装孔部27(参见图1)。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形成在第一正面16的Y方向中的中央位置,并向Z方向突出的同时向X方向延伸,并且Y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及Z方向上的尺寸(高度尺寸)全长均匀。所述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的X方向上的两端延伸至在第一外壳部11中位于X方向的两个X侧面18(正侧X侧面18A(参见图1)及负侧X侧面18B(参见图2))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作为线状增强突条来发挥作用。所述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上设置第一中央增强沟22。所述第一中央增强沟22形成在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的Y方向上的中央,并向Z方向负侧凹陷的同时顺着所述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的方向(X方向)延伸。第一中央增强沟22的Y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及Z方向上的尺寸(深度尺寸)全长均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央增强沟22内设置有用于记载公司名、商品名、商标名等的板材22a。一对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形成在Y方向上夹着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的位置、即第一中央增强突条21的Y方向正侧的位置和Y方向负侧的位置,并向Z方向正侧突出的同时向X方向延伸。此两个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的Y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及Z方向上的尺寸(高度尺寸)全长均匀。两个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的在第一正面16中沿着X方向的两端向第一正面16(第一外壳部11)的四个角部28中与自己最近的角部弯曲。各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上设置第一侧方增强沟24。各第一侧方增强沟24形成在所对应的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的Y方向上的中央,并向Z方向负侧凹陷的同时顺着所述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的方向延伸。各第一侧方增强沟24的Y方向上的尺寸(宽度尺寸)及Z方向上的尺寸(深度尺寸)全长均匀。因此,如图2所示,各第一侧方增强沟24的、在X方向上的各中央部分沿X方向延伸,X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效仿所对应的第一侧方增强突条23而朝向第一正面16(第一外壳部11)中所对应的角部28弯曲并延伸至该角部28之上。由此,在Y方向正侧的第一侧方增强沟24中,X方向正侧的端部朝向位于X方向正侧且Y方向正侧的角部28;X方向负侧的端部朝向位于X方向负侧且Y方向正侧的角部28。此外,在Y方向负侧的第一侧方增强沟24中,X方向正侧的端部朝向位于X方向正侧且Y方向负侧的角部28;X方向负侧的端部朝向位于X方向负侧且Y方向负侧的角部28。图1及图2所示,一个上侧安装金属件25及两个下侧安装金属件26设置于箱本体13的环状增强突条29上。所述环状增强突条29设置成:在长方体形状的箱本体13中,以Z方向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全周向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环状增强突条29呈横贯在箱本体13中位于X方向上的两个X侧面18(正侧X侧面18A(参见图1)及负侧X侧面18B(参见图2))和位于Y方向上的两个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用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呈中空箱状的箱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箱本体立起来的一对立柱部以及架设于所述一对立柱部的突出端之间的横梁部,并至少一部分上紧贴有从所述箱本体突出的增强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30 JP 2015-1945751.一种便携用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呈中空箱状的箱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从所述箱本体立起来的一对立柱部以及架设于所述一对立柱部的突出端之间的横梁部,并至少一部分上紧贴有从所述箱本体突出的增强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在围绕所述箱本体的侧面的同时从所述侧面突出的环状增强突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着所述侧面突出,所述增强突起以从所述侧面以及所述环状增强突条突出的状态紧贴于所述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真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拓普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