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954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该换热器本体上设有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该第一换热箱和该第二换热箱的内部设有换热介质,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之间设有隔板,该第一换热箱上设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换热管,该第二换热箱上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穿过该隔板延伸至该第一换热箱内部,该流体出口上设有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智能换热器,由于设有该循环系统,当换热后的流体不合格换热要求时能够控制其重新进行换热,防止了排出不合格流体的现象,因此该智能换热器智能化程度高,且该智能换热器换热效率高,换热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因此换热器被广泛运用在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
当中。现有技术中,目前使用的换热器智能化程度较低,通常需要手动进行控制和操作,特别是无法自动识别换热后的流体是否达到换热标准,并且当人工检测到换热后的流体没有达到标准时,只能将整个换热系统停机,然后对该换热器进行处理后再继续换热,因此该种换热器效率低,无法满足大规模换热,不仅如此,目前使用的换热器结构复杂,维修和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换热器。一种智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及设于该换热器本体上的循环系统;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之间设有隔板,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的内部设有换热介质,该第一换热箱上设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两端分别与该流体进口和该流体出口连接的换热管,该第二换热箱上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穿过该隔板延伸至该第一换热箱内部;该循环系统设于该流体出口上,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一控制系统、循环管道和流体出口管道,该流体出口管道与该流体出口连接,该流体出口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该循环管道一端与该流体出口管道连接,该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该流体进口连接,该循环管道与该流体出口管道的连接处设于该第一电磁阀的前面,该循环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阀,该第一温度检测器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设置在该流体出口上,用于持续检测换热后的流体的温度并传送至该第一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当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该第一控制系统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该第二电磁阀打开,将该换热后的流体重新排入到该第一换热箱内进行换热。上述智能换热器,由于该流体出口上设有该循环系统,当该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换热后的流体没有达到换热标准时,该第一控制系统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控制该第二电磁阀打开,使得流体通过该循环管道重新流入到该第一换热箱内进行再次换热。因此该智能换热器智能化程度高,且该智能换热器的换热质量有保障。进一步地,该智能换热器还包括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设于该第二换热箱的外部侧表面上,包括第二温度检测器、第二控制系统和回收管道;该回收管道一端设于该第二换热箱的内侧底部且卡设有与该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水泵,该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该第二换热箱的内侧顶部,该回收管道上设有回收处理室,该第二温度检测器设于该第二换热箱的内部,用于持续检测该换热介质的温度并传送至该第二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当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该第二控制系统控制该水泵打开,将该换热介质排入到该回收处理室进行处理,最终重新排入到该第二换热箱内。进一步地,该流体进口上设有节流阀。进一步地,该流体进口和该流体出口与该第一换热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该回收管道与该第二换热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该回收处理室的内部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地,该第一换热箱和该第二换热箱上均设有气压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智能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换热器本体10循环系统20回收系统30搅拌器40换热介质1第一换热箱11第二换热箱12隔板13保温层14流体进口111流体出口112换热管113连接管1131蛇型管1132节流阀1111回流管121第一控制系统21循环管道22流体出口管道23第一温度检测器24第一电磁阀231第二电磁阀221第二控制系统31回收管道32第二温度检测器33回收处理室321水泵322滚轮15锁紧扳手151气压表1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0及设于该换热器本体10上的循环系统20、回收系统30和搅拌器40。该换热器本体10上设有第一换热箱11和第二换热箱12,该第一换热箱11与该第二换热箱12之间设有隔板13。该第一换热箱11和该第二换热箱12的内部均设有保温层14和换热介质1,该保温层14可以防止该第一换热箱11和该第二换热箱12内部的该换热介质1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传递,提高了整个该智能换热器系统的换热效率。该换热器本体10的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四个滚轮15,该滚轮15上设有锁紧扳手151,该滚轮15使得该智能换热器移动方便。该第一换热箱11上设有流体进口111、流体出口112和两端分别与该流体进口111和该流体出口112连接的换热管113,该流体进口111和该流体出口112与该第一换热箱1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该换热管113上设有连接管1131和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该连接管113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蛇型管1132,两个该蛇型管1132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该流体进口111和该流体出口112连接,并且两个该蛇型管1132与该流体进口111、该连接管1131和该流体出口11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结构,两个该蛇型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的外表面均设有鳍片层,该鳍片层增强了该蛇型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的热传导能力,两个该蛇型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的内表面均涂有钛纳米材料,该钛纳米材料使得该蛇型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的内壁不容易产生污垢,该连接管1131的形状呈“U”型,两个该蛇型管1132相互平行且竖直的设置在该第一换热箱11的内部,两个该蛇形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均由玻璃材料制作而成,采用玻璃材料使得该蛇形管1132和该连接管1131的内部结构稳定且能耐受高温。该流体进口111上设有节流阀1111,该节流阀1111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速。该第二换热箱12上设有回流管121,该回流管121穿过该隔板13延伸至该第一换热箱11的内部,该回流管121由多个U型管首尾相连接而成,每个该U型管之间的相互连接处均设于该隔板13内部,使得该回流管121拆卸简单,维修和保养方便,该回流管121与该隔板1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及设于该换热器本体上的循环系统;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之间设有隔板,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的内部设有换热介质,该第一换热箱上设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两端分别与该流体进口和该流体出口连接的换热管,该第二换热箱上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穿过该隔板延伸至该第一换热箱内部;该循环系统设于该流体出口上,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一控制系统、循环管道和流体出口管道,该流体出口管道与该流体出口连接,该流体出口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该循环管道一端与该流体出口管道连接,该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该流体进口连接,该循环管道与该流体出口管道的连接处设于该第一电磁阀的前面,该循环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阀,该第一温度检测器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设置在该流体出口上,用于持续检测换热后的流体的温度并传送至该第一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当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该第一控制系统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该第二电磁阀打开,将该换热后的流体重新排入到该第一换热箱内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及设于该换热器本体上的循环系统;该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之间设有隔板,该第一换热箱与该第二换热箱的内部设有换热介质,该第一换热箱上设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两端分别与该流体进口和该流体出口连接的换热管,该第二换热箱上设有回流管,该回流管穿过该隔板延伸至该第一换热箱内部;该循环系统设于该流体出口上,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一控制系统、循环管道和流体出口管道,该流体出口管道与该流体出口连接,该流体出口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该循环管道一端与该流体出口管道连接,该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该流体进口连接,该循环管道与该流体出口管道的连接处设于该第一电磁阀的前面,该循环管道上卡设有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阀,该第一温度检测器与该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且设置在该流体出口上,用于持续检测换热后的流体的温度并传送至该第一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当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该第一控制系统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并控制该第二电磁阀打开,将该换热后的流体重新排入到该第一换热箱内进行换热。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陶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触创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