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丰专利>正文

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2681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伸缩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所述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包括外管、内管、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动件、锥形套和摩擦控制组件,所述锥形套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端部,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用于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锥形套的锥面作径向运动,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防止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使外管与内管双向锁紧,一方面使内管与外管的连接更稳固,另一方面也使内管和外管伸缩长度方向上的调节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伸缩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伸缩管通过内外管之间的相对移动来改变长度,可根据需要拉长或缩短,既方便携带,又减轻了重量,在各种长度工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便于伸缩管进行长度方向上的调节,管内常常设置有锁紧装置,现有的锁紧装置通常为卡扣式、旋转脚管式和旋转脚管上的圆螺母式等机械式锁紧装置,该类锁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再次调节伸缩管的长度时,需要改变原来伸缩管的工作状态,采用手工程序调整后再恢复原来伸缩管的工作状态,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研发了单向自动锁紧式装置,该类锁紧装置可以在伸缩管的使用状态下自由调节其长度,但是因为其伸缩管内的锁紧力是单向的,在外力或者重力作用下,锁紧装置容易从外管内壁脱离,造成锁紧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向自动锁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向自动锁紧装置通过单向锁紧力锁紧,在较大外力或重力作用下,锁紧装置容易从外管的内壁脱离,造成锁紧失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包括外管、内管、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动件、锥形套和摩擦控制组件,所述锥形套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端部,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用于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锥形套的锥面作径向运动,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防止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脱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和挂钩,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内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挂钩用于与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控制组件包括限位件、推杆组件、弹簧和阻挡块,所述推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推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组件上,所述阻挡块用于与所述挂钩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推杆和套管,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连接,所述锥形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的外部,所述套管的周向设置有凸台,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锥形套与所述凸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第二推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杆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杆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铰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并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杆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保持架,所述滑动件为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托架,所述滑动件为锁紧卡块,所述锁紧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锁紧卡块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套的锥面相配合的楔形面。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套上设置有挡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橡胶块。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注油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内双向锁紧装置,通过在外管内设置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使外管与内管双向锁紧,增大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锁紧力,使锁紧状态更加牢固,避免了在较大外力或者重力作用下,锁紧装置从外管的内壁脱离,造成锁紧失效的技术问题,使伸缩管在长度方向上的调节更为方便和稳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1-外管;102-内管;103-旋箍;104-锥形套;105-滚珠;106-保持架;107-固定块;108-挂钩;109-弹簧;110-阻挡块;111-第一推杆;112-套管;113-凸台;114-第二推杆;115-弹性件;116-第一杆部117-第二杆部;118-挡圈;119-第一轴销;120-第二轴销;121-轴销孔;122-托架;123-锁紧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有技术中的伸缩管内的单向锁紧装置,主要依靠摩擦制动组件与外管的内壁单方向相抵接,使所述内管和外管进入锁定状态,但是当外管使用较大外力或者重力作用下,摩擦制动组件会在从外管的内壁滑移,造成锁紧失效,使所述伸缩管无法调节达到所需的长度,给用户带来不便,本专利技术对伸缩管内的单向自动锁紧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有摩擦制动组件与外管的内壁抵接达到锁紧效果的基础上,在内管的管壁上增设第二锁紧机构,增大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锁紧力,使锁紧状态更加牢固,从而使伸缩管在长度方向的调节更加方便和稳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所述伸缩管包括外管101和内管102,所述外管101和所述内管102连接处设置有旋箍103。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在平常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动件、锥形套和摩擦控制组件,所述锥形套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端部,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用于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锥形套的锥面作径向运动,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于防止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
紧机构;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滑动件、锥形套和摩擦控
制组件,所述锥形套设置于所述内管的端部,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用于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
锥形套的锥面作径向运动,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用
于防止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
固定块和挂钩,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内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挂钩
用于与所述摩擦控制组件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控制组件包括
限位件、推杆组件、弹簧和阻挡块,所述推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推杆组件
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组件上,所述阻挡块用于与所述挂
钩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内双向自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
推杆和套管,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
的一端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块连接,所述锥形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推杆的外
部,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