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562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调节脚轮,包括滚轮、滚轮支架以及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竖直固定连接于该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枢设安装于该滚轮支架上;还包括转接部、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所述安装轴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设有与该安装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套设于该安装轴上;所述的转接部套设于该安装轴上的不同位置并由该第一、第二紧固件配合拧紧以固定;所述安装轴可相对该转接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纹配合的调节方式,调节精度高,可实现对滚轮的高精度平衡调节;转接部可在安装轴轴向方向上调节,实现了较大的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脚轮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以保持车辆平衡的脚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叉车等搬运车辆在搬运物体时方向调节的灵活性,搬运车辆多采用带有转向结构的轮子,即脚轮。脚轮机构的应用使车辆不仅可实现轻松搬运,还可以在搬运过程中朝向任何方向转动,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单台搬运车辆一般同时使用多组脚轮机构,为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补偿车架结构的组装误差,需调节脚轮机构高度以使多组脚轮平衡;另外实际使用中,根据牵引车辆等不同,需调整搬运车辆高度以满足实际需求,也常需由脚轮机构的调节来实现。授权公告号为CN204774393U的专利技术文件公布了一种高度可调脚轮结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可调试安装块和轮子;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轴承相连,通过底板固定于车架上以实现该脚轮结构的固定;通过固定于第二支架上的可调试安装块的齿轮位置和销钉的配合安装,以实现对轮子相对底板高度的调节。现有技术方案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轮子相对底板的高度是通过齿轮结构与销钉配合实现,调节精度过于粗放,实际使用中不能完全达到多组脚轮平衡的效果;(2)调节范围过窄,当搬运车辆需较大的高度调整时,现有脚轮结构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调节脚轮,以解决现有脚轮机构调节精度不足、调节范围过小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可调节脚轮,包括滚轮、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竖直设置有安装轴,所述滚轮枢设安装于该滚轮支架上;还包括转接部、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所述安装轴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设有与该安装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套设于该安装轴上;所述的转接部套设于该安装轴上的不同位置并由该第一、第二紧固件配合拧紧以固定;所述安装轴可相对该转接部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的外周圈各自开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面,分别为第一夹持面以及第二夹持面;该第一、第二夹持面用于与工具配合夹紧,进而实现对该第一、第二紧固件的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安装轴上设置有工具固定部,用于与工具配合夹紧以固定该安装轴,进而实现对第一或第二紧固件在该安装轴上位置的调节。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工具固定部设置于安装轴的相对该滚轮支架的一端,所述的工具固定部为内六角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二紧固件为开设有内螺纹的轴承内圈,所述的转接部是环套于该轴承内圈上的轴承外圈,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该轴承外圈用于安装于车体结构上,该轴承内圈以及螺母在安装轴的不同位置上配合拧紧,以实现该轴承外圈相对该安装轴轴线方向上位置的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滚轮支架包括第一滚轮支架以及第二滚轮支架,所述第一、第二滚轮支架通过枢接轴相枢设连接,且该第一、第二滚轮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作用于该第一滚轮支架,以缓冲该第一滚轮支架相对该第二滚轮支架转动过程对该第二滚轮支架的冲击或震动;所述的滚轮安装于该第一滚轮支架上,所述的安装轴设于该第二滚轮支架上。本技术将转接部固定于搬运车辆的车架上,实现了对该可调节脚轮的固定,且安装轴可相对转接部转动,以实现对滚轮运动方向的灵活调节;进一步的,该第一、第二紧固件配合拧紧于安装轴上,以实现对转接部相对安装轴位置的固定,且通过调节第一、第二紧固件在安装轴上的位置,可实现滚轮相对转接部位置的调节。本技术采用螺纹配合的调节方式,调节精度高,可实现对滚轮组的高精度平衡调节;转接部可在安装轴轴向方向上调节,实现了较大的调节范围。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可调节脚轮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可调节脚轮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转接部与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转接部与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该实施例的可调节脚轮,包括滚轮1、滚轮支架2以及安装轴3,所述安装轴3竖直固定连接于该滚轮支架2上。滚轮支架2包括第一滚轮支架21、第二滚轮支架22、缓冲装置24以及枢接轴23;所述第一滚轮支架21通过枢接轴23相枢设连接于该第二滚轮支架22上;缓冲装置24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滚轮支架21上,另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滚轮支架22上。该第一滚轮支架21上还设置有滚轮轴11,滚轮1通过安装于该滚轮轴11上实现了与第一滚轮支架21的枢设连接;同时该安装轴3竖直固定于该第二滚轮支架22的上端,实现了安装轴3间接固定滚轮1的技术效果。当滚轮1在地面上运动,由于地面的凹凸不平等随机因素,地面会对该滚轮1产生随机的冲击作用力,由于第一、第二滚轮支架21、22枢设连接的设置,当滚轮1受冲击作用力时,该第一滚轮支架21以枢接轴23绕第二滚轮支架22转动,同时缓冲装置24作用于该第一滚轮支架21,起到了吸收第一滚轮支架21的冲击能量的作用,使第二滚轮支架22不受第一滚轮支架21的冲击或震动。结合图1以及图2,所述安装轴3开设有外螺纹,且第一紧固件4以及第二紧固件52开设有设有与该安装轴3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该第一紧固件4以及第二紧固件52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依次环套于该安装轴3上。在安装过程中,使第一紧固件4与第二紧固件52的端面相接触,同时在该安装轴3上逆向拧紧该两紧固件,使该两紧固件相接触面产生沿安装轴3轴线方向上的互斥的作用力,即使该第一紧固件4、第二紧固件52均承受轴向力,进而使第一紧固件4以及第二紧固件52的内螺纹与安装轴3的外螺纹产生较大静摩擦力,实现了该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2在该安装轴3上位置的固定。进一步的,转接部51套设该第二紧固件52上,且通过转动体53固定安装在第二紧固件52上,由于转动体53为多组滚珠,使安装轴3可相对该转接部51转动。结合图1和图2,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52为带内螺纹的轴承内圈,转接部51为与该轴承内圈相配合的轴承外圈,结合转动体53,三者均属于带螺纹深沟球轴承5的主要部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4为六角螺母,安装中将外六角螺母与轴承内圈配合拧紧于安装轴3上的不同位置,即实现了滚轮1相对转接部51高度位置的调节。安装轴3的相对该滚轮支架1的一端还设置有作为工具固定部为内六角孔31,调节过程中,以内六角扳手卡入该内六角孔31,以实现对安装轴3的精确转动,可达到最佳的调节效果。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4为六角螺母,该六角螺母上开设有多组第一夹持面41。在调节该第一紧固件4时,以梅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节脚轮,包括滚轮、滚轮支架以及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竖直固定连接于该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枢设安装于该滚轮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部、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所述安装轴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设有与该安装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套设于该安装轴上;所述的转接部套设于该安装轴上的不同位置并由该第一、第二紧固件配合拧紧以固定;所述安装轴可相对该转接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脚轮,包括滚轮、滚轮支架以及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竖直固定连接于该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枢设安装于该滚轮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部、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
所述安装轴开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设有与该安装轴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套设于该安装轴上;
所述的转接部套设于该安装轴上的不同位置并由该第一、第二紧固件配合拧紧以固定;所述安装轴可相对该转接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紧固件的外周圈各自开设有至少一组夹持面,分别为第一夹持面以及第二夹持面;该第一、第二夹持面用于与工具配合夹紧,进而实现对该第一、第二紧固件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轴上设置有工具固定部,用于与工具配合夹紧以固定该安装轴,进而实现对第一或第二紧固件在该安装轴上位置的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良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