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0381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包括:空腔圆管、直线位移传感器、工字型活塞和金属杆;空腔圆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动硬管和制动软管的接口螺纹连接;在空腔圆管内设置有一工字型活塞;工字型活塞与空腔圆管过渡配合;在工字型活塞的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一金属杆;在金属杆的顶端设置有直线位移传感器,且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滑块与金属杆顶端固定在一起;直线位移传感器与空腔圆管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精确度高,适用于小流量大压力制动需液量的准确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良好的制动系统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稳定而迅速的制动能很大程度的减小驾驶员以及车外其他人员所受安全威胁。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直至停车的目的。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是运用最广泛的,其构造很简单,由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组成,制动主缸的压力通过管道分向四个制动轮缸上(制动轮缸在四个车轮制动器上),用脚踩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力通过杠杆传递到制动主缸的活塞上,就是给制动主缸加压,制动液通过管道传到四个制动轮缸。制动轮缸实际上是液压执行机构,一般由油缸、活塞等组成。制动主缸压力传过来后迫使两个活塞向外推动,使制动蹄片抵紧制动鼓或夹紧制动盘,通过摩擦使车轮减速,从而起到制动停车的作用。对制动管路制动液需液量测试对优化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如压力-液体体积特性。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在不制动时,管路中制动液不流动,但在制动过程中,制动液流量小,且管路压力大,特别是装备的电子控制系统主动增压制动时管路压力可达25MPa。现在用以液体流量测量主要基于流量传感器,主要适用于连续、低压流量的测量。流量传感器很难实现汽车制动系统需液量小量程(通常在10ml以内)、高压力(25MPa以上)环境下的测量。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工作时,由制动主缸流出的制动液与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体积不同,而只有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才能直接产生制动力。人力踩踏制动踏板,可以作用于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使其流出。由此可见,试验能直接控制的是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的流出量,只能间接控制制动轮缸的制动液流入量,从而为了控制制动力的大小,研究两者的关系不可或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精确度高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以期能精确测量汽车液压制动时的需液量,从而能够研究从制动主缸流出的制动液与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的拟合关系,以及通过试验确定制动踏板的最佳行程。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所述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油液槽、制动主缸、制动踏板、制动硬管、制动软管、制动轮缸和制动器;所述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相连;所述制动油液槽通过管道与制动主缸相连,所述制动主缸通过所述制动硬管和制动软管与四个制动轮缸相连;所述制动轮缸与制动器相连;其特点是,在所述制动软管与制动轮缸的接口处设置有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所述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包括:空腔圆管、直线位移传感器、金属杆和工字型活塞;所述空腔圆管分别与所述制动软管与制动轮缸的接口螺纹连接;在所述空腔圆管内设置有所述工字型活塞;所述工字型活塞与所述空腔圆管过渡配合;在所述工字型活塞的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所述金属杆;在所述金属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空腔圆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是利用所述制动踏板推动所述制动主缸的制动液经过所述制动硬管流入所述空腔圆管内,从而推动所述工字型活塞运动,将所述制动软管内的制动液压入所述制动轮缸中,并使得所述金属杆能带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上的滑块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上产生位移量;从而获得所述制动轮缸的第一需液量。本技术所述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制动硬管与所述制动软管之间再设置第二需液量测试装置;在需液量测试装置所在的制动硬管上设置一压力传感器,由需液量测试装置和压力传感器构成制动轮缸的P-V特性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适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性能测试试验;通过使用体积公式V=S×L,能方便快捷地计算出体积大小,避免了直接测量制动液流量的不便;而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管路压力大且制动液流量流速小,直接测量很难实现,且精度低。2、本技术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输出位移信息表征制动液流量,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功能在于把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直线位移传感器实践上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它里面集成了一个信息处理芯片,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转化为位移量。电信号灵敏度高,测量出的位移量精确度高。3、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直线位移传感器内部集成了电路,使用方便;直线位移传感器体积小,容易安装。4、本技术可以用以研究从制动主缸流出的制动液体积与最终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在制动硬管与制动软管的连接处安装一个需液量测试装置,再在制动软管与制动轮缸之间设置一个需液量测试装置,分别测量两个需液量测试装置的需液量,进行多次实验,找出两者之间的拟合关系。5、本技术可以通过试验获取制动踏板的最佳行程;通过制动踏板的不同行程,获取其需液量,随着制动踏板的行程不断增加,其需液量也随之变大,到达一个临界点后,即使增加制动踏板的行程,其需液量保持不变,通过制动踏板行程和制动需液量关系确定制制动踏板的最佳行程。6、本技术可以用以制动轮缸的P-V特性测试试验,找出制动轮缸的制动液体积与制动轮缸压力的拟合关系,可以为压力调节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在制动硬管上设置一压力传感器,因为制动硬管内液压与所连接的制动轮缸内液压相同,可以获得制动轮缸压强。需液量测试装置安装在制动软管与制动轮缸之间,测量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流量。由此,可以进行制动轮缸的P-V特性测试试验,经由多次试验,找出制动轮缸的制动液体积与制动轮缸压力的拟合关系。以此为理论基础,可通过控制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体积来精确调节制动轮缸压力,以达到最佳制动效果,用以设计与改进压力调节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装有本技术的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的第二种应用示意图;图中标号:1制动油液槽;2制动主缸;3制动踏板;4a制动硬管;4b制动软管;5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5a空腔圆管;5b直线位移传感器;5c金属杆;5d工字型活塞;6制动轮缸;7制动器;8第二需液量测试装置;9压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所述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油液槽(1)、制动主缸(2)、制动踏板(3)、制动硬管(4a)、制动软管(4b)、制动轮缸(6)和制动器(7);所述制动踏板(3)与制动主缸(2)相连;所述制动油液槽(1)通过管道与制动主缸(2)相连,所述制动主缸(2)通过所述制动硬管(4a)和制动软管(4b)与四个制动轮缸(6)相连;所述制动轮缸(6)与制动器(7)相连;其特征是,在所述制动软管(4b)与制动轮缸(6)的接口处设置有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5);所述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包括:空腔圆管(5a)、直线位移传感器(5b)、金属杆(5c)和工字型活塞(5d);所述空腔圆管(5a)分别与所述制动软管(4b)与制动轮缸(6)的接口螺纹连接;在所述空腔圆管(5a)内设置有所述工字型活塞(5d);所述工字型活塞(5d)与所述空腔圆管(5a)过渡配合;在所述工字型活塞(5d)的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所述金属杆(5c);在所述金属杆(5c)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5b);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5b)与所述空腔圆管(5a)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是利用所述制动踏板(3)推动所述制动主缸(2)的制动液经过所述制动硬管(4a)流入所述空腔圆管(5a)内,从而推动所述工字型活塞(5d)运动,将所述制动软管(4b)内的制动液压入所述制动轮缸(6)中,并使得所述金属杆(5c)能带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5b)上的滑块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5b)上产生位移量;从而获得所述制动轮缸(6)的第一需液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所述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油液槽(1)、制动主缸(2)、制动踏板(3)、制动硬管(4a)、制动软管(4b)、制动轮缸(6)和制动器(7);所述制动踏板(3)与制动主缸(2)相连;所述制动油液槽(1)通过管道与制动主缸(2)相连,所述制动主缸(2)通过所述制动硬管(4a)和制动软管(4b)与四个制动轮缸(6)相连;所述制动轮缸(6)与制动器(7)相连;其特征是,
在所述制动软管(4b)与制动轮缸(6)的接口处设置有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5);
所述第一需液量测试装置包括:空腔圆管(5a)、直线位移传感器(5b)、金属杆(5c)和工字型活塞(5d);
所述空腔圆管(5a)分别与所述制动软管(4b)与制动轮缸(6)的接口螺纹连接;
在所述空腔圆管(5a)内设置有所述工字型活塞(5d);所述工字型活塞(5d)与所述空腔圆管(5a)过渡配合;在所述工字型活塞(5d)的连接杆上垂直设置有所述金属杆(5c);在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峰王恒刘鹏飞丁文俊张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