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膜复合层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357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塑膜复合层及二次电池。所述铝塑膜复合层包括第一聚合物层、铝箔层以及第二聚合物层,铝箔层位于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之间,且第二聚合物层能够将电解液与铝箔层隔离,以使电解液不能透过第二聚合物层而接触铝箔层。铝塑膜复合层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且剪切增稠液体位于铝塑膜复合层中第一聚合物层面向电芯的内侧。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前述铝塑膜复合层。当二次电池正常工作时,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二次电池受到碰撞、挤压、跌落等机械滥用时,二次电池内的铝塑膜复合层可有效避免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铝塑膜复合层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在二次电池中经常使用更加轻薄的铝塑膜作为外包装,但是铝塑膜对二次电池内部的保护作用不如传统的钢壳和铝壳,因此当二次电池受到机械滥用(比如碰撞、挤压、跌落等)时,容易导致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市场中主要通过对二次电池的外部添加保护电路装置,同时在二次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中添加阻燃添加剂,而将二次电池发生机械滥用进而造成内部短路的危险降到最低。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膜复合层及二次电池,当二次电池正常工作时,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二次电池受到碰撞、挤压、跌落等机械滥用时,二次电池内的铝塑膜复合层可有效避免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塑膜复合层,其包括第一聚合物层、铝箔层以及第二聚合物层,铝箔层位于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之间,且第二聚合物层能够将电解液与铝箔层隔离,以使电解液不能透过第二聚合物层而接触铝箔层。铝塑膜复合层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且剪切增稠液体位于铝塑膜复合层中第一聚合物层面向电芯的内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封装电芯的包装袋、以及容纳于包装袋中并浸渍电芯的电解液。其中,包装袋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制成,且第二聚合物层面向电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当二次电池正常工作时,铝塑膜复合层中的剪切增稠液体以易于流动的液体状态存在,因此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二次电池受到碰撞、挤压、跌落等机械滥用时,铝塑膜复合层中的剪切增稠液体的粘度急剧增大并吸收大量能量,甚至转变为类固态物质,使得铝塑膜复合层迅速变硬,起到保护电芯作用,有效避免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当机械滥用消失后,铝塑膜复合层中的剪切增稠液体又呈现出易于流动的液体状态,因此不影响二次电池的继续使用。(2)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毒害等副作用,且尤其适合广泛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铝塑膜复合层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剪切增稠液体的流变曲线;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对比例1的二次电池撞击测试后的照片;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二次电池撞击测试后的照片。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芯2包装袋3铝塑膜复合层31第一聚合物层32铝箔层33第二聚合物层331子层E电解液F剪切增稠液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铝塑膜复合层及二次电池以及实施例、对比例和测试结果。首先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铝塑膜复合层3。参照图1至图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铝塑膜复合层3包括第一聚合物层31、铝箔层32以及第二聚合物层33,铝箔层32位于第一聚合物层31和第二聚合物层33之间,且第二聚合物层33能够将电解液E与铝箔层32隔离,以使电解液E不能透过第二聚合物层33而接触铝箔层32。铝塑膜复合层3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F,且剪切增稠液体F位于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一聚合物层31面向电芯1的内侧。当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铝塑膜复合层3应用于二次电池(结合图10)时,第二聚合物层33面向电芯1。当二次电池正常工作时,铝塑膜复合层3中的剪切增稠液体F以易于流动的液体状态存在,因此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当二次电池受到碰撞、挤压、跌落等机械滥用时,铝塑膜复合层3中的剪切增稠液体F的粘度急剧增大并吸收大量能量,甚至转变为类固态物质,使得铝塑膜复合层3迅速变硬,起到保护电芯1作用,有效避免二次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当机械滥用消失后,铝塑膜复合层3中的剪切增稠液体F又呈现出易于流动的液体状态,因此不影响二次电池的继续使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所述剪切增稠液体F可处于铝箔层32与第一聚合物层31之间(参见图1)和/或处于铝箔层32与第二聚合物层33(参见图2)之间。剪切增稠液体F的设置方式可包括注射、密封、吸附、喷涂以及浸渍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聚合物层33可为一层且第二聚合物层33无孔。第二聚合物层33的聚合物可包括聚酯纤维、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如图3至图9所示,第二聚合物层33包括多个子层331,多个子层331中的至少一个子层331无孔;除了无孔的子层331外,其余子层331中的至少一个子层331有孔且孔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F。剪切增稠液体F的设置方式可包括注射、密封、吸附、喷涂以及浸渍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二聚合物层33的有孔的子层331的孔隙率可为30%~6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二聚合物层33的有孔的子层331的聚合物可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聚合物层33的有孔的子层331的孔隙率可通过对聚合物进行拉伸而实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二聚合物层33的无孔的子层331的聚合物可包括聚酯纤维、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二聚合物层33的有孔的子层331的厚度可为5μm~100μm。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塑膜复合层(3),包括第一聚合物层(31)、铝箔层(32)以及第二聚合物层(33),铝箔层(32)位于第一聚合物层(31)和第二聚合物层(33)之间,且第二聚合物层(33)能够将电解液(E)与铝箔层(32)隔离,以使电解液(E)不能透过第二聚合物层(33)而接触铝箔层(32),其特征在于,铝塑膜复合层(3)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F),且剪切增稠液体(F)位于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一聚合物层(31)面向电芯(1)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塑膜复合层(3),包括第一聚合物层(31)、铝箔层(32)以
及第二聚合物层(33),铝箔层(32)位于第一聚合物层(31)和第二聚合
物层(33)之间,且第二聚合物层(33)能够将电解液(E)与铝箔层(32)
隔离,以使电解液(E)不能透过第二聚合物层(33)而接触铝箔层(32),
其特征在于,
铝塑膜复合层(3)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F),且剪切增稠液体(F)
位于铝塑膜复合层(3)中第一聚合物层(31)面向电芯(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其特征在于,剪切增稠液
体(F)处于铝箔层(32)与第一聚合物层(31)之间和/或处于铝箔层(32)
与第二聚合物层(3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其特征在于,第二聚合物
层(33)为一层且第二聚合物层(33)无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其特征在于,
第二聚合物层(33)的聚合物包括聚酯纤维、聚乙烯(PE)、聚丙烯(PP)、
以及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塑膜复合层(3),其特征在于,
第二聚合物层(33)包括多个子层(331),多个子层(331)中的至少
一个子层(331)无孔;
除了无孔的子层(331)外,其余子层(331)中的至少一个子层(331)
有孔且孔中含有剪切增稠液体(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长明杨帆杨菲姜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