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99951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二片体和第三片体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同一侧伸出,第四片体与第一片体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另一侧伸出,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片体与第三片体之间设有第二凹槽,第一片体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一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整垫片,适于车辆悬架系统,可以很方便的解决后轮前束和倾角无法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架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经常出现因后轮前束和外倾角超差导致轮胎出现偏磨的问题,此时需要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调整参数,因后轮前束与外倾角参数的保证是靠车身与零件精度保证的,所以无法对前束和外倾角进行调整,在受外力撞击大梁/后轴变形时,只能更换后轴或铣孔解决,而问题往往会再次复发,难治根本且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目的是便于调整后轮前束与外倾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二片体和第三片体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同一侧伸出,第四片体与第一片体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另一侧伸出,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片体与第三片体之间设有第二凹槽,第一片体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一弧面。所述第四片体为直角梯形,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片体的侧边连接的斜边。所述第二片体和第三片体为长方形,第三片体的长度大于第二片体的长度。本技术的调整垫片,适于车辆悬架系统,可以很方便的解决后轮前束和倾角无法调整的问题。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技术调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片体;2、第二片体;3、第三片体;4、第四片体;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弧面;8、第二弧面;9、第三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包括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第三片体3和第四片体4,第二片体2和第三片体3分别与第一片体1的一端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1的同一侧伸出,第四片体4与第一片体1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1的另一侧伸出,第一片体1与第二片体2之间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片体1与第三片体3之间设有第二凹槽6,第一片体1具有位于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之间的第一弧面7。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片体1与第四片体4连接的侧边为长直边,第一弧面7与第四片体4位置相对,第一弧面7的圆心和第四片体4分别位于第一片体1的一侧。第二片体2与第一片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片体3与第一片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片体2和第三片体3并沿第一片体1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一片体1的同一侧延伸,第一弧面7位于第二片体2与第三片体3之间。调整垫片为采用钢板通过线切割制成,如图1所示,切割形成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均为在第一片体1的各端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沿第一片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凹槽,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处并分别形成一个第二弧面8和第三弧面9,第二弧面8和第三弧面9的圆心位于第一弧面7的内侧,第二弧面8和第三弧面9的直径小于第一弧面7的直径,第一弧面7的圆心与第二弧面8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弧面7的圆心与第三弧面9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第二片体2和第三片体3为长方形,第三片体3的长度大于第二片体2的长度,第二片体2的宽度小于第三片体3的宽度,第二片体2和第三片体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片体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四片体4为直角梯形,其具有与第一片体1的长直边连接的斜边、与第一片体1的长直边垂直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与第一片体1的长直边平行的第二侧边,第二侧边与斜边和第一侧边连接。本技术调整垫片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使用四轮定位测量后轮前束与外倾角数值。步骤2:查看所使用车型四轮定位后轮前束与外倾角的标准参数。步骤3:根据实测后轮前束与外倾角的数值,具体采用下列方法增加垫片,将实测数值调整至标准值范围之内。3.1参考标准0.1mm≈0.05°,即0.1mm厚垫片可调整0.05°前束与外倾角,具体方法如下:3.2松动后扭力梁与后轮毂之间的四个螺栓,使用调整垫片的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插入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之间(顺着X正向),即负向调整后轮前束值。3.3松动后扭力梁与后轮毂之间的四个螺栓,使用调整垫片的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插入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之间(顺着X负向),即正向调整后轮前束数值。3.4松动后扭力梁与后轮毂之间的四个螺栓,使用调整垫片的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插入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之间(顺着Z负向),即正向调整后轮外倾角数值。3.5松动后扭力梁与后轮毂之间的四个螺栓,使用调整垫片的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插入第二螺栓和第四螺栓之间(顺着Z正向),即负向调整后轮外倾角数值。步骤4:增加相应的调整垫片后紧固四个螺栓,同时恢复车辆。调整垫片上设置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一弧面7和第四片体4的作用为:第一凹槽5与第二凹槽6与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连接,起固定作用;第一弧面7起限位作用;设置第四片体4以便于调整垫片的安装,便于插入后扭力梁与后轮毂之间。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

【技术保护点】
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二片体和第三片体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同一侧伸出,第四片体与第一片体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另一侧伸出,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片体与第三片体之间设有第二凹槽,第一片体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一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适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调整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
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二片体和第三片体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连接且朝向
第一片体的同一侧伸出,第四片体与第一片体连接且朝向第一片体的另一侧伸
出,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之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片体与第三片体之间设有第
二凹槽,第一片体具有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粟峥嵘朱琛琦朱宇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