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083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绕板、第二绕板和电阻丝;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设置,第一侧板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通过顶板连接,第一侧板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的第二端通过底板连接;第一绕板上设有第一孔排和第二孔排,第一孔排和第二孔排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绕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孔排与第三孔排对应,第二孔排与第四孔排对应;电阻丝穿过第一孔排、第二孔排、第三孔排和第四孔排上的孔,并成“8”字盘绕;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绕板和第二绕板均由云母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电阻丝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之间相互接触而导致的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阻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按加热方式的种类来区分,大可分为电磁加热、红外加热和电阻加热。电阻加热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及工业中,尤其是烤箱、热水器、浴室内的加热装置等广泛使用。目前常用的一种电阻式加热结构,其加热丝为弹簧状,通过多个支撑板固定后安装在两侧板之间,且两侧板均由铁质材料制成。由于加热丝受热后膨胀,且电阻丝与电阻丝之间或电阻丝与侧板之间容易发生短路现象。不利于使用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多个弹簧状的电阻丝平行设置,使得电阻丝公布过于紧密,不利于将电阻丝上热量的传导,容易使局部温度过高,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组件。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绕板、第二绕板和电阻丝;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平行设置,第一侧板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的第一端通过顶板连接,第一侧板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的第二端通过底板连接;第一绕板上设有第一孔排和第二孔排,第一孔排和第二孔排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绕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孔排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N1、N2……Ni(i>1);第二孔排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M1、M2……Mi(i>1);第二绕板上设有第三孔排和第四孔排,第三孔排和第四孔排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绕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孔排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P1、P2、……Pi(i>1);第四孔排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Q1、Q2……Qi(i>1);第一孔排与第三孔排对应,第二孔排与第四孔排对应;电阻丝从第一绕板的外侧穿过Nj(其中,j<i)孔,从第二绕板的内侧穿过Qj孔,电阻丝从第二绕板的外侧绕到第一绕板的外侧,并从第一绕板的外侧穿过Mj孔后,再从第二绕板的内侧穿过Pj孔;穿过Pj孔的电阻丝绕第一绕板的外侧穿过N(j+1)孔,成“8”字盘绕;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绕板和第二绕板均由云母材料制成。优选的,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孔,第一支撑孔在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在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第一支撑孔与第二支撑孔一一对应,支撑板穿过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优选的,第一绕板的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二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数量、第二卡槽的数量、第一孔排上孔的数量、第二孔排上孔的数量均相等;电阻丝的圈数与第一卡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阻丝的圈数与第二卡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圈电阻丝,均穿过对应的第一卡槽和对应的第二卡槽。优选的,第二绕板的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三卡槽,第二侧设有多个第四卡槽;第三卡槽的数量与第四卡槽的数量、第三孔排上孔的数量、第四孔排上孔的数量均相等;电阻丝的圈数与第三卡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阻丝的圈数与第四卡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圈电阻丝,均穿过对应的第三卡槽和对应的第四卡槽。优选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均为锯齿形槽。优选的,每圈电阻丝上设有四个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为折角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接部的角度为小于90°,且角尖向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通过由云母材料制所成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并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绕板和第二绕板,第一绕板上设有第一孔排和第二孔排,第二绕板上设有第三孔排和第四孔排,电阻丝穿过第一孔排上的孔、第二孔排上的孔、第三孔排上的孔和第四孔排上的孔,并形成8字形盘绕结构。每圈电阻丝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孔排上的孔、对应的第三孔排上的孔、对应的第四孔排上的孔和对应第二孔排上的孔。如此,可提高电阻丝的盘绕长度,提高加热效率。由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绕板、第二绕板均由云母材料制成,由于云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好,能够保证加热组件的质量。此外,由于云母材料的绝缘性能好,能够防止电阻丝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接触而产生的短路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第一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第二绕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第二绕板4和电阻丝5。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第一侧板1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一端通过顶板6连接,第一侧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二端通过底板7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侧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孔12,第一支撑孔12在第一侧板1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第二侧板2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孔13,第二支撑孔13在第二侧板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第一支撑孔12与第二支撑孔13一一对应,支撑板14穿过第一支撑孔12和第二支撑孔13且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云母材料在长时间受热的情况下容易变软,通过多个支撑板14可保证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第二绕板4的强度。第一绕板3上设有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绕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孔排8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N1、N2……Ni,其中i为大于的整数。第二孔排9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M1、M2……Mi。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第一绕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绕板3的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5,第二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16。第一卡槽15的数量、第二卡槽16的数量、第一孔排8上孔的数量、第二孔排9上孔的数量均相等。电阻丝5的圈数与第一卡槽1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阻丝5的圈数与第二卡槽1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圈电阻丝,均穿过对应的第一卡槽15和对应的第二卡槽16。如此,可通过第一卡槽15和第二卡槽16对电阻丝进行卡紧,能够保证将电阻丝固定,并使相邻的两圈电阻丝设置一定的距离,防止相邻的两圈电阻丝之间相互接触。第二绕板4上设有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绕板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孔排10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P1、P2、……Pi其中,i为大于1的整数。第四孔排11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Q1、Q2……Qi,其中,i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孔排8与第三孔排10对应,第二孔排9与第四孔排11对应。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第二绕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绕板4的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三卡槽17,第二侧设有多个第四卡槽18。第三卡槽17的数量与第四卡槽18的数量、第三孔排10上孔的数量、第四孔排11上孔的数量均相等。电阻丝5的圈数与第三卡槽1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电阻丝5的圈数与第四卡槽18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圈电阻丝,均穿过对应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热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第二绕板(4)、电阻丝(5)、顶板(6)和底板(7);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第一侧板(1)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一端通过顶板(6)连接,第一侧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二端通过底板(7)连接;第一绕板(3)上设有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绕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孔排(8)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N1、N2……Ni(i>1);第二孔排(9)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M1、M2……Mi(i>1);第二绕板(4)上设有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绕板(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孔排(10)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P1、P2、……Pi(i>1);第四孔排(11)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Q1、Q2……Qi(i>1);第一孔排(8)与第三孔排(10)对应,第二孔排(9)与第四孔排(11)对应;电阻丝(5)从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Nj(其中,j<i)孔,从第二绕板(4)的内侧穿过Qj孔,电阻丝(5)从第二绕板(4)的外侧绕到第一绕板(3)的外侧,并从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Mj孔后,再从第二绕板(4)的内侧穿过Pj孔;穿过Pj孔的电阻丝(5)绕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N(j+1)孔,成“8”字盘绕;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和第二绕板(4)均由云母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第二绕板(4)、电阻丝(5)、顶板(6)和底板(7);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第一侧板(1)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一端通过顶板(6)连接,第一侧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的第二端通过底板(7)连接;第一绕板(3)上设有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第一孔排(8)和第二孔排(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绕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孔排(8)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N1、N2……Ni(i>1);第二孔排(9)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M1、M2……Mi(i>1);第二绕板(4)上设有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第三孔排(10)和第四孔排(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绕板(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孔排(10)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P1、P2、……Pi(i>1);第四孔排(11)上的孔沿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记为Q1、Q2……Qi(i>1);第一孔排(8)与第三孔排(10)对应,第二孔排(9)与第四孔排(11)对应;电阻丝(5)从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Nj(其中,j<i)孔,从第二绕板(4)的内侧穿过Qj孔,电阻丝(5)从第二绕板(4)的外侧绕到第一绕板(3)的外侧,并从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Mj孔后,再从第二绕板(4)的内侧穿过Pj孔;穿过Pj孔的电阻丝(5)绕第一绕板(3)的外侧穿过N(j+1)孔,成“8”字盘绕;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绕板(3)和第二绕板(4)均由云母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继友冯志学赵长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