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87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以及一连通孔。该第一面上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接地端及一第一辐射体,且通过一第一馈入线相连接。该连通孔贯穿该第一面形成有该接地端的一侧,且为一馈入端所环绕。该第二面上形成有一环绕该连通孔的一第二馈入线及连接该第二馈入线的一第二辐射体。该第一馈入点与第二馈入点是设置于该本体第一侧,但未必是该本体的几何中心,如此一来,即可增加天线的设计弹性,供适用于更多种通信产品的外观设计,且通过该第一馈入线与该第二馈入线进行阻抗转换,令该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兼具平衡式馈入天线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天线,尤指一种非平衡式馈入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逐渐演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手机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外界联系。其中天线是无线通信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件之一,天线的功能是用以发送及接收无线信号,达到无线通信的目的。且目前时下的通信产品,例如手机,讲求售价便宜、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产品多样性。因此,低成本、简单制作及轻薄短小即为天线目前的主要设计目的。一般用于通信产品的天线大致可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在通信产品内部的内置型天线,另一种是组装在产品外且可替换的外置型天线。虽然外置型天线具有可替换且不受通信产品本身机壳大小限制的特性,但碍于有些通信产品的外观设计,并无法全面适用外置型天线,进而转用内置型天线。现有的内置型天线一般而言是使用双极(Dipole)天线、平面型倒F天线(PIFA)或单极(Monopole)天线的形式结构设计,而材质通常为铁件和软性电路板(FPC)。上述的多种天线大都平衡式馈入天线,而平衡式馈入天线的馈入线与辐射体是对称的,因此平衡式馈入天线的几何结构形式必须得呈规则状,且该平衡式馈入天线的馈入点需设置于几何结构的中心点,让馈入线与辐射体得以对称。且平衡式馈入天线具有以下特点:1.平衡式馈入天线的馈入电流相位相等;2.平衡式馈入天线具有辐射场型全向性。但是平衡式天线的对称几何结构形式以及馈入点设置于几何结构中心,会限制天线的几何结构形式,随着各式各样通信产品的外观设计,导致有些时候,碍于通信产品结构上的限制,无法将内置的平衡式天线的馈入点设置于其几何结构中心,或为了将天线馈入点设置于其几何结构中心而造成通信产品外观设计上的限制或瑕疵。因此,现有技术的天线势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平衡式馈入天线具有限制天线几何结构形式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平衡式馈入天线,以调整天线的几何结构与馈入点,供适用于各式各样通信产品的外观设计,且兼具有平衡式馈入天线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非平衡式馈入天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且贯穿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连通孔,其中:该第一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于其上形成有:一接地端,呈环状且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而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形成该连通孔;一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且环绕该连通孔;一第一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一第一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接地端,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该第二面的第一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位于相同侧,而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位于相同侧,并于该第二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及一第二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一端环绕该连通孔并通过该连通孔导通连接该第一面上的馈入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辐射体。本技术的非平衡式馈入天线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且贯穿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连通孔,其中:该第一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于其上形成有:一接地端,呈环状且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而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形成该连通孔;一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且环绕该连通孔;一第一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一第三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一第一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接地端,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一辐射体及该第三辐射体;该第二面上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该第二面的第一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位于相同侧,而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位于相同侧,并于该第二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一第四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及一第二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一端环绕该连通孔并通过该连通孔导通连接该第一面上的馈入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辐射体及该第四辐射体。本技术将该第一、三辐射体设置于该本体第一面第二侧,且通过该第一馈入线连接至位于该本体第一面第一侧的接地端。并将该第二、四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且通过该第二馈入线连接至该连通孔,进一步通过该连通孔连接至该本体第一面第一侧的馈入端。而该接地端是设置于该本体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且该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如此一来,即便该非平衡式馈入天线的接地端与该馈入端未设置于本体的几何结构中心也能保有平衡式天线具有的特点,进而增加了天线的设计弹性,供适用于各式各样通信产品的外观设计。且通过该第一馈入线与该第二馈入线的设置,用以转换阻抗,达到阻抗匹配,以保有馈入电流相位相等与辐射场型全向性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本体第一面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本体第二面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本体第一面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本体第二面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阻抗频宽曲线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阻抗频宽曲线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效率曲线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增益曲线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效率曲线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增益曲线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XZ平面场型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YZ平面场型图。图1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2GHz附近的XY平面场型图。图1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XZ平面场型图。图1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YZ平面场型图。图1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5GHz附近的XY平面场型图。符号说明10本体11第一面111第一侧112第二侧113接地端114馈入端115第一辐射体116第一馈入线117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且贯穿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连通孔,其中:该第一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于其上形成有:一接地端,呈环状且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而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形成该连通孔;一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且环绕该连通孔;一第一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一第一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接地端,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一辐射体;该第二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该第二面的第一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位于相同侧,而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位于相同侧,并于该第二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及一第二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一端环绕该连通孔并通过该连通孔电连接该第一面上的馈入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辐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
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且贯穿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连通孔,其中:
该第一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于其上形成有:
一接地端,呈环状且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而该接地端
的中心留空区域形成该连通孔;
一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且环绕该连通孔;
一第一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
一第一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接地端,该第二端连
接该第一辐射体;
该第二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该第二面的第一侧与该第一面的第
一侧位于相同侧,而该第二面的第二侧与该第一面的第二侧位于相同侧,并于该第二
面上形成有:
一第二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二面的第二侧;及
一第二馈入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一端环绕该连通孔
并通过该连通孔电连接该第一面上的馈入端,该第二馈入线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辐射
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辐射体呈倒U字型,且其开口面向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及
该第二辐射体呈U字型,且其开口面向该第二面的第二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馈入线包
含有:
一第一线段,环绕该连通孔;
一第二线段,连接该第一线段,且该第二线段的线宽小于该第一线段的线宽;
一第三线段,连接该第二线段,且该第三线段的线宽大于该第二线段的线宽但小
于该第一线段的线宽;
一第四线段,连接该第三线段,且该第四线段的线宽与该第二线段的线宽相等;

一第五线段,连接该第四线段,且该第五线段的线宽大于该第一线段的线宽并与
该第二辐射体连接。
4.一种非平衡式馈入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
第一面与一第二面,且贯穿形成有一连通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连通孔,其中:
该第一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于其上形成有:
一接地端,呈环状且设置于该第一面的第一侧,并邻近该本体周缘,而该接地端
的中心留空区域形成该连通孔;
一馈入端,设置于该接地端的中心留空区域,且环绕该连通孔;
一第一辐射体,设置于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鸿章廖堃旭许凯名谢馥懋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