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649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手动薄片托盘上的薄片状态来进行控制以接通/断开发光元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手动进给托盘,用于放置薄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为可以在正常电力模式和省电模式之间切换。在正常电力模式中,供给正常电力。在省电模式中,与正常电力模式中所消耗的电力相比消耗更少的电力。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检测手动进给托盘上的薄片的有无的手动薄片进给传感器。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包含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薄片长度传感器S和薄片长度传感器L,以检测手动进给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在输送方向上的近似薄片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一般图像形成设备中,利用透过型传感器及其遮光标志来检测薄片(例如,纸张)的有无。在该配置中,利用遮光标志的工作在透过型传感器分别在透光和遮光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检测薄片的有无。在该方法中,然而,例如在由于薄片托盘上所放置的折叠或卷曲的薄片而引起该薄片的边缘没有与薄片托盘接触的情况下,根据遮光标志的大小无法正确检测薄片是可能的。然后,在担忧出现这种问题的薄片托盘的部分,使用反射型传感器(例如,空白薄片的检测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的长距离型的反射型传感器),以使得在即使发生“纸张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薄片。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将光从发光元件照射到对象上来检测反射光。以这种方式来检测薄片的有无使得可检测的距离依赖于发光元件的光量。通常,用作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如下特征:LED的累积点亮时间越长,LED发光量越少。此外,与透过型传感器相比,长距离型传感器发射更大量的光。由此,由于长年劣化,因而LED的光量快速减少。因而,为了抑制反射型传感器的LED的劣化,需要使LED的点亮时间最小化。例如,日本特开2003-182886公开了采用如上所述的反射型传感器作为自动原稿进给器的原稿托盘上的传感器的装置。此外,在该装置中,发光元件紧挨在进给操作开始之前接通以检测原稿的长度,并且发光元件在检测之后断开。除自动原稿进给器以外,在包括手动进给托盘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还担忧由薄片卷曲所引起的错误检测的部分。以下,说明自动原稿进给器和手动进给托盘之间的薄片大小检测机构的差异。在自动原稿进给器的情况下,有意留下薄片的可能性较小。紧挨在原稿的读取操作开始之前将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盘上。在原稿的读取结束时,原稿不留在原稿托盘上。也就是说,原稿长时间内留在原稿托盘上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在手动进给托盘的情况下,有时有意将无法从薄片进给盒进给的特殊薄片保持设置在手动进给托盘上。该特殊薄片包括明信片和信封等。由此,薄片长时间内留在手动进给托盘上的可能性较高。例如,假定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在正常电力模式和省电模式之间切换。在正常电力模式下,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而供给正常电力。在省电模式下,与正常电力模式下所消耗的电力相比,消耗更少的电力。在从省电模式恢复时已经将薄片设置在手动进给托盘上的情况下,在恢复之后立即检测薄片大小。由此,每次图像形成设备从省电模式恢复时,LED接通。这导致LED的劣化快速发展以使得检测距离减小,这增大了错误检测薄片大小的可能性,成为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根据手动进给托盘上的薄片的状态来控制发光元件的接通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实施例,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而供电,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所述第一模式下所消耗的电力相比消耗更少电力,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手动进给托盘,用于放置薄片;第一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的薄片的有无;第二检测单元,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光接收元件来检测从所述发光元件所照射的反射光,并且检测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在输送方向上的近似薄片长度;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的因素是除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薄片以外的因素的情况下,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时进行控制以不接通所述发光元件。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的示意纵截面图。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传感器检测结果和薄片大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图4是示出主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5是例示手动进给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的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图6是示出驱动控制单元基于来自主控制单元的指示所进行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7是手动进给托盘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实施例。图1是例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的示意纵截面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图像读取部2,用于读取原稿;以及图像形成部3,用于进行图像形成。从正面观看,包括固定设置的透明玻璃板的稿台4配置在图像读取部2的上方。利用原稿压板5来压住并固定在图像面朝下的情况下放置在稿台4上的预定位置处的原稿D。此外,将光学系统设置在稿台4的下侧。该光学系统包括:灯6,用于对原稿D进行照明;以及反射镜8、9和10,用于将所照明的原稿D的光学图像引导至图像处理单元7。注意,灯6和反射镜8、9和10由马达(未示出)驱动,并且按预定速度移动以扫描原稿D。图像形成部3包括感光鼓11、一次充电辊12、显影单元13、中间转印带14、转印辊15和清洁器16等。基于图像数据,将光学图像从激光单元17照射到感光鼓11上。然后,将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在照射激光之前,一次充电辊12对感光鼓11的表面均匀充电。显影单元13将品红色(M)、青色(C)、黄色(Y)和黑色(K)调色剂粘附于感光鼓11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4。转印辊15将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4的调色剂图像再转印至薄片S(例如,纸张)。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清洁器16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从薄片盒18或手动进给托盘50供给薄片。将定影装置19设置在图像形成部3的下游侧。定影装置19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正在输送的薄片上。将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薄片经由输送辊对21从图像形成设备1排出。在各薄片盒18中,设置用于检测各薄片盒的开闭的薄片盒开/闭传感器15和用于检测薄片盒中所储存的薄片的大小的薄片大小传感器(未示出)。此外,进行如下配置:在薄片进给盒关闭的情况下,基于薄片大小传感器的输出来自动检测薄片的大小。将手动薄片进给传感器201设置在手动进给托盘50上。手动薄片进给传感器201检测手动进给托盘50上的薄片的有无。手动薄片进给传感器201用作第一检测单元。在手动薄片进给传感器201检测到薄片的情况下,将用以促使用户对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的薄片大小进行设置的画面显示在操作单元210的显示画面上。用户根据操作单元210上所显示的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而供电,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所述第一模式下所消耗的电力相比消耗更少电力,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手动进给托盘,用于放置薄片;第一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的薄片的有无;第二检测单元,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光接收元件来检测从所述发光元件所照射的反射光、并且检测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在输送方向上的近似薄片长度;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的因素是除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薄片以外的因素的情况下,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时进行控制以不接通所述发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08 JP 2014-248182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而供电,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
所述第一模式下所消耗的电力相比消耗更少电力,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手动进给托盘,用于放置薄片;
第一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的薄片的有无;
第二检测单元,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被配
置为利用所述光接收元件来检测从所述发光元件所照射的反射光、并且检测
所述手动进给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在输送方向上的近似薄片长度;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
所述第一模式的因素是除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薄片以外的因素的情况
下,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时进行控制以不接通所述发光
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
为在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的因素是所述第一检测单元
检测到薄片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接通所述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
为使得能够在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向进行图
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被
配置为检测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长度是否超过预定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包含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光接收元件的多个传
感器,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洋介角谷寿文须田健之中岛裕寿铃木慎也小关学阿部敏行饭仓崇元三宅和则小幡修司菅田光洋佐藤和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