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队供氧、供氮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060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舶保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队供氧、供氮保障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在母舰或补给舰上空间资源不太紧张的舰船采用常温空分技术,直接自空气中制取纯度为99.5%的氧气与99.9997%的氮气,分别液化后储存作为保障气源;然后再分别直接或经汽化后输送到用气点,完成氧氮保障;保障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常温空分设备,至少一台氧气液化设备和一台氮气液化设备;至少一台液氧储存设备和一台液氮储存设备;至少一台液氧压缩设备和一台液氮压缩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的集成了舰船系统资源以常温空分方法获取氧气与氮气源,并合理安排了可满足各种氧气、氮气形态及压力制度的保障体系,彻底改变了现有舰船单一依靠瓶装氧氮等保障模式,解决了现有舰队远航保障体系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保障
,具体涉及一种舰队用氧、用氮的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水面舰船主要依靠在港口、基地采用深冷空分技术制取氧气、氮气,再以增压机将氧气、氮气压缩充瓶后以氧气/氮气瓶进行补给的保障方法,水下潜艇则基本依赖港口、基地采用深冷空分技术制取的液态氧气直接送至潜艇液氧储槽进行补给的保障方法。显然,采用这些传统的保障方法受制于氧气、氮气钢瓶、液氧储槽的运输补给条件给远航舰船的供氧、供氮保障带来了沉重的后勤负担。长期以来,深冷空分设备因为受制于舰船狭小的空间,尤其海上摇摆、振动、冲击的应用环境,一直未能有直接舰载安装制氧制氮的解决方案,这也使得现役舰船、潜艇只能以携带氧气、氮气的补给方法进行补给。近年来,氧气保障方面,有医疗船直接安装变压吸附工艺设备在船上直接制取纯度约93%的气态氧气进行气态氧气保障的方法,但是,受制于采用这种工艺设备制取的气态氧气纯度低,仅能达到93%左右,不能满足我国最新国标《GB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的规定(航空呼吸用氧以及舰上医疗保障呼吸用氧的氧气纯度均要求≥99.5%),而使得采用该方法的保障体系无法为舰船提供合格的航空呼吸用氧以及医疗呼吸用氧;氮气保障方面,有直接安装膜分离制氮在船上直接制取纯度约99%的气态氮气进行气态氮气保障的方法,但是,受制于采用这种工艺设备制取的氮气纯度低,仅能达到99.99%以下,不能满足部分导弹、飞机等用气需求,而使得采用该方法的保障体系无法为舰船提供合格的高纯度氮气。随着技术的发展,有采用常温空分技术同时获得高纯度氧气与高纯度氮气的氧氮一体化制气方法,采用这样一套氧氮一体化制气系统可同时制取气态的高纯度氧气与高纯度氮气以满足舰船上的气态供氧、供氮保障,但即便如此,包括上述所列出的几种直接在舰上制氧制氮的保障方法中均因产品气体为单一形态(气态),无法同时满足一个舰队同时需要的气态氧、氮与液态氧的需求。比如,当一个舰队长时间出航时,依托舰队母舰、补给舰等水面战舰自带的氧氮一体化制氧制氮设备可以为舰队提供所有气态氧、氮的补给需求,但并未解决诸如潜艇所需的液态氧气补给需求,另外一方面,气态氧气、氮气储存量大,占用了宝贵的舰上空间,尤其在诸如短时间内有可能需要消耗大量气体(氧气、氮气)的应用场合,采用液态储存显然可大量节约大量的储存空间而使得整体补给方案显得更加有优势,从而使得一个舰队供氧、供氮整体解决方案在面临资源条件、系统设计、安装使用维护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方面更加从容,即使远航数月、甚至整年等脱离基地时也可确保水面舰船与水下潜艇的医疗用氧、机载及舰载等设备用氧、用氮的保障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针对现役舰队供氧、供氮保障模式的缺陷,着眼于海军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战况条件,本技术提出一种针对脱离补给港口基地长时间远航的整个舰队的供氧、供氮保障的系统。本技术提出的舰队的供氧、供氮保障系统,采用一种基于常温空分的装置,直接自空气中产生氧气与氮气源,为整个舰队的提供氧氮保障。具体是,首先,在母舰或补给舰上空间资源不太紧张的舰船采用常温空分技术,直接自空气中制取纯度为99.5%的氧气与99.9997%的氮气,分别液化后储存作为保障气源;然后,再分别直接或经汽化后输送到用气点,完成氧氮保障。该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保障模式氧氮(气态及液态)不能全覆盖的缺陷,并能节约整体资源、减少后勤保障负担、提高舰船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战斗力,为水面舰船与水下潜艇提供充足的、可持续的氧气与氮气供应保障,符合新时期远洋海军建设的要求。本技术提供的供氧、供氮保障系统,其主要组成如下:(1)至少一台常温空分设备(如氧氮一体化分离设备),用于从正常大气可同时或分别制取纯度99.5%的氧气与99.9997%的氮气;(2)至少一台氧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氧气液化成液氧;至少一台氮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氮气液化成液氮;(3)至少一台液氧储存设备(如液氧储槽、储罐),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氧收集储存;至少一台液氮储存设备(如液氮储槽、储罐),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氮收集储存;前述液氧储存设备、液氮储存设备中均设计有如压力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储存设备的压力和液位,当压力上升时释放压力以保证储存安全,当液位下降到不能满足最低保障需求储存量时启动前级制气设备制气;(4)至少一台液氧压缩设备(如液氧泵),用于将前级经液化收集储存的液氧压缩输送至后级液氧用气点(A),也可用于将液氧经液氧汽化器将液氧汽化后输送至后级高压气态氧气用户(B),或用于将液氧直接汽化或者高压汽化后减压供给低压气态氧气用户(C);至少一台液氮压缩设备(如液氮泵),用于将前级经液化收集储存的液氮压缩输送至后级液氮用气点(D),也可用于将液氮经液氮汽化器将液氮汽化后输送至后级高压气态氮气用户(E),或用于将液氮直接汽化或者高压汽化后减压供给低压气态氮气用户(F)。按照以上描述的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解决了现有舰船编队供氧、供氮保障体系的缺陷,节约了宝贵的船用资源。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针对水面舰船与水下潜艇等整个舰队供氧、供氮保障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1)采用常温空分氧氮一体化分离技术直接自大气中同时分离出纯度达99.5%的气态氧气及纯度达99.9997%的气态氮气等符合现行国标、国军标要求的满足舰船所有氧气与氮气技术指标的气源,并分别液化储存后作为整个舰队保障的气源,不仅较目前的气态氧气与氮气储存方法可节约大量的宝贵船用空间,尤其在诸如短时间内有可能需要消耗大量气体(氧气、氮气)的应用场合,采用这种液态储存显然可大量节约大量的储存空间而使得整体补给方案显得更加有优势;(2)本技术提出的供氧保障系统,可向水面舰船任何用氧点提供符合我国最新国标《GB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的规定的氧气,如医疗用氧、舰载机用航空呼吸用氧、鱼雷发射用氧等等,还可按照实际使用压力需求优选分别经增压、汽化、减压等流体供给分配手段组成一个氧气供应保障体系以确保舰船各用氧单位的不同压力的氧气供应保障,并且,无所谓压力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可随时分别向舰船各用氧单位提供高、中、低压氧气,因为液氧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压缩它比较常规气态氧气的压缩其消耗的能量极低,此外,本技术提出的供氧保障方法还能向舰队如潜艇等其它用气单位直接提供液氧保障;(3)本技术提出的供氮保障系统,可向水面舰船任何用氮点提供符合我国国标《GB8979-2008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的规定的氮气,还可按照实际使用压力需求优选分别经增压、汽化、减压等流体供给分配手段组成一个氮气供应保障体系以确保舰船各用氮单位的不同压力的氮气供应保障,并且,无所谓压力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可随时分别向舰船各用氮单位提供高、中、低压氮气,因为液氮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压缩它比较常规气态氮气的压缩其消耗的能量极低,此外,本技术提出的供氮保障方法还能向舰队其它用气单等直接提供液氮保障;(4)本技术提出的供氧、供氮保障系统,对液态储存气源设汽化补给报警装置,当长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舰队供氧、供氮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成如下:(1)至少一台常温空分设备,用于从正常大气可同时或分别制取纯度99.5%的氧气与99.9997%的氮气;(2)至少一台氧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氧气液化成液氧;至少一台氮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氮气液化成液氮;(3)至少一台液氧储存设备,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氧收集储存;至少一台液氮储存设备,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氮收集储存;前述液氧储存设备、液氮储存设备中均设计有压力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储存设备的压力和液位,当压力上升时释放压力以保证储存安全,当液位下降到不能满足最低保障需求储存量时启动前级制气设备制气;(4)至少一台液氧压缩设备,用于将前级经液化收集储存的液氧压缩输送至后级液氧用气点,或用于将液氧经液氧汽化器将液氧汽化后输送至后级高压气态氧气用户,或用于将液氧直接汽化或者高压汽化后减压供给低压气态氧气用户;至少一台液氮压缩设备,用于将前级经液化收集储存的液氮压缩输送至后级液氮用气点,或用于将液氮经液氮汽化器将液氮汽化后输送至后级高压气态氮气用户,或用于将液氮直接汽化或者高压汽化后减压供给低压气态氮气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队供氧、供氮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成如下:
(1)至少一台常温空分设备,用于从正常大气可同时或分别制取纯度99.5%的氧气与99.9997%的氮气;
(2)至少一台氧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氧气液化成液氧;至少一台氮气液化设备,用于将来自前级制取的气态氮气液化成液氮;
(3)至少一台液氧储存设备,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氧收集储存;
至少一台液氮储存设备,用于将前级液化的液氮收集储存;前述液氧储存设备、液氮储存设备中均设计有压力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储存设备的压力和液位,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蓬刘维国刘安涟谢承利陈永潮严军宋邵沈玉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穗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