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393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梁柱包括柱和一端与柱的同一高度位置固定连接的四个梁,相邻的梁相垂直,相对的梁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梁的远离柱的一端设置一个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梁夹在两个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之间,反力机构锚固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梁可以绕梁的轴线转动、绕转轴上下翻动、与梁的轴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和在梁的轴向水平移动,梁不能上下平移。在多个方向上具有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专利申请号:201410082245.3、申请日:2014-03-07、名称:一种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梁柱平面节点试验时,通常将柱的上下两端施加约束,在梁端施加低周反复荷载来研究其抗震性能。此种加载模式下力从梁的工作传递到柱。我国是多地震国家,80%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区,地震造成的震害越来越严重。对工程结构而言,要建立抗震设计理论和验证一些单个构件的计算方法,都离不开具体的抗震性能试验。从实际结构中以构件反弯点为边界,选取相应的梁柱节点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是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梁柱构件的强度关系,并建立防止柱端破坏形成结构整体屈服的有效设计方法的可靠依据。从地震作用在实际结构中的传递关系可知,地震作用总是先在柱间分配并引起柱的弯曲变形,进而由梁、柱构件在节点处的变形协调条件传递到梁上。此外,由于地震时地面运动具有多维性、随机性以及方向的不确定性,开展梁柱空间节点梁端约束柱端斜向加载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可比平面节点更为有效的反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但是由于空间节点在柱端施加反复作用力时,两正交方向的构件变形与受力相互影响,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平面节点试验时模拟梁端反弯点的约束条件将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梁端约束条件的准确设计是影响空间节点试验过程中的受力模式和理论分析及设计时所用受力模式是否一致的重要一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梁端具有多自由度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梁柱包括柱和一端与柱的同一高度位置固定连接的四个梁,相邻的梁相垂直,相对的梁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梁的远离柱的一端设置一个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第一环板的外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反力机架上设置有锚固结构,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上,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梁夹在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的两个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之间,反力机构锚固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为了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轴向滑移更灵敏,第一水平位移机构,所述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包括导轨、滑轮和滑轮架,导轨固定在第一环板的内侧,滑轮架固定在第二环板外侧,滑轮转动设置在滑轮架上,滑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导轨的导向方向在第一环板的轴向方向上。为了使第二环板在第三环板的圆周上滑动更灵敏,所述的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之间设置有多圈滚珠槽,每圈滚珠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为了使第一环板绕转轴的转动更稳定,所述的第一环板的外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两个转轴在一条轴线上,每个转轴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的反力机构。为了使转轴在反力机架上转动更灵活,所述的转轴和反力机架之间设置有多圈滚珠槽,每圈滚珠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为了便于制作,所述的第一环板包括多个沿圆周排列的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相邻弧形板的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梁可以绕梁的轴线转动、绕转轴上下翻动、与梁的轴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和在梁的轴向水平移动,梁不能上下平移。在多个方向上具有自由度。消除柱端斜向加载试验过程中两正交方向梁的变形与受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研究结构在更为贴近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和改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除去反力机构部分);图3是件2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图5抗震试震示意图;图中:1、第一环板,2、第一水平位移机构,3、第二环板,4、滚珠,5、连接板,6、翼板,7、肋板,8、第二水平位移机构,9、第三环板,10、销子,11、转轴,12、反力机架,13、锚杆孔,14、梁,15、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16、柱。2-1、导轨,2-2、滑轮,2-3、滑轮架,8-1、支撑板,8-2、滚珠,8-3、滚珠盒。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1、第二环板3和第三环板9,第一环板1和第二环板3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3和第三环板9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9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9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第一环板1的外侧固定有转轴11,转轴11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12,反力机架12上设置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可以是锚杆孔13,通过锚杆将反力机架12与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反力机架上连接杆或连接架,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转轴11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12上,转轴11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一环板1和第二环板3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2,如图3所示,第一水平位移机构2包括导轨2-1、滑轮2-2和滑轮架2-3,导轨2-1固定在第一环板1的内侧,滑轮架2-3固定在第二环板3外侧,滑轮2-2转动设置在滑轮架2-3上,滑轮2-2滑动设置在导轨2-1上,导轨2-1的导向方向在第一环板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环板3和第三环板9之间设置有多圈滚珠槽,每圈滚珠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4。第一环板1的外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11,两个转轴11在一条轴线上,每个转轴11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的反力机构。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转轴11,只转动的稳定性较差。转轴直接插接在反力机架12中,另一端通过销子10限位。第一环板1包括多个沿圆周排列的弧形板,每个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5,相邻弧形板的连接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三环板9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所述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通过翼板6和肋板7设置在第三环板9上,翼板6固定在第三环板9的内侧面上,肋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翼板6上,肋板7面对第三环板9中心的一面水平,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设置在肋板7面对第三环板中心的面上。如图4所示,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包括支撑板8-1、滚珠8-2和滚珠盒8-3,滚珠8-2处在滚珠盒8-3中,滚珠8-2的外侧与支撑板8-1接触。使用时,本装置安装在梁14的端部,梁14的上下两个面均支撑在本装置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上。上方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的滚珠盒8-3贴在梁14上,支撑板8-1固定在肋板7上。下方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8的滚珠盒8-3固定在肋板7上,支撑板8-1贴在梁14上。具体实施例二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结构与第一水平位移机构相同,包括导轨、滑轮和滑轮架,滑轮转动设置在滑轮架上,滑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导轨的导向方向在与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梁柱包括柱和一端与柱的同一高度位置固定连接的四个梁,相邻的梁相垂直,相对的梁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梁的远离柱的一端设置一个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第一环板的外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反力机架上设置有锚固结构,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上,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梁夹在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的两个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之间,反力机构锚固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梁柱包括柱和一端与柱的同一高度位置固定连接的四个梁,相邻的梁相垂直,相对的梁在一条直线上,每个梁的远离柱的一端设置一个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排列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板、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轴向滑动连接,第二环板和第三环板圆周滑动连接,第三环板的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移动方向与第三环板轴向垂直的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第一环板的外侧固定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反力机构,反力机构包括反力机架,反力机架上设置有锚固结构,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反力机架上,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水平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梁夹在抗震试验用梁端约束装置的两个第二水平位移机构之间,反力机构锚固在地面或其它固定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空间节点抗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之间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第一水平位移机构,第一水平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阳陈杰徐艳华杨大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