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发绒专利>正文

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698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给了一种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包括:风力供电装置、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驱动装置和窗帘;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光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窗帘连接;所述风力供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支座(5)、稳流器(6)和蓄电池(7);所述风电装置上设有导电插片(407);所述支座(5)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导电插片(407)对应设置;插孔内设有与导电插片(407)接触的金属导片,金属导片与稳流器(6)、蓄电池(7)依次电连;蓄电池(7)与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并连;所述风电装置包括:发电组件、基座和连接杆(102);所述发电组件可以在三维方向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一种家庭中常用的遮蔽、控制室内光照、控制室内温度的常用家具。传统的窗帘通过设置的机械传动装置,通过人力控制窗帘的运动,使用过程中必然需要人提供动力,费时费力。现有的智能窗帘,通常包括遥控器和驱动器,使用者通过遥控器遥控驱动器的运动,从而带动窗帘运动。虽然可以节约人力,但是其依然基于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室内光照、温度的控制,并不能有效的起到智能控制室内光照、温度的作用。此外,现有智能窗帘通常采用家庭供电线路供电,不仅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而且一旦家庭供电线发生异常,则智能窗帘失去自主移动功能,用户依然需要采用手动方式移动窗帘,甚至不能移动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窗帘需要人控制运动、完全依赖家庭供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包括:风力供电装置、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驱动装置和窗帘。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光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窗帘连接,并带动窗帘做往复运动。所述风力供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支座、稳流器和蓄电池。所述风电装置上设有导电插片。所述支座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导电插片对应设置。插孔内设有与导电插片接触的金属导片,金属导片与稳流器、蓄电池依次电连。蓄电池与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并连。进一步的,所述风电装置包括:发电组件、基座和连接杆。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外壳A和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内装于外壳A,风力发电机的背向,设置有导向体。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转轴B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A与外壳A转动连接,转轴A垂直于转轴B。所述基座包括控制器B和驱动器。控制器B依次与驱动器和连接杆连接,所述控制器B控制驱动器的启闭和转动方向。所述驱动器带动连接杆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体包括水平挡板、垂直挡板、支撑杆和外壳B。所述外壳B内设于外壳A内。所述垂直挡板与外壳A固定连接,控制外壳A在连接杆上的转动方向。支撑杆穿过外壳A,并与外壳B通过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C转动连接,并被外壳B分为外露端和内设端。所述支撑杆外露端与水平挡板固定连接。水平挡板控制连接杆在支架上的转动方向。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内设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支撑杆相垂直的定位弹簧。所述支撑杆内设端的杆底部分包裹有金属片B。所述金属片B与蓄电池通过连接线X03电连。金属片B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金属片A和下金属片A,上金属片A通过连接线X01与控制器电连。下金属片A通过连接线X02与控制器电连。进一步的,所述窗帘包括:透光率60-90%的轻纱层、透光率40-70%的保温层和不透光的隔光层。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部分A、驱动输出部分B和驱动输出部分C。其中,驱动输出部分A带动轻纱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B带动保温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C带动隔光层做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光感应器A、光感应器B和控制器A。其中,光感应器A设置于室外,光感应器B设置于室内,所述的光感应器A、光感应器B分别与控制器A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A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支架、及位于支架的驱动器、定位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支架为中空的V字形结构,支架的一端顶部与连接杆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2片以上插片,并与插座插拔式连接。驱动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带动连接杆转动。定位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限制连接杆的转动。控制器通过同一控制线连接驱动器和定位器。进一步的,所述风电装置还包括圆球体。所述圆球体的球面,于球心位置的水平轴向上设有转轴B。所述支架与圆球体通过转轴B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圆球体固定连接。圆球体与转轴B垂直的球面上设有一圈内轮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和减速器。所述步进电机、齿轮、减速器内置于支架中,并设置于圆球体下方。所述的控制器B与步进电机信号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减速器、齿轮依次连接。所述齿轮成垂直方向设置,且与圆球体齿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插片包括输出插片和输入插片。所述输出插片一端与风电装置的电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支座上的插孔、稳流器和蓄电池依次电连。所述输入插片一端通过支座上的插孔与蓄电池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控制器、导向器电连。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器包括步进电机、定位片、压缩弹簧。定位片为长条形结构,其宽度小于等于圆球体的轮齿宽度。定位片一端外露于定位器,并插进圆球体内轮齿的齿间。定位片另一端设于定位器内部,并与步进电机之间齿接。步进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带动定位片做收缩运动。定位片的内设端与定位器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风力供电装置还具有常规家用供电系统。所述常规家用供电系统包括单片机和供电线路。其中,单片机与供电线路、风力供电装置、电动窗户与单片机连接。所述供电线路为家用输电线路。进一步的,所述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还包括: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A、温度感应器B、控制器B。其中,温度感应器A设置于室外,所述的温度感应器A、温度感应器B分别与控制器B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B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该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的工作过程为:计时器为微处理器提供时间数据,微处理器根据时间控制窗帘的最早打开时间和最晚遮蔽时间。当处最早打开时间和最晚遮蔽时间之间时,微处理器根据温度感应装置和光感应装置采集的到的室内外温度、光照控制窗帘的轻纱层、保温层和隔光层依次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室内温度和光照趋向于预设值。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1.本专利技术智能窗帘具有自主调节功能,可以根据室内外的光照、温度自动调节窗帘的遮蔽程度,自动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2.本专利技术智能窗帘包括有定时器,可以在入夜后自动启动窗帘进行必要的遮蔽。3.本专利技术智能窗帘主要通过风力供电装置作为电源,因此几乎不需要额外的电能消耗,节能节电。4.本专利技术智能窗帘辅助采用家庭供电线路供电,避免了由于风力供电装置供电不足导致的窗帘不能正常启动的问题。附图摘要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风力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导向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包括:能源供给装置、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驱动装置和窗帘。其中,所述能源供给装置包括:风力供电装置。能源供给装置为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提供电能。微处理器与光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带动窗帘做往复运动。所述窗帘包括:透光率60-90%的轻纱层、透光率40-70%的保温层和不透光的隔光层。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部分A、驱动输出部分B和驱动输出部分C。其中,驱动输出部分A带动轻纱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B带动保温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C带动隔光层做往复运动。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光感应器A、光感应器B和控制器A。其中,光感应器A设置于室外,其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A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感应器B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

【技术保护点】
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其特征在,包括:风力供电装置、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驱动装置和窗帘;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光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窗帘连接,并带动窗帘做往复运动;所述风力供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支座(5)、稳流器(6)和蓄电池(7);所述风电装置上设有导电插片(407);所述支座(5)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导电插片(407)对应设置;插孔内设有与导电插片(407)接触的金属导片,金属导片与稳流器(6)、蓄电池(7)依次电连;蓄电池(7)与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并连;所述风电装置包括:发电组件、基座和连接杆(102);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外壳A(101)和风力发电机(1);风力发电机(1)内装于外壳A(101),风力发电机(1)的背向,设置有导向体(2);所述连接杆(102)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转轴B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A与外壳A(101)转动连接,转轴A垂直于转轴B;所述基座部分包括控制器B(406)和驱动器;控制器B(406)依次与驱动器和连接杆(102)连接,所述控制器B(406)控制驱动器的启闭和转动方向;所述驱动器带动连接杆(102)转动;所述导向体(2)包括水平挡板(302)、垂直挡板(301)、支撑杆(204)和外壳B(201);所述外壳B(201)内设于外壳A(101)内;所述垂直挡板(301)与外壳A(101)固定连接,控制外壳A(101)在连接杆(102)上的转动方向;支撑杆(204)穿过外壳A(101),并与外壳B(201)通过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C转动连接,并被外壳B(201)分为外露端和内设端;所述支撑杆(204)外露端与水平挡板(302)固定连接;水平挡板(302)控制连接杆(102)在支架(404)上的转动方向;所述支撑杆(204)的内设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支撑杆(204)相垂直的定位弹簧(205);所述支撑杆(204)内设端的杆底部分包裹有金属片B(203);所述金属片B(203)与蓄电池(7)通过连接线(X03)电连;金属片B(20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金属片A(202)和下金属片A(206),上金属片A(202)通过连接线(X01)与控制器(406)电连;下金属片A(206)通过连接线(X02)与控制器(406)电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其特征在,包括:风力供电装置、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驱动装置和窗帘;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光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窗帘连接,并带动窗帘做往复运动;所述风力供电装置包括:风电装置、支座(5)、稳流器(6)和蓄电池(7);所述风电装置上设有导电插片(407);所述支座(5)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导电插片(407)对应设置;插孔内设有与导电插片(407)接触的金属导片,金属导片与稳流器(6)、蓄电池(7)依次电连;蓄电池(7)与光感应装置、微处理器和驱动装置并连;所述风电装置包括:发电组件、基座和连接杆(102);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外壳A(101)和风力发电机(1);风力发电机(1)内装于外壳A(101),风力发电机(1)的背向,设置有导向体(2);所述连接杆(102)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转轴B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A与外壳A(101)转动连接,转轴A垂直于转轴B;所述基座部分包括控制器B(406)和驱动器;控制器B(406)依次与驱动器和连接杆(102)连接,所述控制器B(406)控制驱动器的启闭和转动方向;所述驱动器带动连接杆(102)转动;所述导向体(2)包括水平挡板(302)、垂直挡板(301)、支撑杆(204)和外壳B(201);所述外壳B(201)内设于外壳A(101)内;所述垂直挡板(301)与外壳A(101)固定连接,控制外壳A(101)在连接杆(102)上的转动方向;支撑杆(204)穿过外壳A(101),并与外壳B(201)通过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C转动连接,并被外壳B(201)分为外露端和内设端;所述支撑杆(204)外露端与水平挡板(302)固定连接;水平挡板(302)控制连接杆(102)在支架(404)上的转动方向;所述支撑杆(204)的内设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支撑杆(204)相垂直的定位弹簧(205);所述支撑杆(204)内设端的杆底部分包裹有金属片B(203);所述金属片B(203)与蓄电池(7)通过连接线(X03)电连;金属片B(20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金属片A(202)和下金属片A(206),上金属片A(202)通过连接线(X01)与控制器(406)电连;下金属片A(206)通过连接线(X02)与控制器(406)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其特征在,所述窗帘包括:透光率60-90%的轻纱层、透光率40-70%的保温层和不透光的隔光层;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部分A、驱动输出部分B和驱动输出部分C;其中,驱动输出部分A带动轻纱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B带动保温层做往复运动,驱动输出部分C带动隔光层做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其特征在,所述光感应装置包括:光感应器A、光感应器B和控制器A;其中,光感应器A设置于室外,光感应器B设置于室内,所述的光感应器A、光感应器B分别与控制器A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A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4.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主调节型智能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支架(404)、及位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发绒
申请(专利权)人:施发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