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024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包括底座、连接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支座和连接轴,所述支座固定在凹槽的一侧且与连接杆铰接,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内的灯管,所述灯罩与连接轴螺纹连接,该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将照明机构从底座内的凹槽中取出和收入,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而且灯罩与连接轴螺纹连接,灯罩能够从连接机构上自由拆卸,进一步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通过恒流控制电路能够保证驱动电流的稳定和防止电压不稳定造成的灯管亮度变化,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在我们家用的照明设备中,结构普遍比较单一,无法达到人们现在对智能家居设备的要求。不仅如此,现在的照明设备都采用LED照明,因为LED具有环保寿命长、光电效率高等众多优点,近年来在各行业应用得以快速发展,LED电源成了关注热点理论上LED的使用寿命在10万小时以上,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驱动电源的设计方式选择不当,使LED光衰加快寿命缩短甚至损坏,稳定电压的能力差无法保证通过LED电流不超过其正常工作值,设计产品时都会采用降低LED两端电压来供电驱动,这样是以降低LED亮度为代价的,就无法满足人们照明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功能单一且驱动电源选择不当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拆卸且采用恒流驱动的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包括底座、连接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支座和连接轴,所述支座固定在凹槽的一侧且与连接杆铰接,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内的灯管,所述灯罩与连接轴螺纹连接;所述灯罩内设有恒流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灯管与恒流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包括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和稳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稳压三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稳压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稳压三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稳压三极管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作为优选,为了保证连接杆和灯罩在收起时,能够完全放入底座内,从而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等于灯罩的长度,凹槽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作为优选,TL431为精密稳压源元器件,从而能够保证恒流控制电路的稳定输出,所述稳压三极管的型号为TL431。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S805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通过连接机构能够将照明机构从底座内的凹槽中取出和收入,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而且灯罩与连接轴螺纹连接,灯罩能够从连接机构上自由拆卸,进一步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通过恒流控制电路能够保证驱动电流的稳定和防止电压不稳定造成的灯管亮度变化,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的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底座,2.灯罩,3.灯管,4.连接杆,5.连接轴,6.支座,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Q1.三极管,D1.稳压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包括底座1、连接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连接,所述底座1内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4、分别设置在连接杆4两端的支座6和连接轴5,所述支座6固定在凹槽的一侧且与连接杆4铰接,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2和设置在灯罩2内的灯管3,所述灯罩2与连接轴5螺纹连接;所述灯罩2内设有恒流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灯管3与恒流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包括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三极管Q1和稳压三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稳压三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稳压三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稳压三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三极管D1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接地。作为优选,为了保证连接杆4和灯罩2在收起时,能够完全放入底座1内,从而提高了照明设备的实用性,所述连接杆4的长度等于灯罩2的长度,凹槽的内径大于连接杆4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作为优选,TL431为精密稳压源元器件,从而能够保证恒流控制电路的稳定输出,所述稳压三极管D1的型号为TL431。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S8050。该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中,当不适用设备时,则灯罩2通过连接轴5旋转至与连接杆4平行,随后通过支座6,将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收入到底座1内的凹槽中。当需要使用设备时,只需取出灯罩2和连接杆4即可,当需要单独使用灯罩2时,则只需将灯罩2从连接杆4上拧下来即可单独使用。而且灯罩2中的无线通讯模块能够与用户的控制终端进行实时通讯,保证了用户对照明设备的实时操控。恒流控制电路中,通过稳压三极管D1能够保证经过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电流恒定,第二电阻R2则保证了电流的大小,从而对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进行保护,第二电容C2则能够进行储能,防止电压不稳定造成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连接,所述底座(1)内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4)、分别设置在连接杆(4)两端的支座(6)和连接轴(5),所述支座(6)固定在凹槽的一侧且与连接杆(4)铰接,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2)和设置在灯罩(2)内的灯管(3),所述灯罩(2)与连接轴(5)螺纹连接;所述灯罩(2)内设有恒流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灯管(3)与恒流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包括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三极管(Q1)和稳压三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稳压三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稳压三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稳压三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三极管(D1)的参考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拆卸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
接机构和照明机构,所述底座(1)通过连接机构与照明机构连接,所述底座(1)
内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4)、分别设置在连接杆(4)两端的支
座(6)和连接轴(5),所述支座(6)固定在凹槽的一侧且与连接杆(4)铰接,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罩(2)和设置在灯罩(2)内的灯管(3),所述灯罩(2)
与连接轴(5)螺纹连接;
所述灯罩(2)内设有恒流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灯管(3)与恒
流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包括恒流控制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
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
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三极管(Q1)和稳压三极管(D1),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
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
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稳
压三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翰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